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千岁丸」上海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7049937
  • 作      者:
    冯天瑜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专门史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著有《中华文化史》(合著)、《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张之洞评传》、《晚清经世实学》(合著)、《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千岁丸”上海行——1862年日本人的中国观察》、《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生成》、《“封建”考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一苇可航”的邻邦,又是东亚文化圈,或曰汉字文化圈的成员,自古以来十分注重对中华文化、中国国情的考察,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对外发展,1862年幕府派“千岁丸”号官船赴上海考察。本书为当时的考察记行,反映了近代日本队人中国观的演变,更从外国观察者的视角,展现出晚清中国各个层面的景象,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中国。其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展开
目录
序曲<br>第一章 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br>一、“四只蒸汽船,惊醒太平梦”<br>二、“开国”的力度与主要方向<br>三、日本幕末的“对清策论”<br>四、以上海为渡航清朝的首选目的地<br>五、四次遣使上海<br>第二章 “千岁丸”——锁国二百年后使清第一船<br>一、宽永以降不平衡的中日交通<br>二、幕末打开对清交通的努力“千岁丸”的选购<br>三、“千岁丸”的使命<br>四、“千岁丸”乘员及其上海纪行文<br>五、高杉晋作与五代友厚<br>第三章 初识上海<br>一、长崎启程,千里风涛东海航<br>二、无炮的吴淞炮台 壁垒森严的上海城垣<br>三、中外船舶林立的巨港<br>四、华洋二界比照<br>五、“战败条约”笼罩下的屈辱<br>六、官府的排场与内囊空腐<br>七、围观文化<br>第四章 “太平战事”与“清洋会剿”<br>一、幕末日本对太平天国的关注<br>二、炮声隆隆,满目兵戎<br>三、搜集太平战事文献<br>四、着眼曾、李,了解清朝军政格局变迁<br>五、淮军阵营探查<br>六、从“华洋会防”到“华洋会剿”<br>七、“清、倭、英、法共剿”的传说——再析“围观文化”<br>八、洋兵跋扈藩士质疑清方借洋自保策<br>九、侧面探询太平天国情状<br>十、太平天国否定论及其对近代日本的影响<br>第五章 色彩斑斓的社会风貌<br>一、难民潮涌<br>二、鸦片泛滥<br>三、洋教传播<br>四、洋学译介<br>五、青楼遍布<br>六、民风:淳厚与刁滑<br>第六章 日清贸易的新拓展<br>一、从“居贸易”到“出贸易”<br>二、长崎会所商人及所携日本出口商品<br>三、《道台府应接书》上海当局对幕府商贸诉求的反应<br>四、藩士们的市场调查及购买蒸汽船的尝试<br>五、运回日本的货物及此行贸易收支<br>第七章 东亚文化圈内的协奏与变奏<br>一、东亚文化圈内涵<br>二、笔语<br>三、书画弈棋交往 古董鉴赏买卖 诗文酬唱应和<br>四、认同与离异<br>五、友谊与摩擦<br>六、日本武士与中国儒生比较<br>结语 “千岁丸”上海行的历史定位<br>一、开17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人踏访中国之先河<br>二、近代日本人中国观转折的起点<br>附录 “千岁丸”乘员上海纪行文选辑<br>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刘柏林译<br>日比野辉宽:《赘肮录》刘柏林译<br>《没鼻笔语》冯天瑜点校<br>名仓予何人:《海外日录》皮细庚译<br>高杉晋作:《游清五录:游清日记/五录序航海日录上海淹留日录续航海日录外情探索录卷之贰》李雪梅点校、译<br>颇有奥义<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