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照片:珍藏版.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7132922
  • 作      者:
    冯克力执行主编
  • 出 版 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一幢幢中西合璧的碉楼,历尽沧桑,见证着几代华侨海外创业的艰辛与辉煌……
  “文革”已过去了近30年,今天的人们对那个时代发生的事已经淡漠,但对我而言,回忆仍然是痛苦的……
  青年段祺瑞的经历,从其后人的口中娓娓道出,听来别有一番意味……
  民主革命先驱黄兴之子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本书通过一组组逼真的图片和饱含感情的文字为我们叙述一段段艰辛往事。看过这些老照片后,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历史的症结,中国社会的弊端,中华民族的命运……
  本书集取了百来张老照片,并配上朴实无华的文字叙述。通过这些平实记录的照片会让您了解到那特殊年代里所发生是一幕幕,让您油然而生的是对历史的震撼。只是照片中那些当年活生生的生灵无法重现,无法诉说,只能定格在那些黑黑白白的照片之中,又会让我们这些后人一次次地激动,一次次地从激动中转入沉思……
展开
精彩书摘
  民国期间的童子军组织是一种准军事组织,抗战烽火中许多少年从这里扛枪走上了战场。一些人在战场上成长起来,另一些人在战争中过早地夭折了。
  审视这组图片,你会得到一个印象:挺拔。这些少年军人在穷凶极恶的日寇面前,挺拔的就像一尊尊完美的雕塑。
  这种挺拔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节,这正是民族的刚强脊梁。
  战争,是个多么残酷的东西,它夺去了我们的家园,平静的生活,夺去了我们健壮的男人和温淑的女人,最后,又让我们失去了那么多的孩子。
  凝望这些烽火少年的身影,令人唏嘘,令人心痛,在面临亡国灭种的的绝境下,尚未成年的少年也披挂上阵,挺身御敌。这些被俘的抗日少年作为抗日英雄群体中的一员,将永垂史册。
  ——题记
  从军的“三毛”
  我少年时就读过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前几年还看过电影《三毛从军记》,本以为这不过是艺术创作,而这幅照片(图①)分明告诉我们,当年的“三毛”们以幼小的身躯挺身抗战并不是虚构,甚至不是罕见的个人行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有无数的“三毛”在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凑巧的是,这两位少年英雄正是在上海附近与日军作战而被捕的。也许,他们确实也有过张乐平先生笔下“三毛”的人生轨迹和遭遇。
  高一点的小战士是光头,口袋里鼓鼓囊囊的,不知装了什么东西。矮一点的小战士戴着军帽,我相信他取下帽子也会是个光头,因为他们都是“三毛”的从军兄弟。
  这名日本侵略军的指挥官叫浅间,虽然面对的是解除了武装的少年士兵,浅间仍然手把刀柄,一方面为震慑两位小战士,一方面也是出于职业军人下意识的防范。
  最小号的军装,他们穿上仍然显得肥大,裸露的双腿,细,黑,瘦,没有颤抖,也没有弯曲,小小的年纪,承担卫国的责任,令我这已为人父的中年人在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面对他们的时候,仍有一种莫名的心动。
展开
目录
西  言  几曾沉浮忆当年
——开平碉楼背后的故事
郑克中  北大“文革”二三事
段  殳  与先祖段祺瑞留学德国有关的几张照片
李南央  黄乃伯伯
邱崇禄  地质学家袁复礼的一幅老照片
勉  思  他多像个老父亲
樊建川  抗日少年
余  戈  品味胜利
刘道新  “亡国奴”的痛与血
巫加都  天各一方的家庭
徐义亨  永久的怀念
徐  明  父亲走过八十年
吕苏兰  父亲曾是外交官
广庄璘  我的母校
史耀增  河南难民的全家福
史占扬  昔日的天府农事和乡村风情
刘  浩  国宝归国记
冯克力  “绳子”与“镜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