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亚洲史:第四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7000929
  • 作      者:
    (美)罗兹.墨菲(Murphey Rhoads)著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著作,它通过对季风亚洲——印度、中国、东南亚、朝鲜和日本——这个地区的介绍,展现了从古到今的生气勃勃的亚洲史。
  ■罗兹·墨菲,亚洲史权威学者,它以生动迷人的风格,带领读者对绵延五千年的亚洲史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均衡的探索。《亚洲史》用内容广博的分析及大量照片、插图、地图和原始材料,将亚洲复杂而多样的政治史、社会史、学橠史和经济史融为一体。
  亚洲是地球上一个辽阔而又多姿多彩的区域,它有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超过一半的世界历史经历,承载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传统。无疑的,亚洲人及其文化“代表着全人类历史中最重要、最丰富、最多彩的篇章”。本书 叙述了从史前直到21世纪的亚洲历史,它对这一区域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较为详尽的考察。全书尤其突出其“社会和文化史”的功能,是一部富有参考价值的亚洲历史著作。
  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著作,它通过对季风亚洲——印度、中国、东南亚、朝鲜和日本——这个地区的介绍,展现了从古到今的生气勃勃的亚洲史。 作者罗兹·墨菲是一位中国历史和地理专家,出生于费城,195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任密歇根大学教授。亚洲研究协会前主席。
展开
作者简介
  罗兹·墨菲是一位中国历史和地理专家,出生于费城,195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任密歇根大学教授。此前曾经在华盛顿大学任教,也曾任台湾大学和东京大学客座教授。从1954年到1956年,他是驻亚洲外交官联合会主席。1974年获密歇根大学突出贡献奖。作为亚洲研究协会前主席,墨菲曾担任《亚洲研究杂志》、《密歇根中国研究报》以及亚洲研究协会主办的《专论》等刊物的编辑。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福特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国家慈善捐赠会和美国学会理事会都接纳他为会员。墨菲是一位多产作家,著有《上海:进入现代中国的钥匙》(1953)、《地理学入门》(1978年第四版)、《一项新的对华政策》(与他人合作,1965)、《学习中国现代史的方法》(与他人合作,1967)、《地理学的研究范围》(1982年第三版)、《条约口岸与中国的现代化》(1970)、《中国出迎西方:条约口岸》(1975)和《毛主义幻想的衰退》(1980)。《外来者:西方人在印度和中国》(1977)一书赢得了密歇根大学出版社的年度最佳图书奖。他还担任密歇根亚洲研究计划负责人多年。  

  
展开
内容介绍
  亚洲是地球上一个辽阔而又姿多彩的区域,它有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超过一半的世界历史经历,承载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传统。无疑的,亚洲和及其文化“代表着全人类历史中最重要、最丰富、最多彩的篇章”。
  《亚洲史》叙述了从史前直到21世纪的亚洲历史,它对这一区域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较为详尽的考察。全书尤其突出其“社会和文化史”的功能,是一部富有参考价值的亚洲历史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地理上,习惯认为亚洲大陆起始于苏伊士、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前苏联的乌拉尔山脉,因此,它占据了整个欧亚大陆块东边五分之四地区,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英里,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但是,这些习惯的分界线,特别是乌拉尔山脉,并不代表自然景观或文化的重大或突然改变的地方。乌拉尔山脉比较低,容易跨越,覆盖大部分北欧和北亚的北方松柏林带在它的两边延伸,很少间断,这是一个人口稀疏、降雨量少、季节极端温度差很大的地区。
  与此类似,苏联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南部三分之一,也是其西部地区的延伸。这是一个干旱地区,它向东融人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带,它那传统游牧或逐水草而居的文化,至今仍与俄罗斯文化以及印度、东南亚、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中亚这个干旱沙漠地区的很大部分,在公元8世纪初就被穆斯林人侵者征服,后来逐渐变得与其西边的阿拉伯国家和与其毗邻的伊朗相似。中亚的大多数居民起源于土耳其族;有些土耳
  其人族群曾经不断向西迁徙,到15世纪征服安纳托利亚,即今土耳其的亚洲部分。
  亚洲南部和东部边缘地带,无论在自然条件还是文化特征方面,都与中亚地区完全不同。这里的降水量一般很充足,仅仅某些地方偶尔有干旱,在海洋的调节下,气候相当温暖;除最北边外,冬天也很少严寒。这
  就是我们称之为“季风亚洲”的地区,它与亚洲其余部分之间多有高山阻隔,使海洋对气候的影响达不到中亚。在夏季,比地球上任何地方离海洋都要远得多的巨大欧亚大陆块中央区迅速升温而形成热空气团。热空气上
  升时,周围海洋上饱含水蒸气的较冷空气涌人,到达陆地上空后便释放所含水蒸气,形成降雨。特别是遇到丘陵或高山时,被迫上升的湿气团迅速冷却、凝结而成豪雨。
  因此,在欧亚大陆东南部新月形地带和中亚之间的山脉的近海一边,夏季降雨量较大。到了冬季,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少的欧亚大陆中央区便迅速降温,到12月之前就被较重的冷空气团控制,海洋则因保存着夏季吸
  收的热量而较温暖,于是风向反转,从中央区吹向有着温暖上升空气的海洋。在季风亚洲的北部,这些向外吹的冬季风温度很低且不含或仅含很少水汽,因为它们来自干燥的中亚。
展开
目录
作者致读者
亚洲地图:印度次大陆
亚洲地图:东亚及东南亚
年表(一)
年表(二)
伊萨基
引言 季风亚洲——一个完整的研究学习单元
地理
人口密度
共同的文化特点
关于季风亚洲的研究
第1章 史前的亚洲
古代的和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革命
东南亚农业的发端
东南亚的居民和古代君主国
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史前中国
朝鲜和日本
第2章 亚洲的宗教及相关文化
印度教
印度的佛教及其向东方的传播
乔答摩佛陀
儒教.
道教
亚洲的犹太教
亚洲的伊斯兰教
神道教
关于亚洲宗教的若干反思
第3章 亚洲的传统社会
社会等级
家庭
妇女的地位
性风俗
教育、识字和印刷品
物质福利
第4章 古印度文明
印度文明的由来
印度河文明
雅利安人
孔雀帝国的兴起
孔雀王朝
华氏城和孔雀印度的光荣
“神所钟爱的”阿育王
贵霜人和希腊人
南印度和马杜赖城
锡兰
笈多王朝和戒日王帝国
古印度的妇女
印度的遗产
第5章 古中国文明
中国的起源
商王朝
周王朝
圣人孔子
奏的征讨
秦的独裁主义
汉王朝
古中国的城市
汉代的成就
第6章 中世纪印度和东南亚
伊斯兰教对印度的早期影响
伊斯兰教向印度推进
德里苏丹国
著名的苏丹:阿拉乌德丁·卡尔吉
南印度
朱罗人
伊斯兰教东扩
非穆斯林的东南亚
中世纪缅甸和泰卧
柬埔寨、老挝和越南
吴哥:不朽的光辉之城
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第7章 中国的黄金时代
中国的再统—
唐朝的辉煌
盛唐时期的长安
文化的辉煌和政治的衰退
宋朝的成就
南宋时代
蒙古人的征服和元朝
中华文化和中华帝国
第8章 远古、古典和中世纪日本和朝鲜
日本
与朝鲜的关系和筑坟者
与中国的关系
平安文化
紫式部(紫夫人)
对环境的压力
镰合时代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