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德纵然立论偏颇,但就“浮”字的呼读而言,却尽可探讨,五十多年前,黎锦熙、魏建功等编纂的《中华新韵》就认为“浮”可两读,既入模部,又入侯部。只是到了《现代汉语辞典》中,才规定它只能读fu,也就是只能入模韵,而与《中原音韵》趋于一致。但从杂剧剧本来看,这“浮”字的用法很见奇特,如元刊本《竹叶舟》第一折用鱼模韵[金盏儿]曲中以“浮”字叶韵。到了明刊本中,这“浮”字被改去了,元刊本作“帆挂海云浮”,明刊本作“帆挂海云孤”,因这“孤”字是道地的鱼模韵部字。此外,明刊本《货郎旦》第二折采用尤侯韵,[殿前欢]曲中出现以“浮”字叶韵现象。但格式古旧的明抄本《货郎旦》(它的底本或是元本)的[殿前欢]中却未见“浮”字出现。这种现象似说明,明本中不习惯把“浮”字作为鱼模韵部字使用。以上所说明刊本都是《元曲选》本,它的编纂者臧晋叔是南方人,但若要说即是他的改笔,也无确据。
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维护和推崇《中原音韵》,尊为“当时所遵字音之典型”。周德清把传统诗韵中属于尤部的“谋”字归入了鱼模韵部,沈氏也奉为圭臬,说:“‘谋’字,《中原》叶谟。”如果按照《汉语诗律学》中的归纳论述,这“谋”也属尤侯部的唇音字,当可入鱼模部,但《中原音韵》这种区分并不符合或者说并不完全符合元剧实际,如高文秀《双献头》第四折采用尤侯韵,就有用“谋”字作韵脚的现象,见该折[满庭芳]曲。此曲十句九韵,今也按韵脚用句号法,引录如下:
奉哥哥元戎帅首。着我山儿孔目,同去泰岳神州。又谁知草参亭上刚回后。早不见了泼贼淫囚。他两个笑吟吟成双作偶。背地里俏促促设计施谋。专等待来追究。便将他牢监固守。只落得尽场儿都做了鬼胡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