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541916
  • 作      者:
    方诗路, 王修龄撰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是对古本的整理研究,并附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修订本是在本社1981年版基础上,由方诗铭校注。《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写在竹简上的史书,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其原简早已散佚,由后人重编者称为今本,由后人从古书中辑录者称为古本。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二八一年)在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的一座古墓裹出土。这部史书书写在竹简上,被称为《竹书》;由于它按年编次,又被称为《纪年)。有时还冠上出土的地点,被称为《汲冢竹书》或《汲冢纪年》。一般称为《竹书纪年》。这座古墓出土了一批古书,《竹书纪年》仅是其中的一种。
  《竹书纪年》原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史事。周幽王以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以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二九九年)为止。
展开
精彩书摘
  夏纪
  案:《汉书.地理志》注:“臣瓒曰:《世本》禹都阳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阳翟也。”《礼记》正义所引本作“咸阳”,阮元校勘记引齐召南说“‘咸阳’当作‘阳城”’,据改。《存真》作“禹都阳城”。《辑校》作“居阳城”。《订补》云:“朱本正文作‘禹都阳城’,误引《世本》文,王氏改之,是。”《辑校》、《订补》似仅据《汉书》注,《续汉书》注所引明作“禹都阳城”。至臣瓒所云“《汲郡古文》亦云居之”,即承所引《世本》之“禹都阳城”而来,是《纪年》、《世本》之文本同,《礼记》正义谓“《世本》及《汲冢古文》并云‘禹都阳城”’,可证。《存真》本不误,《辑校》、《订补》似以不误为误。《礼记.缁衣》正义所引,《存真》、《辑校》、《订补》皆失收。又《订补》所引《路史.后纪》卷一二注,见本书附录。
  案:《存真》、<辑校》作“益干启位,启杀之”。《辑校》云:“《史通》《疑古篇》、《杂说篇》两引‘益为后启所诛’。”所引与《史通》原文不合。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潘寿言禹情”注:“言禹传位于益,终令启取之。”《战国策。燕策一》:“禹授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展开
目录
前言
序例
夏纪
殷纪
周纪
[附]五帝纪
晋纪
魏纪
[附一]无年世可系者
[附二]《存真》《辑校》《订补》等所引《纪年》存疑
[附三]《路史》所引《纪年》辑证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王国维)
卷上
卷下
引用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