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0056332
  • 作      者:
    李亚平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读来很有《万历十五年》的味道,娓娓道来,隽永通达,形神俱似。李亚平让我们随着那些大名鼎鼎的古人共同活了一遭。
展开
内容介绍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中国人陷入长达10余年的兵凶战乱、血雨腥风之中。先是头年底,帝国首都汴京(又称汴梁,即今日开封)沦陷敌手;进入正月,金国骑兵将首都的金银宝货、文玩古物。仪仗图籍搜罗一空;二月,金人立原来的帝国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三四月间,我们帝国的两位皇帝--当了1年多太上皇的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大儿子、只当了1年多皇帝的宋钦宗赵桓--全部成为大金骑兵俘虏,被掳掠到了金国。一同被掠去的还有在汴京的皇家宗室、妃嫔宫女、文武百官、工匠艺伎等14000多人。北宋帝国就此灭亡。这是中国人从未遭遇过的耻辱。
  从此,“靖康之耻” 刀子般刻进了中国的记忆。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侥幸脱身,旋即逃往南京,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当年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帝国,改年号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当时赵构刚满21岁,他成了大宋帝国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史称宋高宗。这一年,本书所涉及到的人物,情况各不相同。他们当中,有一些被认为需要对本年发生的一切负责,有些则被本年度发生的一切改变了命运,这种改变有时表现得相当彻底。
展开
精彩书评
  除了掩卷之后的“不胜唏嘘”之外,此书还让我们懂得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子非史家,安能言史”的经典时代,必然随着今人对周围事物所作的越来越多的历史解读而成为过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温铁军
  读来很有《万历十五年》的味道,娓娓道来,隽永通达,形神俱似。李亚平让我们随着那些大名鼎鼎的古人共同活了一遭。
  ——著名学者,《潜规则》、《血酬定律》作者  吴思
  比小说还好读的历史,比影视还好看的画卷。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社长  吴雨初
展开
精彩书摘
  1127年,大宋帝国的前生后世——《帝国政界往事》谈屑 文/孤云
  1127年,一个王朝回首中已是前生;而另一个王朝在铁蹄侵凌下诞生。1127年,这一年成为两个王朝的分水岭,两个王朝的命运,构成大宋帝国的全部历史。这一年的标志,是犹如"刀子般刻进了中国的记忆"的"靖康之耻"。
  《帝国政界往事--1127年大宋实录》一书,便是从这里打开大宋帝国的生死簿,追怃大宋帝国前生后世--北宋,是为南宋的前生;南宋,是为北宋的后世。作者李亚平站在历史地图的这一经纬度上,上溯大宋帝国肇始之初的风云变幻,下穷"收拾旧山河"之梦破灭处-- "公元1127年的大祸发生时,距离大宋帝国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龙驭宾天,已经过去了151年。""公元1127年,距离王安石发起他那著名的变法运动,已经过去来58年。""公元1127年,宋徽宗赵佶在皇位上整整坐了25年。"……
  显然,在全书的架构上,作者受到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一书的启发,以一个时间支点,撑起大宋数百年的兴衰起伏。从赵匡胤黄袍加身起笔,至岳飞以莫须有之罪被赐死掩卷,其中又以王安石变法、童贯祸国等章节为启承转合,全书疏落有致、高潮迭起。陈桥兵变、杯旧释兵权,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史说,在作者笔下如顺手拈来,读来又觉焕然一新;澶渊之盟、海上之盟、泥马渡江,那些影响帝国运势的外交内政,在书中得到忠实演绎,又充满了历史戏剧性。
  全书以六个历史人物为主要线索,并由此分作六大章--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三位大宋皇帝主宰了帝国的沉浮;王安石、童贯、岳飞,三位大宋文臣、宦官、武将,改变了帝国的命运--通过这六个人的史传,作者描绘出一幅既忠于历史真实而又不拘泥于正史定论的帝国政界图,将有宋一代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爽爽快快。其运笔如挥毫泼墨,全然不受编年史料限制,纵横开阖而结构分明、线索清晰,留白之处引人浮想联翩;于历史关键处又如工笔白描,细细勾勒,无论刀光剑影抑或英雄断肠,跃然纸上。
