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邑在唐河说
由于中国谢邑所在地望对谢姓人来说事关重大,加以各说主张者各执一词,我们有必要对其作更多的考察,以便能够早日得知其真相。在诸说之中,唐河说主张者除有以上所举论据外,还从史书的其他记载以及文物考古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只有这里才是中国谢邑所在。比如,他们认为,从史书记载上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明代杨应奎《南阳府志》、清代黄文莲《唐县志》等都明确记载申国谢邑在唐河一带,其中前引《水经·泚水注》最具权威性。该记载所谓“谢水……出谢城北,其源微小,至城渐大”,实际上是说谢邑(城)在谢水下游靠近比水(即今唐河南段)处。同时,该记载又在以谢水之前依次及溲水和比水支流澧水(今三家河),接着又称“比水又西南流,经新都县故城西”,实际上也是在说谢邑的方位在澧水以南和新都城(今河南新野县东南隅)以北的比水附近,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都与当年申伯所建的申国方位相符。至于其具体位置是在比水的东岸还是西岸,书中尽管没有十分明确,但在前引杨应奎所修的《南阳府志》里则给出了明确答案,确切指出在唐县(今唐河县南)。另外,在清代主持编
修《唐县志》的黄文莲也在《谢城怀古》一诗中论及此事说:“跋马湖阳镇,言寻古谢城。林空樵径人,沙软女墙倾。峻长天边影,流泉涧底声,黍苗犹郁勃,疆土任纵横。”诗中所说的谢城即申国谢邑,其方位在湖阳镇西二三十里的唐河(古比水)东岸处,亦即今天的苍台乡谢家庄一带。对此,《明嘉靖南阳府志标注》曾称“苍台在唐河左岸,为新野、唐县及湖北枣阳交界,清移县丞驻此。光绪时县丞郦嘉谷曾得汉砖多方”,可见当地既有文物出土又是县丞治所,的确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人口聚居之地,也是申国谢邑确切位置之所在。
(一)河南省
河南省作为谢姓的发祥地及早期居住地,在谢姓中的重要地位早已为人所知。但该省的早期居民大多外迁或影响在外,留下的大多数接连的战乱中死亡殆尽,因而在当代的河南省谢姓居民中,大多认定是在明代时由山西洪洞等地回迁而来的,井非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当地。比如,居住在今南阳市宛城区东西谢营一带的谢姓人,便是清代洪洞县移民的后裔。相传明末李白成军几乎把当地居民全部杀光,因此他们才在入清以后有奉命入迁之举。他们最初居住的地方叫做谢营,后在雍正年间一分为二,并因有东西之分而称东西谢营,其中西谢营便是他们的原居地谢营。当地的谢姓人口如今已达数千,尊谢义为始祖,并说他有子十人,除一人疯癫无后外都有后代传世。其中五人的后代现居西谢营,二人的后代居东谢营,一人迁居鲁山县桐河嘴谢营,一人迁谢庵。后来,在西谢营居住者又有人迁唐河谢岗、谢庄、谢冲、双桥等地,居鲁山者迁唐河营苍台谢家庄(旧称老鸹窝谢庄),居谢庵者迁瓦店等地。自民国以来,由此外迁者多有回村祭祖、修谱之举。他们分布在当地及附近的各自然村中,以及新野、唐河、鲁山、方城、湖北枣阳、襄樊等地,是一支有影响的谢姓支派。
与南阳谢姓不同,居住在今太康一带的谢姓人是在元代由江南问迁而来的。他们尊奉元处士谢成为始祖,而谢成也被认为是魏典农中郎将谢缵的三十四世孙。谢成之后,这支谢姓人又分居于县中的柏岗、谢家堂、潮庄、槐邱寺、谢坡等地。如今人口约有四万之多。其中居谢家堂者是谢成次子谢叔宗的后代,是在谢叔宗孙谢斌、谢志时因避水患而迁居的;居槐丘寺者是谢成第三子谢季宗的后代,是在谢季宗之子谢敏、谢忠时迁居的;谢成长子谢伯宗仍留居柏岗一带。为了记述各支派的发展繁衍过程,该支谢姓人从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开始编修家谱,后又在清朝康熙十二年(1674年)、咸丰元年(1851年)两次重修,至1883和1985年再次续修,成为其一家之史的可靠蓝本。
