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撰成于1938年春夏之交,卢沟桥的枪炮声犹在,日寇铁蹄正蹂躏北国山河。陶希圣、吴景超、陈之迈三人为解决流离失所青年之生计,决定编撰“艺文丛书”,其中有《中国近代史》一书,拟约当时赋闲在家,等待就任行政院政务延长职的蒋氏撰写。蒋欣然应允,下笔如有神,公用两月之短期即完成此本《中国近代史》。自视为对中国近代史的观感所作的“一个简略的初步报告”。
这本书受到美国“新史学运动”的影响,被视为“对新史学思想最强有力的运用”。又被视为重分析、重综合、重整体理解的“清华学派”的代表作,蒋氏本人被视为“这一学派的身体力行者”。又被视为“典型的自由派”的代表作,“放言论证,毫无顾忌”。又被视为“族国主义”的代表作,是“族国主义”史学思想的“最好体现”……
阅读本书之理由:
他被视为是有“民胞物与经世致用”的“真精神”,他被形容为“瓷器店中的猛牛”,“他像一头牛,充满着笨劲,一直往前冲,眼睛只往前看,这使他排除万难而达到他的目标”。他被视为一个“政治家”而非“政客”,“他有坚强的自信心,不敷衍,不苟且,不逢迎,不妥协,因此他在处事上开罪了不少人,使人一时不能了解他,原谅他”……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
中国近代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近代学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光学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近代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大中小学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