  有宋一代的典册记载可谓浩如烟海,遑论汗牛充栋的野史笔记,单那部二十五史中篇幅最为庞大的《宋史》,足以让人皓首穷经而迷途忘返。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切对于没有受过正规史学训练的作者来说,似乎不存在任何障碍,他对于大宋历史的熟悉程度,相信已达到事无巨细无所不晓的地步。对于这一点,作者亦自矜道:"任何一件史实,包括稍微重要一点的人物对话,我都可以告诉你在古、现代文献资料中的出处。"于此,也可以知道作者在史识方面所下的功夫。而用这样的功力完成的一本《帝国政界实录》,在描述历史真实方面所能够达到的高度,自是不言而喻。
  近年来,历史类书籍颇受欢迎,专业学术层面的暂且不提,坊间流传的这一类书籍,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具有学术性质的,语言又不艰深晦涩的书籍,如黄仁宇先生的史学著作系列;一种是"以假乱真"的历史小说,如高阳作品系列与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一种是作为历史研究,却又不拘泥于正统学术路径的读史笔记,如吴思先生的《潜规则》等书。近来,大概是大话、戏说历史,以及以小说为历史的书籍充斥坊间,于是又有打着"正说"历史见于市面。
  如果将李亚平先生的这本《帝国政界往事》比照上述类别,这本书虽然在结构上有取法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之处,其风格则类似于吴思的读史笔记。从书中亦可以看出作者在对史识(历史知识)烂熟于胸的基础上,更欲表达个人史见(历史见解)。也就是说,本书的基本意图在于"实录",但并不仅仅满足于忠实记录历史。相对来讲,在历史知识方面下的多为死功夫,只要有铁棒磨成针的耐心,熟悉一朝一代的史实并不困难;而要形成个人的史见,就不能单纯靠皓首穷经的毅力,更要有相当的洞察力及分析能力,乃至需要掌握独门暗器,即有别于他人的史学研究方法论。
  在这本书里,作者的一些史见别具新意。比如在《都是王安石惹的祸》这一章,作者指出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在于"以国家垄断经营的方式,开启了与民争利的大门"。在论及青苗法、均输法及市易法的弊端时,作者对计划经济、政府管制的弊端显然了然于胸。而在提及"萧规曹随"的典故时,作者对无为而治的理解显然有着现代眼光,"有限政府"的思维在论述中呼之欲出。虽说用这些观点来分析当下社会,可以说没什么特别之处,将之置于古代史研究之中,却往往能够激活史料,阐发新意。
  但是,从整体而言,我认为这本书史识略胜而史见略逊。虽然阅读当中令人常有心旷神怡之感,或有激愤莫名之痛,仍有不够酣畅淋漓之处。在对一些众所皆知的历史事件的分析上,感觉终归还是有所缺憾。
  比如,论及著名的"太祖勒石"一事,对赵匡胤给自己子孙留下的三大誓约,作者的分析就不能够让我有大快朵颐之感。作者的看法,仅仅停留在"这是唯一一份出自皇帝之手、带有人性光辉的誓约"的层面上。而以我的浅见,三大誓约无一不体现了帝国初创时期,赵匡胤处心积虑欲"坐稳江山"从而永保江山的心态。比如三大誓约当中的第一条,"保全柴氏子孙,不得因有罪加刑",应该是从柴氏孤儿寡母手中取得政权的赵匡胤想以此获得政权合法性的一项重大策略。试想,赵氏虽无弑君之举,却有夺位之实,如杀柴氏,史书会怎么书写这一笔,赵氏想必很清楚;而善待柴氏,至少可以制造禅位假象,以维护政权续绝的合法性。北宋之前的朝代更迭,赵匡胤兵变之时强调不得杀后周皇室及公卿大臣,都清楚地说明采取这一策略的必要性,事实也证明了该策略对北宋政权的稳固起了很大作用。
  再如,全书最让人感动的当属《岳飞必须死》一章,读到动情处令人几欲落泪。作者写作此书的缘由之一,也正是因为岳飞的故事。然而,以理性思之,恰恰是这一章,几乎没太多新鲜的观点,除了多一些细节性的史料,整章论述显得太过因循旧事。实际上,岳飞这个人,无论放在当代抑或当时的语境下,可以说的,应该远远不止这些。
  当然,以读者的思考质之作者,这显得有点不厚道,或者说,以当代人的观点介入古人的世界,可能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此书反倒少犯了僭越古人的错误。
  掩卷思之,《帝国政界往事》一书作者,走的大抵是传统"以史治史"的路线,胜在精于史料钩沉,对史实如数家珍,不足之处在于"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但是,将此书置于当今"大话"、戏说历史类图书流行的背景下,则我的不满明显太过苛求,比之于正当火热的"正说"历史类作品,更是一点儿也不逊色。再进一步,从遵循"述而不作"的古训出发,说不定该书反倒具有微言大义的品质,那也未可知!
