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审美教育的需要,我们精选了300首中外优秀艺术歌曲奉献给读者。
编选的原则,首先考虑到审美教育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注重有利于审美思维的拓展,既注意艺术歌曲的经典性与代表性,又考虑到有利于音乐艺术园地的百花齐放。歌曲的抒情性与可唱性是第一性的,对于正在探索的、以现代手法创编的新歌曲,只试选了少数作品,以飨喜爱它们的读者。
民歌是民族的历史音阵,民歌是人民心弦的律动。许多优秀的曲作,都缘于民歌的哺育;许多改编的优秀民歌,已经成为非常精湛的艺术歌曲,我们在编选中,十分注意了这个重要的根本。书中还选入了少量以艺术歌曲或民歌改编的全唱作品,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展开
(一)
过去,在中外专业圈中所言的“艺术歌曲”(Lied或Art song),系泛指欧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采用钢琴为伴奏乐器的小型的室内演唱的声乐独唱曲。它有别于粉墨登场、大型的管弦齐鸣的歌剧咏叹调(Aria)或宣叙调(Reeifafire)。十八世纪末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启迪下,艺术家们沿着人性超越理性,情感超越形式的新途径,自觉和不自觉地逐步摆脱了神父和统治者的桎梏,日益成为广大的民众心声的代言人,精心地将诗歌和音乐糅为一体,于是欧洲声乐作品出现了介于传统民歌和抒情歌曲之间的一种新形式,这类作品就是后来欧洲音乐史上称之为“艺术歌曲”的新的音乐品种。它与歌剧齐名,成为声乐艺术殿堂中的两大支柱。其主要的代表人物舒伯特(F.P.Schubert,1797—1828)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他短短一生中创作了千余首作品,已正式出版的有600余首。
当时形成的艺术歌曲,有如下特点:
第一,歌曲主旋律与钢琴伴奏如红花绿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第二,歌曲的抒情性胜于戏剧性,但并不排斥戏剧性。如舒伯特的《魔王》一曲中,就有三个人物出现。第三,歌曲的可唱性和可听性较强。第四,歌曲的创作以诗的结构来确定其曲式;演唱用调,可视演唱者的音域、声部而调整。第五,曲作家可就一个中心思想,选择不同诗人的诗,谱写连曲,如舒伯特的《冬之旅》等三个套曲,就是从不同诗人的诗作中取材谱写而成的。而舒曼(R.A.Schuman,1810—1856)的《诗人之恋》(DichterLieb)、《妇女爱情与生活》(Fauliebe und lieben),则是用一个作家的一组诗谱写而成的。
德、奥的艺术歌曲,兴起较早。乐圣贝多芬(Beethoven,1770—1827),虽处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过渡时期,但也曾留下一些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艺术歌曲,如《阿得拉伊得》、《在这幽暗的坟墓里》,这两首歌曲思绪虽然极不相同,但作曲家的心灵中,同样充满着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憎恶及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深厚感情。舒曼的作品中,也流露出这种激情。后来的勃拉姆斯(Brahms,1833—1897)的创作,十分接近舒曼,其著名的《徒然的小夜曲》,写得很风趣,而四首《庄严曲》则十分富于哲理性。德奥艺术歌曲的后继者沃尔夫(H.Wolf,1860—1903),发展了艺术歌曲,其音乐语言很有弹性,他认为:“声乐作品是人与钢琴的歌。”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曾经受到德奥艺术歌曲影响的古诺(Gonond,1818—1893),谱写了100多首艺术歌曲,情感细腻,作品中法国的文化色彩十分鲜明。 后来的福列(Foure,1845—1924),则把魏伦的辛酸诗篇,变成柔情绵绵、充满着法兰西气息的艺术歌曲。在波西米亚等地区,同样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斯美塔纳(Smetana,1824—1884)和德沃夏克(A.Dvorak,1841—1904)都写过一些具有艺术歌曲创作特点而又具有地区特色的作品,为世人所钟爱。北欧方面,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E.Grieg,1843—1907)的艺术歌曲,既抒情又细膩,他为戏剧家易卜生的《皮尔金特》一剧所写的插曲《索尔维格之歌》,至今仍是艺术歌曲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