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4342890
  • 作      者:
    戴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丛书: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融合美学前沿学术思想,把电视剧的研究置于转型期社会文化特定的宏观背景与视野之中,对审美文化内涵、发展演变进行了历史梳理与总体分析,着眼于审美文化的当代性与实践性品格。中观层面对中国电视剧的当下思想文化语境与文化特征进行分析与把握,反思并探讨批评主体性的建构问题,并从文化社会学与审美思辩相结合的角度讨论当下中国电视剧的研究方法与模式,借助专题研究及特点作品的微观分析来实践《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丛书: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追求。全书力图从宏观文化视野、中观方法思路与微观具体分析的彼此结合,多层面多角度地把握中国电视剧的整体文化特征与审美品格。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批评建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审美文化成为中国美学界对当下文化状态进行总体把握的一种表述,也是美学话语突破经典形态,走出形而上思辨困境,致力于对当代文化发展格局作出阐释与说明的一种努力。尽管这一概念自出现始,就歧义丛生。它的提出本身也意味深长。但审美文化研究作为关学转型、批评转型的一种理论姿态、批评实践,去灼照、分析、把握当代文化实践,批判、提升当代文化现象与发展走向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审美文化研究与批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其一,它是一种理论与批评主张,是美学界面对当代文化转型所作出的理论调适与批评转型。大众文化的勃兴是当代独特的文化特征,美学界不可闭塞视听.而必须对变化了的文化格局、发展了的文化实践进行新的理论阐释与批评剖析。既是理论主张,就必然带有精英文化所追求的人文理想诉求与精神向度,就必然包含与当代文化这一知识对象进行对话、分析、批判与提升的主观意向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解剖客体的一种文化姿态与文化立场。这也就引中到它的第二个主要特征,审美文化研究/批评体现了一种批判中的建设性倾向,它充满超越精神,不以简单地赋予当代文化以合法性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对它的分析、批判与建构,文化症候研究与意识形态分析是其中重要的批评观念与研究方法。其三,审美文化研究/批评显示了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在方法论上的基本取向,即对90年代以来的文化研究过度注重艺术问题的外部文化研究进行一定的纠偏。对艺术现象的审美属性、本体特征进行内部把握,它追求审美考量与文化研究的综合与统一。
  将审美文化研究引入电视剧批评理论与实践中是近年来电视剧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学术与批评现象,也成为电视剧的一种新的批评实践。由于审美文化的当代性与实践性特征,如果单纯让这种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特别是如某些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者早就发现并警惕的,“审美文化研究大都停留在一些表面的现象,满足于把这些问题作为学术的时尚话题来讨论,热衷于谈论一些大而不当的感受、体会和设想,缺乏对研究对象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李世涛:《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引自张晶、周雪梅主编:《论审美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因此,注重微观的审美文化现象,考察创作实践中的文化特征与审美内涵及其具体指向,通过批评促进创作的良性健康发展,就使得审美文化从理论上的关学思想资源向具体的批评实践发生了切实的转换,也才能保证其真正地从理论的象牙塔中走出,从一种清谈式的理论思维操练与争鸣落实到对具体文化实践的批评与重建。在此,审美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批评理念与批评实践也就取得了一种内在的和谐贯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将审美文化研究引入电视剧批评领域,不仅是美学理论发展与具体批评实践的一种有益结合,同时与电视剧自身的大众文化特征也密切相关。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审美文化:理论资源与逻辑起点
第一节 西方审美文化的理论溯源:审美救赎与文化批判
第二节 中国审美文化的当代品格: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辨析

第二章 电视剧的文化语境分析
第一节 电视剧的思想文化环境与文化特征
一、社会——文化转型与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环境及其文化特征
第二节 电视剧的媒介政策环境与文化策略

第三章 批评主体考量
第一节 批评的反思与建构
第二节 批评的主体与主体间性
一、批评标准与价值观审视 
二、研究主体性考量

第四章 意义与方法
第一节 方法思辨
第二节 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考量
一、研究模式与方法概说 
二、类型的意义
三、心理学视角
专题研究 

第五章 审美本体研究
第一节 人物分析理论
第二节 叙事本体分析
一、影像特色分析
二、情节说与戏剧冲突论
三、叙事的陌生化与互文性
个案分析

第六章 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文化症候分析
第二节 女性主义审视
个案分析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