  从"岳飞必须死"说——谈《帝国政界往事》对史学研究的启示 暮宾
  "岳飞必须死",这个听似惊世骇俗的结论,是新近热销的史评著作《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127年大宋实录》的最后一章标题。作者自承之所以选择这段历史入手,是因为从会看小人书时起就不明白为什么岳飞会死。我想这个情结几乎系于冤案发生后千百年来所有中国人的心头。 而直至今天,无论史家公论,还是民间舆情,一致认为这一千古奇冤,为奸臣秦桧之流一手制造。以中国人的习惯,冤有头,债有主,揪出了秦桧,岳飞之死因便释然而解,剩下要做的,便是到西子湖畔岳飞墓前吐唾沫了。这种认识和心态最生动地表现在晚清某秦姓游客的诗里: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在后世无数统治者有意无意地把岳飞之名简化为"民族英雄"符号的大环境里,很少有人深思,为什么仅凭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就能在一个祖宗有明训,而数百年来也确实不杀大臣的朝代,轻而易举地要了岳飞的命?
  作者正是带着这一疑问,钻入故纸堆,重新梳理宋史。或者正因为作者非专业史家,未受过正规史学训练,因而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观点上都不受正规史学的束缚,才从旧文字里发现了新信息,得出上述令人瞠目结舌的论断--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时代。岳飞为什么必须死,简言之,因为当时的皇帝,那位"泥马渡江"幸得偏安一隅,并从此"错把杭州当汴州"的宋高宗赵构要他死。而秦桧之流,只是及时秉承了上意,做了皇帝想做而没法亲自做的事而已。
  乍听起来,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一个悖论。因为岳飞毕生追求的目标是恢复大宋江山,而大宋江山正是赵家的,身为赵家主子的宋高宗,为什么会亲手扼杀这为自己打江山的唯一合格人选呢?我不清楚是否正是这一悖论,阻碍了历代史家进一步思考岳飞的死因。或许还有别的原因,毕竟中国长达4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具有绝对意义上独立人格的史家只是在近年才初露峥嵘。还有一种可能性:或许在专业史家眼中,岳飞的死活,只是这个历史年代的一个或然性课题。因为如果岳飞不死,历史可能改写,但他已经死了,那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因此,长期以来,岳飞及岳飞的故事,更多地在文学范畴和当世政治诉求中发挥其价值。而在历史研究中,既便是近几年最受推崇的黄仁宇先生,也只在他的宏著《中国大历史》中,略嫌轻率地把岳飞定位为"失势的英雄"。并把后代中国人的岳飞情结,定义为对失势英雄的崇拜--我想他是离开这片热土有点太久了。
  然而这悖论只是一种表象。本书作者从历史和现实、宏观和微观、主观和客观上全方位阐述了宋高宗杀机渐起的缘由。全书分为六章,每一章的标题,都与上述"岳飞必须死"一样,具有相当的煽动性,足以勾起一个普通读者,哪怕是自认为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的阅读欲望。整书结构与黄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相同,作者选取了公元1127年作为全书的节点,沿着时间座标向前向后将历史的画卷展开。这一年对有宋一朝,可谓大祸从天降,北宋在金国女真族的铁蹄下覆灭,二位皇帝,连同皇家宗室、相关人等共14000多人被虏,这一年为北宋靖康二年,从此,"靖康之耻"成为中国的一个历史名词,并随着岳飞的《满江红》流播到普罗大众的记忆里。同年,南宋由皇室唯一的幸存者宋徽宗第九子赵构主持,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这一年岳飞开始崭露头角,并在以后的15年中建功立业,威名远播,成长为帝国最具实权的军事统帅,最终,在最有希望实现其"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宏愿时,因所作所为与当朝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利益相冲突,乃至个性的冲突,被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明不白的罪名,在皇帝的授意下处以极刑。
  虽然落笔在"岳飞必须死"上,但全书重点讨论的,实际上是北宋--以此类推到南宋--为何亡。尽管在史学上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前人已经从国家制度、地缘政治因素、帝国管理技术、重大历史事件等多方面论证了宋朝的灭亡,也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但本书作者,还是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朝代更迭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那些位居高位,对国家发展兴亡有极其重大作用力的人--帝王将相。这些人的性格、天赋、品德、才智对国势和国事的走向有重要影响。现代人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一个可资类比的领域是,在现代资本经营理念中,风险投资商在判断一个项目的投资价值时,常常会把管理团队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甚至看得比其他所有条件包括客观条件更加重要。这就是人的力量。
