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传统社会探研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10049564
  • 作      者:
    葛金芳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社会探研》是湖北大学历史学科诸同仁近20年来的集体研究成果。研究范围涵盖周史、楚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史、明清史,研究内容涉及政治体制、环境变迁、经济演进、民间礼俗、人物评价、文献研究、史学理论与方法等众多方面。反映了湖北大学历史学科在中国史研究这个领域所做的工作和目前达到的水平。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传统社会探研》:
  第二,孟子看到了孔子思想深处的社会责任感。
  天下者,非孔子之天下;臣、子所弑者,既非尽为鲁国之君,亦非孔子之血亲,孔子何为惧而作《春秋》?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作为史学家的孔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天下与国家前途的关心使他惧而作《春秋》。上段引文第二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个答案。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此句中“《春秋》,天子之事也”之“事”字,被大多数人误解了,以致众说纷纭。为正确理解全段文义,略作如下辨析。
  由汉至今,大致有三种见解:第一种观点认为“事”作职权解,“《春秋》,天子之事”,意谓孔子以天子自处,作《春秋》时行天子赏罚之权。东汉赵岐注《孟子》即云:“孔子惧王道遂灭,故作《春秋》,因鲁史记设素王之法,谓天子之事也。”宋人孙爽疏日:“盖《春秋》以义断之,则赏罚之意于是乎在,是天子之事也。”按照疏不破注的解释传统,孙爽将赵歧的注疏解得更明白。今人亦有认同此说者:“著作历史,[有所赞扬和指谪],这本来是天子的职权。”第二种观点认为“事”作行事解,“《春秋》,天子之事”,意谓孔子作《春秋》时“尊宗国而王鲁”,像对待周王廷那样记鲁国之事。惠士奇云:“人皆知《春秋》尊宗周,莫知《春秋》尊宗国,《春秋》以鲁为列国之宗而尊之,故孟子日:'《春秋》,天子之事也。'董仲舒亦谓《春秋》有王鲁之文。”第三种观点认为“事”作史籍解:“《春秋》,天子之事”,意谓《春秋》乃是天子的史书。章太炎先生云:“事亦从史,而义为记徽(按章氏认为徽指徽号,谓书契图像之属)。《春秋》,往昔先王旧记也,孟子亦言'《春秋》,天子之事也',此由史官皆自周出,而诸侯史记当藏王官,不可私案,故曰天子之记。”
  笔者认为,上述三种观点皆因“事”之失诂而误。孔子根本不可能去扰乱纲常、干出以天子自居的事;《春秋》之所记,既不是天子的言行,更不是在作什么“王鲁”的事,而且任何人都知道周天子是不屑于去写什么史书的。古人亦多认为此说不妥,如赵佑云:“知《春秋》者,无如孟子。天子,周天子也。孔氏宪章文武,学礼从周,为下不倍,以周时之人,纪周时之事,岂有出于周外,先自为倍,而犹以责人者。赵岐设素王之法一语,似孔子意中别设一天子,盖从公羊家黜周王鲁之说出。及宋以后,又多谓孔子改制行权,直以天子自处。”
  笔者陋见以为:句中“事”乃“职事”。古人对天子和臣子两种身份的人,要用不同的字以示尊卑之别,绝不允许含糊其辞,就职权、工作而言,天子谓之“政”,臣子谓之“事”:子太叔答赵简子之问礼日:“为政事、庸力、行务”,杜预注云:“在君为政,在臣为事。”《说文解字》释云:“事,职也。”如《国语·鲁语》:“卿大夫佐之受事焉”;《荀子·大略》:“臣道知事”。又由职事而引申为任职事之各级官员,如《周礼·大司马》:“百官各象其事”,郑玄注云:“百官之属谓之事。”因此,“《春秋》,天子之事也”,意谓写作这本《春秋》,应是天子属下史官之职事。这是笔者与前贤时俊的第一个不同之处。
  孔子游说各国一无所遇,反鲁定居时身无一官半职,于是借王官失守之机作《春秋》。其时王官虽然失守,但也只是刚刚开始,因此在当时看孔子之作《春秋》,说轻一点,有越俎代庖之嫌;说重一点,则有“僭越”史官职权之过,惟其如此,.孔子才紧接着以“知我、罪我”之语抒发自己的感慨。
  ……
展开
目录
前言
论先秦时期原始婚姻形态在楚国的遗存
商周礼制与饮食礼俗考论
乡饮酒礼探析
楚墓的头向与葬式
论庄踽其人其事
楚国手工业技术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
孟子评孔子及其《春秋》
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
唐代的公验与过所
对吐鲁番所出四角萄役夫文书的考察
唐宋之际土地所有制关系中的国家干预问题
唐宋之际农民阶级内部构成的变动
关于北宋官田私田化政策的若干问题
两宋摊丁入亩趋势论析
从原始工业化进程看宋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西夏货币研究琐议
嘉靖初年大礼之争与皇权的强化
《圆圆曲》辨
章学诚《易教》、《书教》、《诗教》补说
释“震卦
“败绩”新释
也释“述往事,思来者
《贞观政要》的版本和佚文
唐代文本诠释学的实绩与基本阐释风格
社会学化:历史学的方向
政治社会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解读黄仁宇的“技术”、“道德”与“数目字管理”
史胆与史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