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门洞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227296
  • 作      者:
    李海生, 谭力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内容介绍
    “闭关锁国”的由来国门大防是天朝尊严的象征。当被汪洋阻隔、不知华夏为何物的西方人发现泱泱中土时,惊讶激起兴奋,首先引动的是欲望,并且夹杂着贪婪、残暴和原始的血腥。史载,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就由8条葡萄牙的海盗船闯入珠江口,开炮示威;次年,又登陆建立据点,干尽了“剽劫行旅”、杀人越货的勾当。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成为海上霸主,通过与明王朝联手夹攻福建沿海的民变,窥测了中国海防的底细,于是狂妄地宣称:只要有“五千名西班牙人就可以征服中国”。尽管他们没有践履狂言,但藐视中华的殖民主义心态,却像瘟疫一样流播欧洲,国门自此无宁日。从17世纪到18世纪,随着海上霸权的易主,葡萄牙人、荷兰人,俄国人、英国人纷至沓来,他们骚我海防,抢我渔船,杀我百姓,侵我岛屿。其间,澎湖列岛两次丢失,台湾也被荷兰人占据了数十年之久。殖民主义的侵犯,加剧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戒备防范心理,开始把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国门大防联系在一起。
    闭关锁国一方面隔离了近代文明,为保护落后制造温床;另一方面,在缺乏比较的状况下,毫无根据地坚持“天朝上国”观念,使得发展资本主义在中国成为极其困难的事情。
展开
目录
一、从辉煌到没落
日薄西山
风雨如晦

二、罪恶的鸦片贸易
“闭关锁国”的由来
英国商人的“敲门砖”
禁烟运动
虎门壮举

三、战祸降临
树欲静 风不止
妄开战衅
焚烧的海岸
血溅炮台

四、屈辱从此开始
首鼠两端的道光皇帝
人民不可侮
欲“战”不成
欲“和”不能
迫签《南京条约》

五、卷土重来
贪得无厌
“修约”交涉
“亚罗号”事件
“炮舰外交”

六、广州沦陷
南疆激战
战争升级
侵占广州
叶名琛的悲剧

七、津沪和谈
如此“外交”
公使驻京问题
武力讹诈
天津画押

八、风云突变
九、城下之盟
十、历史的回响
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