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楚文化精神与道德人格修养》:
屈原爱他所在的国家,对这个国家的人民,他同样怀有深厚真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能够看到他的民本思想,充满着对人民的重视和关心。屈原流放于湘西北,并在此生活了十年。远离国都,来到偏远闭塞的湖湘之地,屈原开始有机会真正近距离地接触真实的下层社会,并且开始回顾自己在过去所经历的世事沉浮。面对这块贫瘠的土地,他的头脑中有太多的疑问和太多的忧愤,有太多的思索也有太多的无奈。于是,他把他的所有想法全部反映到了他的《九章》、《九歌》、《天问》等作品中。公元前278年,当秦兵攻破郢都,逼近洞庭湖时,屈原在湖南的汨罗江投江殉国。屈原晚年生活在湖南,他的很多闪烁着奇异光彩的鸿篇巨制也产生于湖南,他投江殉国于湖南……屈原的爱国精神可谓是被湖南人民深刻地见证了!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源于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屈原坚持真理、充满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对真理和光明有着执着的追求。现代学者李肖聃在他的《湘学略》中就认为屈原对湖湘的影响是“化及千年”的:“屈子楚人,非生于湘中,第被放至此耳。然流风所被,化及千年,此州之士,尽洗蛮风,登诸华琰。”①在20世纪初期的湖南,涌现出了一批志在追求真理和光明的热血青年。面对积贫积弱的民族,面对列强的侵略,面对苦难深重的人民,他们反复思考并探索着强国富民之路。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不怕付出,不畏牺牲,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比如,1920年底,毛泽东、何叔衡在湖南展开了建党的筹备工作,并且与上海、北京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密切联系,还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蔡和森、向警予、何叔衡、陈昌、张昆弟、郭亮等许多人,还为中国革命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可以说,屈原的爱国主义是一种包含着深沉的理性启蒙和文化反思的爱国主义,是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共同追求过的从精神上唤醒民众的那种爱国主义。这正是我们今天仍需汲取的屈子精神的精华。
屈原的词赋,是他爱国主义的心灵表露。他陶冶了一代代湖南志士仁人的情操,启发了一代代湖南文人包括人湘文人的文学创作。
在近代的中国有一位像屈原一样的爱国之士,他也是在绝望的情形下跳海殉国了,激励后人的是他那充满爱国之情的作品。他就是湖南新化人陈天华。20世纪初期,当国家民族面临外族侵略的危难时刻,受屈原影响极其深刻的湖湘子弟们,也用手中的笔抒写着心头的一片忧虑和抱负。1905年12月8日,面对民族的忧患,陈天华在日本大森湾投海自杀,以性命警醒世民。在他留日期间,曾挥笔写下了《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激昂澎湃的作品。“痛只痛,割去地,万古不返;痛只痛,所赔款,永世难偿;痛只痛,因通商,民穷财尽;痛只痛,失矿权,莫保糟糠;痛只痛,办教案,人命如草;痛只痛,修铁路,人扼我吭。”一字一泪,痛人心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