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影视与影视鉴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618695
  • 作      者:
    钟友循,何宇宏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影视与影视鉴赏》结合中国当代影视艺术与文化的实际,比较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了影视与影视鉴赏的基本常识和原理、操作方法和技巧。全书分为四章,即:影视知识入门;影视鉴赏基础;影视文本解读;影视评论写作。其内容设置,力求做到理论性、科学性、思想性与知识性、启发性、实用性的有机统一;并尽量做到深人浅出,好读,好讲,好用,是一本较有特色的影视艺术与鉴赏的普及性读物,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和一般影视爱好者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审美水平特别是影视作品鉴赏与影视评论写作能力。
展开
精彩书摘
    无声电影。电影的发明是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结果,在光学、化学、声学、机械学等学科的发展中有了照明技术、胶片及洗印技术、留声机与放映机等设备,于是在这个世纪末催生了电影。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无声的默片时代,它绵延达三十余年口电影进入中国是在1905年,当时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
    有声电影。由于录音设备的完善,1927年,美国华纳公司拍摄了《爵士歌王》,虽然只是在片中加进了四支歌、部分对话和音乐伴奏,但它却标志着电影新时代的开始。电影从此由单一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综合艺术,音乐、音响和语盲都成为电影的创作元素,大大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有声片是1928年放映的<纽约之光》。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创作于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
    彩色电影。彩色胶片洗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电影艺术第二次革命的到来。虽然此前的黑白电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但人们对色彩的渴望依然强烈。早在1925年,爱森斯坦就在他著名的《战舰波将金号》中采用人工胶片上色的方法为战舰升起一面红旗。真正的彩色电影是1935年美国人拍摄的《浮华世界》,不过直到20世纪60年代,彩色片才开始在全球普及。安
    东尼奥尼于1964年拍摄的《红色沙漠》,由于色彩上的夸张和主观渲染而使色彩在影片中终于成为了一种富有表现力的创作元素。至此,构成电影艺术的三个基本要素——画面、声音、色彩已经全部具备,电影艺术进一步走向成熟。
    数码电影。这是以电脑动画技术的介人为标记的。当代电影越来越多地把摄影机无法实现的内容交给电脑来完成,创造时空再造的奇迹。于是就有了《阿甘正传》中主人公与已故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握手;《侏罗纪公园》中活灵活现的恐龙;《玩具总动员)则由1500个电脑制作的镜头完成。正如美国Digital Do-main数字影业公司总裁史蒂夫·范德雷克宣称的:数字技术进入电影产业,是21世纪最伟大的革命,也是继无声变有声、黑。白变彩色之后,电影业发生的第三次革命性变化,它将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电影理念。的确,电脑数字技术的辅佐,不仅使电影表现手段更丰富,艺术感召力更强,而且使电影真正成为了无所不能的艺术,成为了彻头彻尾的梦幻世界。电影艺术因此而显示出面向未来的无限生机。
    2.艺术 
    回眸电影的源头,我们首先应该记住的,是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12月28日下午,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售票公映电影,放映了《工厂大门》(婴儿午餐)《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取材于实际生活,几乎不含任何技巧的短片。放映时间大约20分钟,只有35位观众。 
    后来,电影史学家们把这一天确定为电影的诞生日。虽然摄影机的发明经历了众多科学家和发明家的长期实验和探索,但卢米埃尔兄弟的贡献是决定性的,是他们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制造出了集拍摄和放映于一体的“活动电影机”。 
