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史学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8057745
  • 作      者:
    蒙文通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史学史》是蒙文先生关于中国传统史学的集中论述,着重于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及其与当时各种学术思想的关系,在以梁启超、金毓黻等为代表的书目解题式研究之外另辟蹊径,自成一家之言。本版除收录《中国史学史》稿外,另收录多篇相关论文,其中有的系首次出版。蒙文通(1894-1968),原名尔达,四川盐亭人,现代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古史甄微》、《辑校李荣老子注》、《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经学抉原》等。
  这是第一部把历史学的发展,置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史这一广阔领域里进行考察的史学史。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对于我国古代史学的研究,虽然不断有论著发表,其中绝大多数是就某一史书、某一史家或某一史著体裁进行的研究。名之为史学史的专著,基本上是史学名著的介绍。蒙先生的这本著作,是一项没有先例的重要创举。
展开
精彩书摘
  周秦之际,百家竞鸣,至汉则定一尊于孔氏,此道术之由歧而之一。班固称:“尊其所辟,行其所知。”而鲁丕曰:“说经者传先师之言,非从己出,若规矩权衡之不可枉。”其拘固极于是欤!魏晋以来,家法之学废而异说大兴。故萧子显曰“江左儒门,参差互出”,非复株守师说之旧也。张思光曰:“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则几欲并孔子之席而夺之,尚何有于汉师之法?阮籍曰:“礼非为我设。”则已欲并名教而泯之,又何有于孔氏?此道术之由合而之歧。宇宙间固未有一息之不变,此理之恒,无足异者。乃小知浅见者流,以立异善变自矜,而迂固者又惕然忧之,岸然拒之,均之隘矣。是不知无时而不变者也。变汉儒之学者,始于刘表,大于王肃,而极于札预、王弼、范宁、徐邈。刘表在荆州,集綦毋问、宋衷、司马徽诸儒,为《五经章句后定》,是后反康成异汉说者,莫不渊源于荆州,而子雍其最也。杜预、韦昭而下,集解之风大倡,莫不检取众家之长,而定一是之说。专家之学启、,而异说纷起,江左以来,遂滔滔莫之能止。王弼、何晏,祖尚玄言,其源亦本于荆州之尚《太玄》,而名理之论张,
  视东汉名物训诂之学若土梗。清谈之风,遂被江左,《老》《易》大兴,儒术遂黜焉。何晏以圣人无喜怒哀乐,锺会等从而述之。辅嗣之论则曰:“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也。”其答裴徽之间则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为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则王氏论尚矣。虽唐之李翱、宋之程颢,何以加诸。流风所播,崇庄老,贱六经,又未必得王氏之旨也!然排儒家,贱礼义,其源尚不始于清谈之道家,杜恕言:“今学者师商韩而尚法术,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则始排儒学者法家也。荀或曰:“桓灵以来,政失于宽,袁绍以宽济宽,故不摄,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傅玄曰:“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则自崔宣、仲长统以来,已开崇法轻儒之渐,而极于丁仪、刘虞之先刑后礼论。汉代传统思想先已动摇。魏武之令曰:“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又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又曰:“今天下得无有高才异质、堪为将相,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举所知,勿有遗失。”则所以贱名检、轻礼义,自法家之说倡之,魏武持之,固不起自嵇阮道家之徒。自汉末以来,儒家之说已坠,异说以兴。始法家,次道家,言墨家者有鲁胜,言名家者有刘劭,管辖之于数术,华陀之于方技,阮武、姚信、锺繇、陈群之流,百家之说,莫不并起。技巧滋益,释道踵武,则思想之解放而为变古者极矣。文也,史也,靡不革新。于是马班抑坠,而干宝、孙盛巍然为五百年史例中兴。盖一切学术均变,而史学亦不得不变,哲学盛而史亦盛也。
展开
目录
序(蒙默)
中国史学史
绪言
第一章 晚周至汉
一 周代学术发展之三阶段
二 论《尚书》之传写与体例
三 晚周史学三系
四 东方前期文化与史学
五 晚周各派之历史哲学
六 鲁国史籍与诸国史籍
七 《左》、《国》莆萃之史料(原缺)
八 《世本》与《史记》
九 杂家学说与司马迁(原缺)
十 司马迁与班固(原缺)

第二章 六朝至唐
一 魏晋之学术与史学
二 史学与江左洁谈
三 史学与六代俪文
四 史学家之民族国家思想
五 史家之君臣观念
六 史例之进步
七 史体之发达
八 史识
九 南学、北学与古史学(原缺,用《汉以后有关古史之著作》补列于此)
十 北朝史学
十一 唐修《晋书》、五史与《汉书》学(原缺)
十二 刘知几与张太素(原缺)

第三章 中唐两宋
一 天宝后之文、哲学与史学
二 《五代史》、《唐书》之重修与新旧史学
三 《春秋》与史学(原缺)
四 孙甫与司马光
五 史底(原缺)
六 新学、洛学、蜀学与史学
七 南渡女婺史学源流与三派
八 义理派史学
九 经制派史学l
十 事功派史学
十一 金华文献之传(原缺)
十二 西蜀、江西之史学(原缺)
十三 三派末流与官修宋、辽、金、元各史(原缺)

第四章 明清(全章原缺)
一 正德、嘉靖以后之学术与史学
二 义理派之史学
三 考据派之史学
四 道、咸学术与史学再兴
五 欧亚交通与蒙古史及中亚史
六 近世史学之动向

附录
《天间本事》序
(宋略)存于<建康寅绿)考
评《学史散篇》
致柳翼谋(谙征)先生书
《宋史》叙言
跋《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
馆藏嘉靖汪刻《文心雕龙》校记书后
四库珍本《十先生奥论》读后记
跋华阳张君《叶水心研究》
从《采石瓜洲毙亮记》看宋代野史中的新闻报导
北宋变法之史料问题
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节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