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公元627—649年在位,庙号太宗。小传: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贞观之治”的缔造者,李渊次子。617年随父李渊在晋阳起兵,李渊称帝后被封为秦王。在唐朝的建立及统一过程中,他率兵横扫天下,消灭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大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太子李建成及弟弟齐王李元吉,逼父亲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改元贞观。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进行政治、军事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著有《帝范》,总结一生的政治经验。魅力指数:5星级上榜理由:他缔造的王朝如喷薄而出的朝阳,令后人久久怀想。人们怀念那自由、开明、蓬勃向上的盛世景象,怀念那勇于革新立制、善于与大臣探讨国政的开拓者。他是年轻的战略家、冲锋陷阵的勇士,又是胸怀锦绣的文学家、书法家,更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开明帝王。他把王霸杂用的分寸把握到了极致,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近乎“政治完人”的遐想。具有完美人格的政治家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精彩的多面体,他具有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海纳百川的胸襟,虚怀若谷的智者风度,豪迈而又精致的内心世界。一、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公元626年夏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正宗的皇位继承人,又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可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的皇帝宝座注定要经历惊涛骇浪的洗礼,在玄武门事变的当天就有两万人参加攻打李世民王府的行动,随后,称雄北方的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又亲率二十万人马趁乱而入,一直打到离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只有四十里的渭水河边。颉利以为,李世民刚刚即位,根基不稳,无力抵抗,准备采取武力恫吓的方式,从大唐王朝掠夺更多的权益。于是,先派出使者进长安城见这位新皇帝,扬言突厥兵一百万马上开到。面对混乱的局面,面对雄霸北方半个多世纪、长戈铁骑无敌天下的突厥雄兵,李世民没有退缩。先是不理颉利的威胁,把使者扣押了起来,接着,又在渭水南岸摆开战阵。一切布置妥当后,李世民亲自出阵,只带六名亲兵,骑马来到渭水边的便桥上,指名要颉利出来对话。颉利听说使者被扣,已经有点吃惊,再看到李世民亲自上阵,后面唐军旌旗招展,军容整齐,难以判断对方的虚实,不由得心里虚了(毕竟自己是孤军深入)。李世民隔着渭水对颉利说:“我们两家早已订立盟约,几年来也没有少给你们金帛,为什么要背信弃义,带兵进犯?”颉利被责得无言可答,李世民接着又说:“现在你们孤军深入,真的觉得能一举攻下我大唐都城么?且不说我们的各路援军正在陆续赶来,单是我身后的这些军队,你们有必胜的把握么?”虚虚实实,言辞犀利,不仅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更使颉利看到了一个胸中自有神兵百万、气定神闲的有为帝王。颉利不敢再作继续进攻的决定,双方订立盟约,突厥退兵。这是一场英雄与英雄的决斗,也是意志与意志的对撞。李世民伫马渭水河边以六骑迫使二十万突厥大军退去的一幕,作为战争的经典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记忆中。在李世民的戎马生涯中,在危机面前,他总是能体现出力挽狂澜的气度。在李渊起兵进攻霍邑(今山西霍县)时,粮草将尽,又逢阴雨连绵,背后传来突厥将要趁虚袭击太原的消息,李渊决定先回太原从长计议。李世民则分析形势,说太原城防坚固,不必担心,眼下的当务之急应是攻下霍邑后直捣咸阳号令天下,以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与优势。李渊听不进李世民的意见,下令班师。李世民急切之下来到李渊的帐外放声大哭,引得李渊出帐查问,李世民说:“现在我们起兵是正义之师,要推翻隋朝的残暴统治,前进则战无不胜,后退则必将溃散。一旦溃散在前,敌人乘虚攻击于后,我们也就只有兵败身亡的份了。”一席话终于使李渊醒悟过来,下令追回已经回撤的先头部队,调整之后攻下了霍邑,为直取长安创造了条件。唐朝建立后,李渊以帝王之尊不再亲征,而太子李建成也要在长安辅佐父皇处理政务,这样,平定各方势力统一全国的重任便落在了李世民的肩上。二十来岁的李世民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平定薛举父子、击溃刘武周、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完成了艰巨的统一任务。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李世民不断展现勇于面对危机、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在生命的过程中留下了一道绚丽的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