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事变与平津陷落
▲ “七七”事变前的形势和日中两国实力对比
1937年下半年,一场新的世界经济危机开始蔓延。这次危机更加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德国、意大利、日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它们为了逃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经过签订和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初步形成了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的法西斯集团。
在欧洲,德、意一方面与英国、法国进行经济争夺,强化干涉西班牙的局部战争,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发动新的侵略战争。在亚洲,日本军事经济急剧膨胀,1937年日本的陆海军武器生产总额,比1931年增长了8倍。垄断资本的暴富和劳动人民贫困化的加深,使1936年日本参加工农斗争的人数超过42万人,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在日本国内,不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统治阶级内部亲德、意派与亲英、美派之间,政党、军部、政府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在远东,日本与英、美等国的矛盾不断加剧。随着“二二六”事件后日本法西斯政权的确立和大规模的扩军备战,日本对战略原料、市场的需求和扩张的欲望也越来越高。在变中国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的计划碰壁后,日本加紧了策划全面侵华战争。
英、法、美等国家,虽然同后起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经过几次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已力不从心,为了保住现有市场和殖民地,它们在法西斯侵略面前,采取了一种姑息迁就的绥靖政策。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成了中国政治形势的重大转变,国共两党开始走上团结抗战的道路。1937年,国共两党为动员和准备全国抗战,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诸方面做了相当的工作。国民党还于1937年6月中旬决定在庐山召集全国高级将领、各界人士座谈会,共商军政大计,研讨对日方略。共产党亦于5月在延安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提出了争取民主,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号召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