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朴学与长江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5138446
  • 作      者:
    许苏民著
  • 出 版 社 :
    湖北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朴学与长江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朴学溯源、清代朴学兴盛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从理学到朴学的内在道路、清初朴学及其学术宗旨、吴派朴学、皖派朴学、扬州学派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朴学与长江文化》: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朴学
  宋元时期的朴学,与清代朴学密切相关的,约有以下数端:一是《说文解字》在宋代的重见天日,二是沈括等人对“声读”的重新发现,三是郑樵的《校雠略》的问世,四是宋元学者对古代文献真实性的质疑,五是道学家的擅改古籍之风。这一切,无论是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学术成果,还是负面的、有待后人矫正的弊病,都与清代朴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一时期在朴学领域担任主要角色的,绝大多数是长江流域的学者。
  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叙篆文,合以古籀,依字形而论音义,使后学可以从字的形音而得其训诂,由训诂以通经义。对于后世学者来说,通晓《说文解字》,乃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基本功。而不通《说文解字》,则无从进入中国文化的殿堂。对于置身于古代文化典籍之海洋中的朴学家来说,《说文解字》的价值和意义正如舟楫一般。然而,从唐代以来的数百年中,却有一些学者对《说文》妄加穿凿,任意窜乱,加上唐末五代战乱频仍,传写非人,导致原本错乱简脱,几不可读。在这种情况下,南唐广陵(扬州)学者徐锴和北宋学者徐铉兄弟二人先后对《说文解字》作了整理。徐锴作《说文系传》四十卷,尽可能恢复《说文》的原貌。北宋熙宁年间,又由其弟徐铉主持.遵循“务援古以证今,不徇今而违古”的原则,对《说文解字》作出详细的校定,又由徐铉亲自监督国子监雕版印行,以防止出现差错。从此以后,学者们才得以复见《说文解字》一书的本来面目。如果没有扬州徐氏兄弟的校理,清代学者的朴学研究可能要困难得多,其成就亦可能大受限制。
  “声读”,是中国古文字研究中的一个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虽然晋人杨泉在其《物理论》中就有“在金日坚,在草木日紧,在人曰贤”这一涉及“声读”的论述,但长期不为人所关注。到了宋代,乃有“声读”的重新发现。
  沈括《梦溪笔谈》日:“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日浅,金之小者曰钱,餐而小者日残,贝之小者日贱,皆以戋字为义。”
  沈括所说的“左文”,指的是字的偏旁部首;所谓“右文”,即字的右边之声,或谓之“声读”。由于上古字少,所以以声为用,义寄于声,“迨事物日繁,甚少之文字,不足以为言语符号之用,再加偏旁以为区别。……虽著形以为义之标准,而义之由来,仍然与声有关系。……则知声的所在,即义之所在。无论何字,但举右文之声,不举左文之形,知声者可以因声求义,因文字之孳乳,皆由声而发展。”①“声读”的重新发现,对于朴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清代朴学家在文字学方面的最大的成就,就是根据“声读”之法,寻出文字的统系,详尽地揭示文字假借的作用及其规律。
  除文字学(含音韵、训诂)外,校雠学是朴学的又一重要分支。西汉学者刘向《别录》对“校雠”一词首次作了解释:“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为雠。”这里讲的是“校雠”的狭义,即比勘书籍文字同异而求其正确无误。而从广义上来说,则图书之裒辑,真伪之辨别,讹谬之改订以及图书馆之编目收藏等,均属于校雠学的范畴。校雠学源远流长,但只是到了南宋时期,中国学术界才开始出现讲校雠学的专书,这就是当时在湖南潭州南岳任职的郑樵所著的《校雠略》(《通志》的二十略之一)。
  ……
展开
目录
总序
导论
第一章 朴学溯源
第一节 南北辉映的朴学二祖
第二节 汉唐时代的朴学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朴学
第四节 中晚明学者的朴学研究

第二章 清代朴学兴盛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第一节 经济变动与士商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意识形态政策与学术走向
第三节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学者的职业化

第三章 从理学到朴学的内在理路
第一节 从“尊德性”到“道问学
第二节 清代朴学的学派分野、学风特征及其演化
第三节 朴学中的两种倾向的争论
第四节 西学东渐对朴学的影响

第四章 清初朴学及其学术宗旨
第一节 顾炎武:朴学宗旨和方法论的奠基者
第二节 黄宗羲:经史并重、以史为归的
朴学旨趣的倡导者
第三节 闫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及其读书法与辨伪法
第四节 胡渭的《易图明辨》及其学术史意义
第五节 毛奇龄的“辨道学”和古礼研究

第五章 吴派朴学
第一节 “吴中三惠”
第二节 余萧客、江声及其弟子江藩
第三节 王鸣盛的考据学方法及其论史卓识
第四节 赵翼的历史考据学及其史学思想
第五节 钱大昕的经史之学研究及其进步思想
第六节 袁枚与吴派朴学

第六章 皖派朴学
第七章 扬州学派
第八章 浙东学派
余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