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3358935
  • 作      者:
    张耀杰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耀杰,1964年生于河南禹州。主要著作有《中国话剧史》(合著)、《曹禺戏剧与宗教文化》、《戏剧大师曹禺》、《影剧之王田汉》、《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真相》、《俞梅荪与新民权运动》、《阳光天堂》、《北大教授》、《民国背影》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讲述民国学人的人生传奇和相互之间的矛盾纠葛,夹叙夹议,反思民国时期的学界风景和时代精神。主要收录作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现代文化史的方方面面。在作者看来,没有细节就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历史。作者讲述的是政学两界的旧情往事,所要发扬光大的却是21世纪的生命感悟和公民理性。
展开
精彩书摘
    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br>    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前,《新青年》6卷2期曾经公开发表一则《编辑部启事》:“近来外面的人往往把《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混为一谈,因此发生种种无谓的谣言。现在我们特别声明:《新青年》编辑和做文章的人虽然有几个在大学做教员,但是这个杂志完全是私人的组织,我们的议论完全归我们自己负责,和北京大学毫不相干。”<br>    这里所说的“私人的组织”,其实是志同道合的同人组织。作为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最早出现的同人刊物之一种,《新青年》的异军突起与北京大学在思想教育界独占鳌头的特殊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和北京大学毫不相干”,是《新青年》同人应对内忧外患的策略性话语。<br>    关于《新青年》编辑部的重新考证<br>    自1918年1月15日出版的4卷1期始,至1919年11月1日出版的6卷6期止,《新青年》杂志共有3卷18期是由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的。要正确理解《新青年》杂志与北京大学之间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就必须弄清楚一个最为基本的历史事实:在这3卷18期中,究竟有哪些人正式主编过《新青年》杂志?<br>    查《周作人日记》,1917年8月9日有如下记录:“晴,上午往大学收7月上半月俸……钱玄同君来访不值,仍服规那丸。下午钱君又来,留饭,剧谈至晚11时去,夜颇热。”<br>    这是已经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起站在新文化运动最前沿的钱玄同,第一次登门拜访寄住在绍兴会馆的周氏兄弟。鲁迅也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晴,大热。下午钱中季来谈,至夜分去。”<br>    到了9月17日,周作人又在日记中写道:“阴,风。……以前论交钱君转送《新青年》。夜大雨。”<br>    这里所说的“前论”,就是周作人于7日开始从《北美评论》第717期抄录翻译的学术论文《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全文长5000多字,原作者是英国学者W.B.Trites。这篇用较为浅显的文言文翻译的论文,三个多月后正式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4卷1期,是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作品。<br>    1918年1月23日,周作人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往校,进德会记名为乙种会员。收《新青年》4卷1号8本,以赠霞卿……午至教育部同大哥及齐、陈二君至和记午餐。下午往寿宅,3时返。半农来谈。晚11时去。”<br>    在同一天的《鲁迅日记》,有“午二弟来部,并邀陈师曾、齐寿山往和记饭。午后寄季市《新青年》一册,赠通俗图书馆、齐寿山、钱均夫各一册”的记录。<br>    鲁迅笔下的季市,就是刚刚调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的教育部同事许寿裳。