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客家与客家问题研究
二、“客”从何来
首先要问:“客”从何来?
一种传统的说法认为:客家的先民原来生活在北方,主要在中原,其范围大致在今陕东、鲁西、晋南和鄂北的广大地区,即我们通称的中州大地。由于战乱或其他政治、经济等原因,从秦汉以后,尤其是西晋以后,客家的先民大量南移,跨黄河,渡长江,其中一支抵达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接的地区,与当地的畲族互为影响,终于形成了客家民系。其形成时间,早者说在五代时,晚者说在明末清初。
但是,从几个有关客家民系的根本问题考察,我们有理由认为,客家本来就存在于北方,是生活在北方的“土著”居民,汉民族中的一支民系,无所谓南迁以后才逐步形成的问题。只是在漫长的往南迁徙的过程中,客家人和百越诸族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和互相同化,有的转化为汉民族的其他民系或其他民族的成员,有的则在交流过程中影响和同化了别的民系或民族的居民,保留了客家人的本色,即今日遍布海内外的客家。
我们说客家本北方“土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
因为客家来自北方的广大地区,辗转南迁,易地为“客”。为了不忘自己的根本,十分重视堂号;而堂号多以其先祖所居之郡地而来,是以堂号又常能反映其姓氏发祥或望出所在。且以我国几个大姓为例:李姓堂号“陇西”(秦置郡,在今甘肃陇西县);陈姓堂号“颍川”(秦置郡,在今河南禹县);①黄姓堂号“江夏”(汉置郡,在今湖北云梦县);张姓堂号“清(河”(汉置郡,在今河北清河县);②刘姓堂号“彭城”(汉置郡,在今江苏徐州)。③各个姓氏的堂号(郡号、望地),以及与之相关的堂联,都可以说明他们的根基、“世泽”与“家声”。而客家人的谱牒,更多地记载了他们的先祖自北南来的足迹。
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的标志,也最能反映客家传统文化与民系特色。据专家学者的考证,客家话是我国最古老、统一的语言,是“六朝之音”,亦有认为它即周语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