    法国人乔治·梅里爱,为电影开辟出了另一番天地。他在巴黎郊区创建了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从而改变了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实景摄制方式;他还开创了“停机再拍”的摄影方法,这得 益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在一次现场拍摄中,摄影机出了故障,胶片被卡住了一秒钟,就在这一秒钟里,原本在镜头之中的一辆公 共马车驶出了镜头而被一辆灵车代替,于是,梅里爱在摄影机中 看到了魔幻般的画面——马车突然变成了灵车,他因此而大受启 发,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妙处;他还把照相技术中的方法运用到电 影的拍摄之中,发明了许多电影特技,如淡出、淡人、叠印、多次曝光等。因此,梅里爱又被称为电影“特技之父”,是他把电影由“活动照片”变成了“神奇的魔盒”。他拍摄的影片(月球旅行记) (1902)、 《鲁滨逊漂流记》 (1902)、 《天方夜谭》(1905)等都充满着神奇、诡谲的色彩。
    另一位值得记住的人物是埃德温·S·鲍特。他是电影史上较早运用剪辑来讲故事的人之一。他拍的只有8分钟的影片《火车大劫案》(1904),由于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电影剪辑的叙事潜能,而成为电影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影片还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故事片,创造了美国西部片的最初风格。
    真正使电影成为一门艺术的是美国导演D·W·格里菲斯。他在鲍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把前人已有的电影剪辑技巧变成精确有力的语富。他导演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成
    为世界电影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被作为电影艺术诞生的标志。他本人也被人们称为“电影之父”。
    正是的特、格里菲斯等人的创作经验促成了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形成及对世界电影影响深远的蒙太奇理论的诞生。
    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是查尔斯·卓别林。他那些精彩绝伦的幽默片即使在今天也依然让人激动不已。他以自己大胆夸张、极富个性的表演创造了“绅士流浪汉”夏尔洛的银幕形象,用以表现个人的命运与强权、与现代工业的冲突,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诙谐与智慧的天性。他的(淘金记》(1925)、(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年)等都是电影史上的精品。 
    
    法国诗电影。诗电影,顾名思义,就是将诗的特性引进电影创作中,让电影充满诗情、诗意、诗的节奏与韵律的电影样式。20世纪30年代发端于法国,至今仍被人们认为是最具法国特色的电影流派。
    法国诗电影继承了20年代先锋电影的创新和实验精神,并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影片中充满了诗意的对话、美妙的视觉影像、丰富的哲理暗示和深刻的思想剖析。雷内·克莱尔和让·维
    果被视为法国诗电影的先驱。前者导演了《巴黎屋檐下》(1930)、《百万法郎》(1931)等影片,后者的著名作品《操行,零分》(1933)表现了自己对童年寄宿学校生活的痛苦回忆,其中的“枕头大战”别开生面:一些穿着白衬衫的小学生,在自己的寝室里把枕头扯开抛向空中,随着枕头的散开,里面的羽毛满屋飞舞,再配合上高速摄影的运动,营造了一种“罕见的诗意”,并且非常成功地借画面宜泄了孩子们内心的积怨,很好地实践了诗电影的追求。
    法国诗电影的真正首领是电影导演让·雷诺阿。他是闻名于世的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儿子,像父亲一样,他对法兰西艺术也有着突出的贡献,最典型的就是创造出了一套诗意写实主义的电影手法。1939年拍摄的《游戏规则》是他最出色的电影。
    几乎同时,法国诗电影在遥远的俄罗斯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响应。并且成了俄罗斯电影区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电影总体风格的特点之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影视知识入门
第一节 电影与电视
一、电影
(一) 技术·艺术
(二) 流派·现状
二、电视
(一) 诞生·发展
(二) 棵索·前景
第二节 共性与差异
一、共性
(一) 真实·真切
(二) 动态·动感
(三) 综合,融合
二、差异
(一) 画面·语言
(二) 精荚,时效
(三) 篇幅·容量
第三节 影像与声音
一、影像
(一)景别·景深·镜别
(二)色彩·光影·构图
二、声音
(一)人声·音乐-音响
(二)同步·分离·对位
第四节 蒙太奇与长镜头
一、蒙太奇
(一)呈现·表现·创造
(二)叙事,表意。营构
二、长镜头
(一)定义·理论·贡献
(二)类别·功能·运用

第二章 影视鉴赏基础
第一节 目的与需求
一、快感
(一)生理刺激·感官愉悦
(二)心理满足·精神舒怡
二、美感
(一)动静相宜·音画和谐
(二)虚实相生·言意有机
第二节 本体与实体
一、本体
(一)影像·影戏·符码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