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在论及淮北古代航运时,论者往往只注意金、元之前所形成的交通网,只注意其积极的一面,而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未予考虑。淮北天然河流及运河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水源与泥沙。因这些河流多直接或间接以黄河为水源,有的以山地水或平原降雨为水源,唐宋以后,淮北水土流失又较严重。为此,邹逸麟先生指出唐宋时期汴河存在的问题有:流量不均、泥沙问题、冻封阻运和航运与灌溉的矛盾①。另外淮北运河多是南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易造成运河之西地区排水不畅,使土壤渐趋盐碱化②。基于此,在考察淮北地区的古运河时,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不可一味褒扬。
最后,黄河对淮北的侵袭应引以为警。自金元以来,直至1855年黄河北决,黄河长期夺淮人海,造成淮北大批陂塘等水利工程淤毁。同时黄泛造成淮北水系紊乱,淤塞严重,排水困难,内涝频频,致使明清时期淮北水利工程以排涝为主,无力顾及农田水利灌溉,农业生产大受影响。淮北地区社会经济相对渐而落后,此当为主要原因之一。
水利事业的兴废,不但与社会经济的盛衰有关,而且与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多少和严重程度等也密切相关。所以下文对古代淮北的自然灾害加以探讨。
……
展开
——复旦大学教授(邹逸麟)
作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引用了许多历史文献资料,而且利用了不少考古文物和自然科学等资料。选题具有开拓性,且对社会现实有积极意义。作者不仅摸清了淮北地区盛衰的历史规律,而且对准北地区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志远)
在近二十年的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热潮中,淮北是一个关注不够的地区。作者试图为至今仍属欠发达地区的淮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出历史学者的智慧,显示了作者经世致用、心系桑梓的人文关怀,从而富有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南京大学教授范(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