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是儒家自孔子始的理想大道。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同世界、仁、礼、忠恕、孝悌等整体思想,都是中庸之道,儒家没有极端思想,儒家整体思想都是不偏不倚的,都是无过、无不及的。孟子说:“仲尼不为己甚者。”(《孟子·离娄》)不为己甚,就是不过激,就是中庸之道。
儒家讲人伦关系,无论是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还是说“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要之其精神皆在中和,友爱相亲,不是相仇、相敌对。
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何谓“一以贯之”?曾子的理解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的解释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论语·里仁集注》)对人对事,都要尽己,尽自己力所能及的来做。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为人谋要尽己之力,不尽力就是不忠。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能使臣以礼,臣就当尽己力以事君。这是尽己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子贡问日:‘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