今天居住在河南的谢姓人,可知者还有一支是从其他姓氏改姓而来的,居住在河南东部的永城市一带。据有关家谱记载,该支谢姓人最初与崔、张、陈三姓同宗,属于四兄弟,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随父由山西洪洞迁居永城古城村。其父见当地地广人稀,便让四兄弟各姓一姓,各属一村。其最初一、二代尚归葬沙士刘集公共墓地,其后便各营所葬,其中谢氏墓地在张氏村右。至民国时,该支谢姓人还与其他三姓人联合修谱,并述其渊源为“两本洪洞绵世泽,东迁永邑振家声”。在修谱时,其世代已传至二十一世,至今仍在当地发展繁衍。
以上仅就所知,将谢姓在河南的分布情况略举数例,以见其当代分布之一斑。除此而外,河南尚有不少对整个谢姓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地区,或是说是谢姓人的几个圣地。其中如南阳是谢姓人的姓氏发祥之地,太康是谢姓望族陈郡谢氏的祖居之地,而固始即许多生活在东南地区的谢姓人所神往的移民之地。在上述三地之间,一些家谱还称陈郡谢氏出自南阳,是东汉名儒、南阳章陵人谢该的后代,而固始谢氏则出自太康,其间存在着难以割裂的渊源关系。
从宋末到陈,谢氏族人为拯救家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从宋末到陈,谢氏的八世至十四世共29人走上仕途。他们中最高官一品1人,最低官八品1人,任上品官11人,占全部仕宦人数的39%。
谢氏在这一时期担任的上品官,计有侍中、散骑、中书监令和东宫官属。侍中和散骑的地位在宋代以后继续下降,梁武帝时曾有意提高两种官职的地位,但“终非华胄所悦”,结果毫无起色。朝廷这时的决策中心是位卑权重的中书舍人,谢家人出于身份地位的考虑,没有一人担任过这种官职。
东宫官屑是世族子弟最喜欢担任的清显官职,谢家人这一时期任这类官职的人明显增多。如在东晋时仅1人,占总数的6%;晋宋时5人,占17%;这时则有21人,占41%,增多的趋势很明显。
如果再进一步研究谢氏各房支的仕宦情况,就会发现,他们中间是很不平衡的。这一时期担任上品官的11人中,有10人是谢安的后代,占总数的91%,其他支族仅1人。而谢安长兄谢奕之后,不仅不能保持高位,而且出现下降,任最高官仅达五品。谢奕五世孙超宗,宋末为五晶太守,人齐降为八品王府参军,先后两次贬官、两次免官、一次禁锢,足见其仕途之艰辛。超宗子几卿, “幼清辩,当世号为神童”,但仕宦也不过五品,并且还有两次免官的经历。
谢氏这一时期任上品官的人,还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宋末至齐仅2人,占16%,最高官也只有三品;至梁朝则多达7人,占60%,所任职务还是司徒、中书监令等重要官职。出现这种反复的原因,主要与梁武帝优宠贵族的新贵族政策有关。梁朝以后,谢氏任高官者又跌至3人,二品,且家族成员骤减,仅剩谢安一支。最后的1人是谢贞,以六晶官卒于陈,时膝下仅有一个6岁小儿,“鲜兄弟,无他子孙”,不得不托孤于族子谢凯,而谢凯又是一个没有任何官职的人。所以到陈朝末年,谢氏由于家族成员少,近亲中又没有强有力的人物,已经下降为孤寒之族。甚至在陈始兴王陈叔陵发掘作为谢氏家族标志的晋太傅谢安陵墓时,族中竟无一人出面干预,其势力之弱于此可见。
为了挽回急剧下降的家族地位,谢氏族中也有人作过一些努力。这种努力表现在仕宦上,是出任能显示身份地位的中正官。谢家第一个出任此官的是第八代人谢庄,他的职衔是豫州中正。以后,九代谢,濸,十一代谢哲、谢嘏也相继出任了这一官职。尽管这种官原有的选举权慢慢被剥夺,但由于“凡厥衣冠,莫非二品”,有很高的地位,所以依然能被谢家人看中。
谢家人在这一时期,还有13人得到过将军衔,占全部人数的31%,但无一人出任方镇,也没有一人实际掌握过军队,所有的军衔都不过虚名而已。惟一有过军旅生涯的谢几卿,随军北伐时又“至涡阳退败,几卿坐免官”,与祖先大战淝水时形成鲜明对照。
山西省
运城市:在本省西南部、中条山北侧。市东北的安邑镇原称安邑县。在炎黄二帝时期,巫咸参加炎帝与黄帝的阪泉大战后即迁往这里,建巫咸国。其中的一支砸谢人与谢姓先民最有关系。河南省
