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130223
  • 作      者:
    许倬云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许倬云,把严谨、精深的学术内容,能阐释得举重若经,又能叙述得深入浅出,非大学者不能为。许倬云这位享誉国际的著名历史学家,就是这样一位学贯中西历史、识跨不同学科的大学者。<br>  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自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先后执教于我国台湾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讲座教授,1986年,他荣任为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许倬云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国文化史、社会史和中国上古史等领域有精深造诣,同时也娴熟西方历史,更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编》、《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近40部专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百年蹒跚”为结束。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等。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但摆脱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也着重于庶民观点及大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宽广,实为相关著作中所仅见。<br>  《万古江河》是许倬云毕生智慧的结晶,也是他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创新诠释!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後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最后,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百年蹒跚」为结束。《万古江河》近27万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动等,字里行间既有高空鸟瞰式的宏观洞见,又有具体日常生活的细微描写。
展开
精彩书评
  作者受梁启超《中国史叙论》启示,将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作中国文化圈不断扩张的过程,分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世界的中国以及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浪潮的蹒跚历程。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的宏阔视野、纯熟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对于一般读者阅读习惯的照顾,使得这本摆脱帝王将相的中国通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br>  ——中华读书报
展开
精彩书摘
  以沙漠草原为主的草原文化<br>  先从北边说起:蒙古地区横跨中国的北方,草原上的牧人逐水草而居;<br>  而东北地区,有大河和密集的大树林,那里的居民靠渔猎维生。草原牧人与<br>  东北森林居民是最早接触和交流的族群,他们的生活习惯有不同处,也有相<br>  同处,不同处是森林居民比较定居,相同处是他们都靠牧、猎维生,都能跨<br>  马作战驰骋千里,攻伐其他地区的居民。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之一,就是北<br>  边的牧人和猎人,会时时因粮食不足而南向侵犯农业地带。农牧的分界线,<br>  即是长城所经之处。自古以来,牧人、猎人与农夫之间,沿着长城线往来拉<br>  锯,贸易与战争都在此进行。<br>  两条大河,两个文化区<br>  中国的农业地带应划分成两个地区:一是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和黄土平<br>  原;一是长江流经的长江中下游。黄河、长江都源自青海的巴颜喀喇山,起<br>  源地相差不过几十里,但两条河流在中游地段,一向南一向北,跨度极大。<br>  它们的跨度,象征了中国本部历史的多元发展。最后,黄河、长江分别流入<br>  黄海、东海。这两条大河,一是黄色,一是绿色,正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自<br>  然生态环境。<br>  黄土平原上的居民,背向青天脸向地,艰苦求生,每一份粮食都是靠自<br>  己的汗水换来的。土地要经过耕耘成为熟地,双手上的厚茧缝里充满了黄土<br>  ,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他们吃苦耐劳、安土重迁,心态<br>  比较保守。但他们在南方长江流域的邻居就不一样了。长江经过高山以后,<br>  流入丘陵,穿过四川的峡谷,奔向有着湖泊和小河流的大平原。丘陵山林里<br>  有足够的粮食,湖泊和河流旁有许多肥沃的土地,所以这个地区居民的生活<br>  是快乐的,心态是活泼的,他们愿意变动,也不在乎变动。他们的歌唱有如<br>  树林里的清风和溪谷里的流水。<br>  北方的黄河文化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安命的儒家;在南方,出现的却<br>  是多思辨,甚至是辩证式的老子和庄子,对宇宙充满了问题。从新石器时代<br>  开始,圆圆的曲线一直都是南中国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而言,黄河<br>  流域的艺术表现形式却是正方、正圆、正三角,极为厚重。<br>  这两个文化区之间,只有一些像秦岭和伏牛山不算很高的山,并且有许<br>  多通道相通,所以黄土的中国和长江的中国,虽似隔离,却能持续不断地交<br>  流、冲突,相互刺激,终于并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地区。黄土中国和长江<br>  中国,一硬一软、一方一圆、一绝对一相对,这两条路线的交织,使得中国<br>  思想既能谨守原则,又能应付时代的变化。正如北方的石刻和南方后来发展<br>  的水墨画,既有具体的写实,也有抽象的写意,相互交织成既复杂又丰富的<br>  艺术传统。
展开
目录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br>第1节 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br>第2节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br>第3节 农业与聚落<br>第4节 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br>第5节 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br>第6节 复杂社会的出现<br>第7节 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br><br>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3世纪)<br>第1节 进入青铜时代<br>第2节 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br>第3节 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br>第4节 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br>第5节 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br>第6节 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br>第7节 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br>第8节 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br>第9节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br><br>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br>第1节 普世国家体制<br>第2节 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br>第3节 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br>第4节 民间的信仰<br>第5节 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br>第6节 走向南方<br>第7节 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br>第8节 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br>第9节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br><br>东亚的中国(公元2世纪--公元10世纪)<br>第1节 秦汉帝国的崩解<br>第2节 中国与周边民族<br>第3节 佛教的影响<br>第4节 文学与艺术<br>第5节 天文、数学与医药<br>第6节 中古的衣食住行<br>第7节 经济形态的转变<br>第8节 民族关系<br>第9节 中国对外关系<br>第10节 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br><br>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公元10世纪--公元15世纪)<br>第1节 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囝体制<br>第2节 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br>第3节 东亚经济圈的形成<br>第4节 经济与多元网络<br>第5节 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br>第6节 思想的多元与整合<br>第7节 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br>第8节 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br>第9节 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br><br>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公元15世纪--公元17世纪)<br>第1节 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br>第2节 人口与生活资源<br>第3节 大海波涛<br>第4节 第一波西潮<br>第5节 明代的工业<br>第6节 明代的市场经济<br>第7节 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br>第8节 明代思想的转变<br>第9节 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br>第10节 明朝时的台湾<br><br>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公元17世纪--公元19世纪中叶)<br>第1节 清帝国的性质<br>第2节 台湾的开发文化冲突问题<br>第3节 清初民族与<br>第4节 清代学术风气<br>第5节 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br>第6节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br>第7节 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br>第8节 中国与西方<br>第9节 通俗文化<br>第10节 当时的欧洲<br><br>百年蹒跚(公元19世纪中叶--公元20世纪中叶)<br>第1节 内忧与外患<br>第2节 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br>第3节 教育制度的改变<br>第4节 近代中国的武化观象<br>第5节 都会文化的勃兴<br>第6节 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br>第7节 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br>第8节 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br>第9节 台湾百年的变化<br>后言<br>图表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