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宫档案揭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657579
  • 作      者:
    李国荣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幽深禁秘的清宫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学者潜心挖掘,定会让你轻松感悟神秘而真实的宫廷文化。
展开
内容介绍
    幽深禁秘的清宫档案,久存大内,秘不示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学者潜心挖掘,透过翔实可靠的皇宫秘档,解析种种民间传闻,破解桩桩清宫疑案。尘封百年的原始秘档,鲜为人知的珍贵图片,清新鲜活的灵动笔触,定会让你轻松感悟神秘而真实的宫廷文化。<br>    最近几年,对清代历史发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取材于清代历史,而这些取材于清代历史的影视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大多数观众并不善于区别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毫无根据的传闻之辞,哪些情节哪些人物是虚构的,哪些是史学界还在争论的问题。<br>    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们组织编写了一套有关清代历史的知识性读物——《清宫档案揭秘》。该书在充分挖掘清代宫廷档案的基础上,配以相当数量的珍贵插图,选题都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清代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各行各业人们最希望知道的,或已从屏幕上知道一些但又不能确信是真是假。每个选题,都相对独立。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对广大干部、广大青年提高文化素养,增长历史知识,促进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它的趣味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用清宫档案告诉你真实的历史。对学术界尚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也尽可能地向读者客观介绍。<br>    《清宫档案揭秘》是一套雅俗共赏的有关清代历史的社会科学普及作品。一般民众可以从中增长知识,提高文化情趣;影视界的朋友也许可以从中获得创作灵感,找到一些能够使自己的创作走向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和谐统一;就是专业的史学工作者也可从中找到“他山之石”,我读过后就知道了许多过去不知道或不准确知道的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太后下嫁”之说<br>    河北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群山环抱,苍松掩映,乃清初顺治皇帝亲点的“万年吉地”,清代在这里先后修建了九座帝后陵和五座妃园寝,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位皇帝和众多后妃。今天,清东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br>    进入陵区,人们首先看到的是昌瑞山下一座孤立于风水墙外的陵园。仔细观览,于残垣<br>    断壁间仍可发现其规制相当特殊。该陵没有马槽沟、玉带河和券桥,但陵前建有神道碑亭。进入大门,但见其三座门位于享殿之前,隆恩殿已拆,仅存基址。有资料及旧照片显示该殿并非帝后陵中常见的歇山顶,而是规格更高的重檐庑殿顶,突显陵主的高贵尊崇。这就是昭西陵,陵中安葬的是清初有名的孝庄文皇后。<br>    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顺治皇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历经数朝,竭力辅佐儿孙两代幼主,定鼎天下,死后累加谥号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受到清室顶礼尊崇。她是清东陵安葬的辈分最高的人,但为什么却被置于风水墙之外呢?这就牵出了清初第一大疑案——太后下嫁。<br>    据野史记载,清朝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总揽朝纲,“出入宫禁,时与嫂侄居处,如家人父子。”而孝庄太后时当盛年,寡居无欢,认为多尔衮功高天下,又将帝位让给了她的儿子,忠心辅政,除非自己以身报答,不足以极其功,于是委身相事,借以笼络多尔衮。不久,多尔衮的妻子亡故,于是朝中范文程等大臣乘机鼓动皇太后与摄政王合宫,正式结婚,双方自然都很乐意。定下婚期后,就以顺治小皇帝的名义颁诏天下,宣称“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就这样,皇太后纡尊降贵,公然下嫁给了小叔子,摄政王多尔衮成了幼帝顺治的继父,其名号称为“皇父摄政王”。诏书中说得倒也直白,年轻的皇太后终于难守空闺,红杏出墙,自愿下嫁给刚刚丧妻的多尔衮。甚至有些小说中称,早在皇太极在世时,庄妃已与多尔衮两情相悦,暗渡陈仓了,此时结婚,终使两人夙愿得偿。<br>    据说,礼部为操办这次婚礼,还专门搞了一套特殊的婚礼仪规,洋洋六大册,称为《国母大婚典礼》,极为隆重,中外文武百官都上表称贺,蔚为盛事。就连远在浙东海岛上的南明抗清名将张煌言也风闻此事,特意写了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这就是说,太后的寿酒变成了婚宴的喜酒。<br>    但是,多尔衮死后,旋即被人告发谋逆,遭到无情的政治清算。孝庄的地位却越来越尊崇,由皇太后而太皇太后,自己反思起来也觉得改嫁一事荒唐,对不起前夫皇太极,无颜相见于地下。所以,她不愿死后被送回盛京与太宗皇太极合葬,才嘱咐孙子康熙,将其葬于东陵。该陵建于风水墙外,即寓有贬抑之意,要罚她给皇家看守门户。如此等等,传说不一而足。<br>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普通的民间寡妇茹苦守节,会受到表彰,立牌坊。如若再嫁,则难免遭到亲邻的非难物议。何况作为尊贵的皇太后绣球重抛,梅开二度,当然是惊世骇俗的旷古奇闻。此说一出,即广为流传,到民国初年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举凡谈前清掌故,莫不津津乐道,几同信史,以致后来有不少学者批评《清史稿》未能“秉笔直书”此事,为其阙失之一端。<br>    太后果真下嫁了吗?要解开这桩清初第一大疑案,就得先谈谈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br>    ……
展开
目录
序言 <br>清初第一疑案——太后下嫁 <br>一 “太后下嫁”之说 <br>二 孝庄其人其事 <br>三 多尔衮生前身后 <br>四 疑案辩疑 <br>想当和尚的顺治皇帝 <br>一 顺治的身世 <br>二 顺治出家了吗 <br>三 顺治为什么要净发出家 <br>康乾巡幸下江南 <br>一 视察河工与海塘 <br>二 笼络江南士大夫 <br>三 南巡途中的情与趣 <br>雍正:朕就是这样汉子 <br>一 “朕生平最憎‘虚诈’二字” <br>二 “说一丈不如行一尺” <br>三 “去庸人而用才干” <br>四 “朕身有过” <br>雍正,道士,丹炉 <br>一 密令寻访道士的手谕 <br>二 秀清村的炼丹秘档 <br>三 处理炼丹道士的诸多破绽 <br>拨开乾隆身世的迷雾 <br>一 生在哪里 <br>二 生母到底是谁 <br>三 不可信的传说:海宁陈阁老的儿子 <br>“二皇帝”和珅 <br>一 少年得志 <br>二 权倾朝野的“二皇帝” <br>三 获罪真相与真实家产 <br>迎着太阳回归的部族 <br>一 逐水草,寄居伏尔加河 <br>二 当部族面临灭顶之灾 <br>三 壮烈回归路 <br>四 踏上热土 <br>五 乾隆帝御笔写碑文 <br>皇宫大门在沉睡中遭到撞击 <br>一 远涉重洋,马戛尔尼踏上东方沃土 <br>二 觐见,是滞下跪起争议 <br>三 乔治的信与乾隆的“断不可行” <br>“正大光明”匾背后的故事<br>慈禧生何处<br>皇宫医案破解光绪猝死之谜<br>清宫太监的命运<br>总管太监李连英的宠辱一生<br>清宫选秀女<br>清帝后妃的“戏迷”生活<br>清代皇帝的衣食与寝居<br>来自深宫的痘情报告——天花<br>真龙天子的医疗与保健<br>金榜题名<br>清宫秘档说战阵<br>禁不住的紫禁城<br>盛极一时的“天子南库”<br>图版索引<br>作者篇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