他之所以如此慷慨又如此郑重地拿《新青年》送人,是因为其中有同胞兄弟周作人的译文《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他自己当时也正在酝酿到这份同人刊物中大显身手。<br>    在由钱玄同负责主编的《新青年》4卷2期中,周作人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作品《古诗今译》。按照周作人晚年在《知堂回想录·蔡孑民二》中提供的说法,所谓“古诗”就是古希腊谛阿克列多思的牧歌,翻译时间是1917年9月18日,11月14日又加添了一篇题记,“这篇译诗与题记都经过鲁迅的修改”。<br>    查《周作人日记》,1917年12月31日项下有“下午寄家信。又《广陵潮》一本。又以纪事稿寄半农”的记录。这里的“纪事稿”就是《古诗今译》,它并没有发表在刘半农主编的《新青年》4卷3期中,而是提前用在了钱玄同主编的4卷2期中。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新青年》各期主编之间,是存在着互通有无的合作关系的。<br>    《新青年》4卷2期送到周氏兄弟手中,是1918年3月8日的事情。周作人在当天日记中留有“上午往校,致陶君函,收2月上半月俸,至广学会购《性之教育》一本。下午往寿宅。收到《新青年》10册,以一寄霞卿,一还君默。3时返寓……”的记录。<br>    “陶君”就是《新青年》4卷4期的主编陶孟和,当时他正在积极组稿。在此之前的1918年3月6日,《周作人日记》中留有“上午往校得陶孟和君函并The Nation一本,……晚译库卜林《皇帝之公园》一篇予《新青年》,11时了”的记录。在此后的3月11日,周作人在日记中又有“晴,上午往校,以小说稿交适之”的记录。这里所说的小说稿,就是译自库卜林的小说《皇帝之公园》,周作人是通过胡适把该稿转交给陶孟和的。<br>    在更早前的1918年2月10日,《周作人日记》中另有“晚半农来,11时去。交予……小说一首,题目《童子之奇迹》,入《新青年》”的记录。这篇翻译小说随后以“童子林的奇迹”的标题,刊登于刘半农主编的《新青年》4卷3期中。<br>    周作人收到《新青年》4卷3号的时间是1918年3月29日,他在当天日记中留有“晴,上午往校寄家信,收《新青年》10册。下午往寿宅。归校后微雨,至法科访半农,同至研究所。天又雨,有雷,7时返寓”的记录。在这期杂志中,以“文学革命之反响”为标题,刊载有王敬轩与刘半农的来往书信。“王敬轩”是钱玄同所采用的化名,他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王敬轩致诸子书》中,公开点了林纾、严复等老辈人的名字,从而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提供了痛加驳斥的活靶子。有关资料显示,陈独秀、沈尹默、鲁迅、周作人等人直接参与了这两封“双簧信”的策划工作,胡适和他远在美国的好友任鸿隽等人,却对此事持有异议。应该说,北京大学法日派教授和欧美派教授在1925年女师大风潮中所形成的尖锐对立,早在此时就埋下了伏笔。<br>    在《新青年》4卷3期中,还刊登有一则《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可否惠赠本志?尚希投稿诸君,赐函声明,恕不一一奉询,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概不酬。”<br>    这一启事,是《新青年》杂志由按稿计酬的普通刊物转变为无偿供稿的同人刊物的正式标志。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其实是“编辑部同人”之外的二级同人。<br>    由陶孟和主编的《新青年》4@4号的实际出版日期较为滞后。查《周作人日记》,1918年5月1日有“上午往校收《新青年》5本”的记录,5月3日另有“上午往校又收《新青年》3本”的记录。到了5月6日,《鲁迅日记》中出现了“上午寄季市《新青年》第四本乙本”的记录。<br>    在《新青年》4卷4号的通信栏,有孙国璋、钱玄同、陶履恭、胡适之间标题为“论世界语”的通信。到了由钱玄同主编的5卷2期中,另有区声白、陶履恭、钱玄同、陈独秀之间标题为“论世界语”的通信。在钱玄同以主编身份写下的《区声白、陶履恭信跋》中,有这样的表示:“我对于提倡Esperanto的意见,稍有致孟和一信,登在四卷二号,尚未蒙孟和答复,现在似乎可以不用多说。但四卷四号孟和答孙芾仲君信里所说的‘未曾学过外国语者,不能示以外国语中之新天地’;玄同对于这句话,惭愧得很,玄同于外国文,只略略认得几个日本假名,至于用ABCD组合的文字,简直没有学过,哪里配懂得‘外国语中之新天地’呢?”<br>    这段话 的Bsperanto,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世界语,孟和即北京大学教授兼《新青年》轮值主编陶履恭,孙芾仲即孙国璋。由此可知,钱玄同确实没有直接参与《新青年》4卷4号的编辑工作。而在整个第四卷的6期杂志中,除了陶孟和主编的4卷4号和胡适主编的4卷6号即“易卜生专辑”之外,其它4期中都有钱玄同以记者身份留下的跋语即“编者按”。