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经济状况的变化导致了电影不再像光盘、娱乐场所、收录机、因特网、有线电视、汽水饮料等产品一样,成为其他产品的附属品。新旧体系的不同显然不是体现于对利润的追求,而这种追求经常是作为美国大工业电影的特征;也不是影片质量的问题,而是电影的地位问题,因为影片公司在旧体系下已经生产了大量的平庸电影,甚至是垃圾电影。在过去,电影公司控制着影片的生产,为了实现影片利润的增值,可以使得电影的生产能像别的东西一样可以多国化协作。换句话说,直到60年代末期,影片公司只生产电影,而实质上那些电影只是艺术电影。在新体制下,影片公司制作了那些成品或半成品电影,但它们的本质在严格意义上是经济化的,它们这种影片的生产完全是偶然的,这一点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符。当代好莱坞电影艺术特征表现出来的这种偶然性使我们理解到了它们的不稳定性:它们不再适应电影本身的要求,因此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如果电影没有其本质的东西,如果它不再是出于电影的需要,那么它就会从本身的真实性中被清理出来;为了不再成为一种纯粹的支撑物,于是它终止了影片的“存在世界”。
因此,问题不在于减少大众化电影生产。正如沃尔特·本杰明(Walter Benjamin)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的,所有电影实质上都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的。根据本杰明的观点,“经典的”艺术著作是可以再造的,但它以一种原始的、惟一的形式而存在,并且是由某一或某些作者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创作的。在这种形式下,宗教本源赋予了它一个近乎神秘的光环,使它远离公众且遥不可及。相反,现代艺术的本质,如摄影或电影,就是要制作一些无本源的作品,并且它们只存在于复制的形式中,因此意味着系列制作的可能性,并且越来越贴近大众。这种贴近和方便创造了现代作品,换句话说,对于关注它们的人来说,是一些既没有独特性,又没有激进性的作品。那些被本杰明当作是现代性艺术的典范电影,通过借助影片制作技术的条件,完美地存在于没有“气氛”的艺术环境中。因为人们只关注电影的发行量,因为它们意味着大众艺术的需要,为的是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有些发行量较小的个人电影也深受大众的欢迎,因为它们以可再制作的形式而存在,并如那些大制作的影片一样,可以进行后续制作。电影,正如现代艺术一样,有必要使它们适应大众消费,在强调这个完全反动的、拒绝直接适应大众艺术的特征方面,本杰明没有提出任何批评,因为这就是电影的现状。
当代美国电影工业的问题不在于作为大众消费的电影,因为它与电影是不可分的,简单地说就是不再独有,不再贫乏,主要是本质上的中肯贴切。①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不再将观众定位在专家的立场上,不与专业的批评混同:鉴定书能很简单地带来一种评价、欣赏、观点并可能是争论。如果好莱坞电影的标准不再或不必要以这种鉴定书来衡量,那就是因为它把观众的标准定位为瞬间感觉,不受电影形式的制约。如果一部电影从艺术意义上讲不是电影形式,这并不是因为它是消费产品,而是因为它是瞬间感觉的产品,就像苏打水、冰淇淋和其他甜食一样。人们意识到在这种体制下的困难,但对于导演、演员、编剧,甚至制片人来说都倾向于绕过专业的批评来进行创作,也就是说这种影片只是“像”电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