  从关键人物的人性与性格特征的角度来解剖历史,这是《帝国政界往事》一书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此前的史家在分析时虽然也有涉猎,但似乎尚没有任何一家,像本书作者这样运用的如此彻底和生动。这应该是本书特别富有阅读魅力和快感的原因所在。而由此向前再走一步,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发现作者对于我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了解和分析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因为人的性格通常体现在日常做派和生活细节上。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者不惜花费了大量力气梳爬各类史料,广征博引,以资论证。从而使上述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具有了历史研究而不是文学意义上的价值。从大类上看,作者引用了正史,野史,前代学者的考证,当代史家的评述。关键之处,均有史料佐证,使得这部看似通俗的史论作品,也就在实际上具有了极高的史学价值。诚如作者自信地保证的那样:任何一件史实,包括稍微重要一点的人物对话,都可以说出文献资料的出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这种研究方法开创了某种历史研究方法的先河。
  然而对普通如我的读者而言,更为可贵的是,这部思想和方法都极为严肃的史评著作,较之我们常见的程式化的教科书和充斥书肆的那些故作高深,拿腔拿调的史论,因其人物事件的细节生动丰富而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作者以隽永通达的文字,将往事娓娓道来,形神兼备的人物描述,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带入公元1127年前后玄机重重的大变局时代,让我们亲切地结识了豪爽又不失厚道的好汉赵匡胤,卓尔不群以天下为已任的王安石,稳重自持的司马光,俊朗风雅却轻佻善变的徽宗赵佶,聪明机变又自私自负的宦官王爷童贯,阴骘柔弱且心事重重的高宗赵构,最后是英姿飒爽、志节高远却略显恃才傲物的岳飞。所有这些人,我们在自己、朋友、同事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影子,从而使得这本书更能感动我们,也更能说服我们。
  历史阅读成新宠 但将往事仔细看——读《帝国政界往事》所想到的 解玺璋
  近几年,在各种畅销书排行榜上,常能见到通俗历史读物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在这个人称"出版求浅,阅读求轻"的时代,还有人肯花功夫读史,已经很难得了。不知是不是受到古装电视剧的影响,调动了大家读史的兴趣?不管怎样,在我们这个拥有丰富而深厚的历史传统的国家,历史总是我们观照现实的基本方式之一。
  但不是所有历史读物都能成为畅销书的。历史要走出历史学家的书斋,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读物,需要一些条件。近读《帝国政界往事》,觉得有三个条件是历史读物畅销不可缺少的。其一是见识。前人治史,讲究具备"才、学、识"。识排在末尾,却最重要。没有见识,人云亦云,炒别人的冷饭,读者会觉得读之无味,弃之也不会可惜。其二是细节。一般说来,细节是对文学的要求,但历史剔除了细节,剩下干巴巴的几条道理,就失去了读史的快感,也无助于建立对历史的想像。其三是语言。语言要鲜活、生动,有时代感,有生活气息,不是僵硬的、板着面孔的说教。说到语言,常常被人误解为技巧,其实不仅是技巧,甚至更主要的不是技巧,而是一种叙事态度,或姿态,你是居高临下地演讲呢?还是坐在读者中间促膝交谈呢?读者的态度取决于作者的态度。
  《帝国政界往事》大致符合这三个要求。作者选取了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即公元1127年这个点,展开他对"帝国政界往事"的叙述。这样的写法很容易使读者想到著名的《万历十五年》,但看上去近似,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往事》的作者在写法上更接近今天读者的口味,姿态放得更低。这并不是说《往事》不顾及史实,为了追求好读就放纵自己的想像。作者说:"任何一件史实,包括稍微重要一点的人物对话,我都可以告诉你在古、现代文献资料中的出处。"这是非常严肃的治史态度。但是,他的叙述又是"跌宕起伏、回肠荡气、一唱三叹、长歌当哭"的。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靠着大量细节的积累,把一部观念的历史、思想的历史,恢复成人的历史。读这本书,我有一个突出感觉,以往只在教科书中作为结论的历史大事件,在这里,恢复了它的原初形态。尽管在理性上我相信这是不可能的,但在感性上,却不能抗拒阅读快感的诱惑。相对于历史教科书的条分缕析,《往事》所建构的历史则是眼花缭乱、变动不拘的,仿佛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于是,以往被人强加于历史的许多所谓结论,就在这种叙述中被消解了,从而给当下的阅读创造了重新认识历史和解释历史的机会,也调动了读者对于历史阅读的积极性。这正是这类历史读物更能吸引读者眼球的内在原因之一。这种阅读对读者来说其投入是全方位的,不仅考验我们的智慧和理解力,也是对于我们的直觉和感受力的一种挑战。这种挑战使得历史阅读充满了魅力。
展开
目录
楔子
一、好汉赵匡胤的“卧榻”情结
二、都是王安石惹的祸
三、宋徵宗的浪漫生活
四、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
五、赵构,骑泥马渡江的皇帝
六、岳飞必须死
尾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