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8707125
  • 作      者:
    余玮, 吴志菲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余玮,曾用名余新伟。中共党员,湖北赤壁人。曾先后供职新华通讯社、中华英才半月刊社、中华儿女杂志社,现供职某中央级新闻单位。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与《家庭》、《新华文摘》、《渎者》及中央电台等近500家海内外媒体刊播或转载各类作品近3000篇(首),并有作品收入中学《语文》教材,共计600余万字;出版有《第三只眼看人居》、《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与吴志菲合著)和《世纪小平》、《魅力陈云》、《追梦》、《孤独的夜玫瑰》等,获各级各类奖励或表彰近100次。个人传略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北京青年报、大众日报及《风流一代》等10多家报刊曾报道过其创作情况。
展开
内容介绍
    谁是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他们的言论对中南海的决策有何影响?这些享誉业界的高参们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作者采访的人物中,许多是政界、经济学、科学界、新闻界、法学界等领域中耳熟能详的名字。你要想了解这些人物和他们的见解,并了解这些享誉业界的高参们的喜怒哀乐及生活近况、学术理论背后的情趣逸事吗?那你只有亲自读读《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3》了。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家都熟知的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就是王光英的大妹妹。王光英、王光美兄妹二人的名字,与他父亲王槐青曾以公使衔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参加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有关。王槐青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是早稻田大学商科毕业生。由于他的留学背景,曾出任过北洋徐世昌政府的农商部工商司长,继而代理过农商总长。1919年1月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讨论对德和约的巴黎和会。由于和会无视中国利益,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并继续交涉山东问题,所以王槐青等人滞留英国伦敦。8月,在国内的夫人董洁如生下一个男孩,家人立即给王槐青发来电报,触景生情,王槐青为儿子取名“光英”。两年之后,王槐青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讨论列强海军军缩和太平洋问题的华盛顿九国会议。会议期间家中发来电报,说夫人生了个女孩,于是王槐青给女儿取名为“光美”。王光英在北京西城绒线胡同出生100天后,全家搬到西城旧刑部街32号一座堂皇的北京式深宅大院。解放后,母亲董洁如在王家深宅内办起了一家乳婴托儿所,专收解放军和共产党的干部在进军途中生下来的婴儿。“洁如幼儿园”现已迁入北京金融街。庆祝建国10周年时,王家旧宅捐献给政府以兴建“北京十大建筑”。就在原来王家旧宅的地基上,盖成了今天那座洋溢华夏建筑特色的民族饭店。每每谈到自己的母亲,王光英总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董洁如是一个勇敢、正直的开明人士。她同情共产党并积极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帮助所接触的共产党员从事地下活动。解放战争时期。王家兄妹大多在做共产党的地下工作,有的在国民党那一边,只有王光英是个“中间分子”,于是母亲给北京西山的共产党游击队送信时便都让他陪同前去。王光英在解放前曾读过《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毛泽东著作,就是母亲董洁如代当时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工作者保管的。由于家里兄妹间政治信仰不同,家里常常发生关于政治问题的争论,就是在饭桌上也是各持己见,总是争得面红耳赤。为此,父亲王槐青不得不订下这么一条“家规”:“饭桌之上,只叙天伦之乐,不谈政治。”夫妻携手人生路,共同创造了辉煌也一起走过坎坷,王光英对夫人应伊利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王光英与应伊利结合于1943年。那时,王光英刚从辅仁大学毕业,应伊利还在辅仁大学教育系就读。应伊利是一个有政治敏感、有性格又有文化修养的女性,是王光英最可靠的后盾。应伊利说:“当时,我姐姐的男朋友即将大学毕业,他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和姐姐热恋,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央求他的好朋友光英说‘帮我写论文吧,我给你介绍个女朋友’,姐姐的男朋友就把我介绍给了光英。”应伊利回忆说,“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最为感动的是,不论光英的工作有多忙,他总坚持每天写一封信给我,有时甚至是两封。有时,光英把信放到传达室托人转交给我,有时是他亲自在校门口等我,再把信亲手交给我。我至今都记得这样一个画面:下学后,待人潮散尽。我看见光英斜靠在自行车边,一脸幸福的样子等待着他的女朋友”。不久,他们在教堂举行了婚礼。王槐青无论如何也不会预料到,他在这样特殊情况下为儿女取下的名字,“文化大革命”中却被造反派说成为“光照英美”,成为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一大罪证。“文革”中,王光英与王光美被关在秦城监狱中两间单人牢房里,咫尺天涯,却一直到1979年兄妹俩相继出狱才得以相见,现在,两兄妹经常互通往来。“文革”中王光英被关在监狱,相对来说处境还比较安全;如果在狱外,很有可能被疯狂的造反派“撕碎”。可是应伊利在狱外要牵挂狱中的亲人,还要教育和保护孩子,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国外的兄弟姐妹都写信来要她到国外避难,但她拒绝了,这个善良大气、敢于面对现实的女性知道,如果自己离开了在狱中经受身心折磨的丈夫,那给他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解放后,应伊利在天津和北京做工商界妇女工作,并连续当选过4届全国政协委员,也当选过全国妇联常委,被评为过“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王光英出任光大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后,应伊利也因工作需要担任了光大集团的董事,以自己的干练和经验,协助丈夫展开工作并很快在香港打开了局面。光大集团公司成为改革开放后大陆在香港设立的第一家大型国有公司,有力地支持了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这其中,应伊利功不可没!工作之余,王光英和夫人应伊利精心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空间。他们的孩子都已在外成家立业,王光英和夫人虽然享受不到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却也在繁忙的社会活动和少有的闲暇中自得其乐。1993年8月,他们度过了金婚纪念日。1997年,他们获得全国惟一的一个“金婚佳侣”特别奖。
展开
目录
王光英:“红色资本家”台上台下演绎本色人生
赵南起:亦将亦兵真本色
雷洁琼:先生级别的百岁大姐
程思远:登高思远的政坛常青树
费孝通:亦政亦学总关情
马万祺:肝胆相照赋新诗
李金华:铁面背后有柔情
汪光焘:用心“建设"小康人居
李肇星:“铁嘴诗人”的“嘴脸”
蔡方柏:中法外交缘起·缘落·复婚·蜜月的见证者
吴建民:“交流”之中舌战四座
何振梁:五环与五星在心底交映
李赣骝:情笃今生有所为
许崇德:见证中国宪政发展进程
傅立群:战略眼光看人生与军科
陈乃芳:桃李芳华妍五洲
单声:面谏总理 法倡“统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