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307273
  • 作      者:
    吴怀祺主编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周少川,1954年10月出生,广东省汕头市人。1982年、1985年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工作,在职期间获历史博士学位。现任该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史学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古籍目录学》、《中华典籍与传统文化》、《藏书与文化》、《陈垣年谱配图长编》(合作)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主要论述了4章的内容,分别是元代理学对史学思想的影响、元代史学的民族观、元代史学的世界性意识、元代史学的经世思潮。《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既相通,又有自己的个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王道德治的盛衰标准
    元代历史观所折射出来的理学色彩还有很突出的一面,就是以是否实行王道德治,作为治乱盛衰的历史标准。
    王道和德治是儒学古老的命题,旱在孔子时就提出“为政以德”[1]的政治构想,主张以道德标准作为政治统治的指导方针。从德治的要求出发,孔孟提倡推行“王道”,以德治国,以仁义治理天下。与王道相反,先秦法家提出了“霸道”的政治模式,即凭借威势,利用权术、刑法来达到统治的目的。王道、霸道的对立又与历史上的义、利之争互相联系。王霸和义利问题,在宋代有过激烈争论。北宋二程首先从理的角度上说明历史上王道、霸道的分别,南宋朱熹继承二程观点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三代以理与道治天下,人心合于仁义,因而是盛世;三代以后以法术治天下,人心为利欲所蔽,因而是衰世。当时的陈亮驳斥了朱熹的说法,他指出古今异道,今世不必法古,汉唐并非不如三代,并主张王霸兼用,义利并举。元代学者基本继承了朱熹的王道德治学说,在宋代史学总结“德政”治国、“礼义”兴邦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王道德治为标准考察历史的盛衰治乱,更为系统地阐述了王道德治对于治世兴邦的实质意义和重要作用。应该看到,元代史学思想的王道德治理论并不是对程朱理学的简单继承,它的思考与发展是与元代特定的社会环境有紧密联系的。
展开
目录
作者简介
题记
导言
第一节 元代史学的特点
第二节 元代史学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元代史学思想的研究及意义
第一章 元代理学对史学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理学北传及其与史学之关系
第二节 求历史治乱兴衰之理
第三节 心性之学在史学思想中的反映
第四节 经史关系论的新发展

第二章 元代史学的民族观
第一节 故国思绪与夷夏之辨
第二节 “用夏变夷”的历史思考
第三节 在正统之辨中冲决夷夏之防

第三章 元代史学的世界性意识
第一节 拓疆万里和域外史著述的增多
第二节 加强中外交通的历史观念

第四章 元代史学的经世思潮
第一节 元初对宋末空谈心性的反省
第二节 考核历代典制以济世
第三节 文献征实与历史借鉴
结语:元代史学思想的时代特征
本卷主要引用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