新安县:在本省西北部、黄河南岸。北邻山西省,东接洛阳市。县南的瞻诸山是谢水的发源地。谢水流域则是商朝中叶时巫咸国民南迁后的活动中心,亦即谢姓人独立得姓后的最早活动地区。
宜阳县:在新安县南,谢水自瞻诸山发源后南流,在县内人洛水,谢人的最早居住地就在这里。
南阳县:在本省西南部、白河流域。县东南60里金华乡东谢营村一带,相传是申伯谢邑所在地。
唐河县:在南阳县东南部,二县紧邻。县西南部的苍台乡谢家庄,相传是谢姓人的发源地,亦即申伯当年所封的地方。
信阳市、信阳县:在本省南部、淮河上流,南邻湖北省。春秋战国时,封于南阳的申伯后裔一部分迁居于此,以谢为姓,市北的长台关古城便是他们的居住中心。
罗山县:在信阳东北,毗邻信阳县。县西北30里的谢城是申伯后裔南迁后的又一聚居点。
郾城县:在本省中部、沙河流域,东南近漯河市。这里在两汉时属汝南召陵县,是汉末名士谢甄的故乡。
太康县:在本省东部、涡河上游。历史上称阳夏县,分别属陈国、陈郡、陈留等郡管辖。盛极一时的大族陈郡阳夏谢氏,以及谢安、谢玄、谢灵运等著名人物,都是以这里为祖居地。当今谢姓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与此县历史上的谢姓名人有关。
淮阳县:在本省北部、颍河北岸,西南近周口巾,北接太康县。历史上称陈州。宋济州知州谢文壤和西北路提点刑狱谢贶父子的家乡就在这里。两人事迹均见《宋史》本传。
浚县:在本省北部、卫河流域。隋唐时称卫县,属卫州管辖。由直勒氏改谢氏的北齐散骑常侍谢思政及孙唐湘潭令谢偃,都是此县人。
开封:在本省中部、黄河南岸。北宋时是全国首都。宋末“剖心表忠”的谢皋便是本地人。
湖北省
荆山:在本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东周时,楚国的国都就在山旁。楚文王灭申,迁谢姓人于此。其后,谢姓人又从这里南迁、西迁或东迁。这里实际是谢姓人在长江以南最早的居住中心。
荆门县:在本省中部、汉江与漳水之间。汉代称章乡, 《汉书·恩泽侯表》中的章乡侯谢殷封地便在这里。
枣阳县:在本省北部、滚河上游,北邻河南省。这里在东汉称章陵县,大儒谢该便是此县人。
展开
本书是一部插图本通史性著作,收录了大量精美插图,涉及该姓祖先、人物、郡望、文物、文献、名胜、遗迹等相关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个别插图与正文文字并非一一对应,故名为“插图本”,不叫“图说”。请读者察之。
本书主体部分之文字由徐玉清完成,插图及图注、文献、人物谱三部分内容由华言实增补。著者和华言实将各自承担相关部分之文责。文献部分主要取材于中华书局之《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之《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人物谱部分主要取材于上海辞书出版社之《中国人名大辞典》,书中所采用的地图均来自中国地图出版社《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等著作,在此一并致谢。
该书之编撰有相当难度,错讹和不当之处肯定会存在,资料方面的不齐备更是在所难免。希望有兴趣的读者朋友能提供相关资料,以利于下一步修订再版。
丛书已出版的第一辑13种,、得到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回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使我们对计划中的“百卷本”的最后圆成,更加充满信心。欢迎有志于姓氏文化研究的作者惠赐大作,共襄盛举。
联系地址:北京西城区德外五路通街19号院2号楼东方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电话:010-82033007 传真:82033008 邮编:100011
编 者
200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