换言之,除了《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之外,《新青年》同人团队中参与编辑工作最为踊跃的,就是钱玄同。而陶孟和的“未曾学过外国语者,不能示以外国语中之新天地”的表态,对于《新青年》同人中只到过日本的陈独秀、沈尹默、钱玄同、鲁迅、周作人以及连日本都没有去过的刘半农,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冒犯。<br>    在《新青年》4卷4号出版之前,由沈尹默负责主编并由钱玄同、刘半农协助编辑的《新青年》4卷5号的组稿工作,也已经启动。1918年4月2日,《周作人日记》中有“得陶孟和君函索《域外小说集》”的记录。4月4日有“下午往校,致陶君函,《小说集》二本……至法科访半农,遇玄同谈至5时方返”的记录。4月8日,周作人收到日本中西屋邮寄的三本书,其中一本是日本白桦派作家、新村运动的组织者武者小路实笃的剧本《一个青年的梦》。4月11日,周作人在日记中写道:“下午作杂文一篇,12时后睡。”4月12日,《周作人日记》中出现了“上午往校,以文交君默,下午3时返”的记录。<br>    周作人所说的“杂文”,就是随后发表在《新青年》4卷5号的《读武者小路君所作》。到了4月17日,周作人另有“上午往校,……以译文交予玄同”的记录。这里所说的“译文”,就是与“杂文”一同发表在《新青年》4卷5号的《贞操论》,原作者是日本女学者与谢野晶子。
展开
目录
    以不惑之思面对历史(自序)<br>    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br>    关于《新青年》编辑部的重新考证<br>    胡适与罗家伦的历史记录<br>    1949年之后的历史重构<br>    周作人笔下的历史还原<br>    林纾与《新青年》的文化之争<br>    林纾的生平与贡献<br>    陈独秀的骂人有理<br>    钱玄同与刘半农的抢先发难<br>    林纾的反击与被反击<br>    蔡元培的亲自出马<br>    陷入重围的林纾<br>    对于林纾的重新认识<br>    吴虞:《新青年》同人的倒算帐<br>    吴虞生平<br>    胡适与吴虞的公私交往<br>     吴虞与女儿的家庭纠纷<br>    吴虞的风流情事<br>    倒算账的钱玄同<br>    非儒反孔的历史功过<br>    “阴护礼教”的专制根性<br>    周作人的推波助澜<br>    高一涵的误写历史<br>    高一涵笔下的李大钊<br>    访学日本的高一涵<br>    胡适晚年的口述回忆<br>    陈独秀的南下与李大钊的送行<br>    五四前后的李大钊<br>    针对胡适的歪曲丑化<br>    俞颂华:“大公至正”的新闻先驱<br>    《新青年》的理性反对者<br>    五四时代的精神误区<br>    采访苏俄的首席记者<br>    《谈中等阶级》的“民治”理想<br>    《申报月刊》的编辑生涯<br>    “大公至正”的公民意识<br>    北大讲义风潮的重新解读<br>    北大讲义风潮的爆发<br>    平息讲义风潮的胡适<br>    讲义风潮中的冯省三<br>    讲义风潮的后续故事<br>    20年代的东大学潮与郭秉文<br>    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br>    杨铨与郭秉文的第一次较量<br>    国民党的政治围剿<br>    杨铨对郭秉文的秋后算账<br>    周作人私信中的蔡元培<br>    周作人私信中的蔡元培<br>    “晚节之不易保守”<br>    “几乎丧失理性矣”<br>    鲁迅私信中的蔡元培<br>    周作人与蔡元培的私人恩怨<br>    《两地书》中的鲁迅与许广平<br>    许广平与鲁迅的书信情缘<br>    鲁迅对女师大风潮的直接介入<br>    许广平的入党与鲁迅的跟进<br>    广州学潮中的许广平<br>    《两地书》的“党同伐异”<br>    鲁迅与范文澜的曲折交往<br>    范文澜的《忆鲁迅先生》<br>    《对于“笑话”的笑话》<br>    鲁迅与范文澜的和解<br>    陈翰笙:被鲁迅批评的世纪老人<br>    鲁迅笔下的“他‘家翰笙 ’”<br>    陈翰笙夫妇的红色传奇<br>    鲁迅与陈翰笙的间接联系<br>    鲁迅与田汉的文坛恩怨<br>    鲁迅与田汉 田汉与“绍伯”<br>    “四条汉子”的政治命运<br>    胡适笔下的杨铨之死<br>    胡适笔下的杨铨之死<br>    杨铨之死的暗箱黑幕<br>    杨铨生前的暗箱操作<br>    民权保障同盟的分裂<br>    罗隆基的才子风流<br>    挑战“党天下”的清华才子<br>    多情多欲的才子风流<br>    王右家与陈白露<br>    罗隆基与浦熙修的“右派”命运<br>    吴祖光与曹禺的戏剧情缘<br>    《凤凰城》的一鸣惊人<br>    曹禺的《正在想》与《蜕变》<br>    政治运动中的曹禺与吴祖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