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史前古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5134718
  • 作      者:
    马世之著
  • 出 版 社 :
    湖北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原始人群聚集生活开始后,尝试用树枝、泥土、石头等原始材料来构筑生存空间,建筑活动开始了。在进一步的演化发展中产生了城市,城市是人类高效的聚集形态。中国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形制,作为社会体制的空间体现,具有显明的东方特征,是世界城市史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城市是农业社会的城市,是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市。中国古代建筑受宗教、礼仪的影响,受儒家思想的制约,有严格的等级性。王城之内,宫城居中,前朝后市,早在周代,已有都城“营国制度”。中央政权统治和管辖着地方行政,控制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在黄河、长江流域逐渐形成了以行政体系为主的城镇体系。在汉民族文化的强大影响下,少数民族城镇仍然保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必然依托区域政治、经济特点和文化特点,且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丰富的城市形态遍布于全中国,并不断地延续其生命力。虽然它们有的被战争破坏,被自然灾害所湮灭,但对于它们的发掘和研究仍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生命力延续的象征。中国的城市选址注重依托水系,水系依托大江大湖,江湖依托自然生灵,自然生灵的生存离不开古代的自然生态。虽然经过了几次大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但中国城市始终存在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城市历史形态和形象特点,始终得以保持,那些壮丽的城墙、城门、城楼、护城河等构成了城市的坚不可摧的军事防御性建筑形象。
展开
精彩书摘
    孟庄龙山文化城址位于辉县百泉河滨,百泉河古称洪水(共水)。考古发现孟庄古城被洪水冲毁的时间为龙山文化晚期,基本上相当于共工治水的时期。气象学研究表明,中原地区在距今5000~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正是降雨量较多的时期‘17]。天体运动对于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变迁影响极大,距今4000年前后至夏商周三代我国曾发生三次九星地心会聚事件,并由此引发了三次剧烈的降温事件。这三次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公元前2133年,前1953年和前1774年。“距今4000年前后的三次九星地心会聚事件,地心张角都小于700,尤其后两次的地心张角都不超过470,可招致‘灾害群发’现象,其中的洪水事件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曾有多条记载,如《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淮南子·本经》:‘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尧、舜、禹三代因为有所谓‘禅让’故事,一般认为相隔不远,他们的时代约处于距今4200~3900年前,若此,则正与上述‘灾害群发’的时间吻合。……洪水事件与黄河下游的泛滥改道有必然联系。……在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下游正有~次重大的南北改道--从流经苏北平原人海改道横穿河北平原中部注入渤海”[18]。由于黄河改道,淇、共诸水才能汇入黄河。当时灾害频仍,“唐朝立国的公元前2246-前2174年期间,经历了前2220~前2211年的中国六十年灾害周期,此时帝尧命大鲧治水,四年之后的前2207年则为百年灾害期,此灾甚烈,鲧治水的昔日工程经不起这次水灾的严重考验,于是便成为被治罪的把柄。公元前2173年虞朝建立,前2159年九星联珠,从而导致前2160年至前2158年灾害发生期,虞朝舜帝命禹治水当为前2158年,其后前2150年至前2141年又为六十年灾害周期发生年段,舜帝又命禹治水”[19]。古天文学、气候气象学和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比较一致,表明距今4000年前,大体上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中原地区曾经发生过洪水灾害,共工、鲧、禹等人都曾参与了抗洪治水斗争,共工氏虽“欲壅防百川”,但并没有能够制止水患,保护好其最高权力中心,孟庄龙山文化城址就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被洪水湮没的。
    襄汾陶寺陶寺古城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汾河与塔儿山之间,是一座陶寺文化城址。从其地望和年代来看,同帝尧陶唐氏之间可能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古代文献记载尧之居地的,最早为《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云:“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杜预注:“唐虞及夏同都冀州。”《淮南子·坠形训》高诱注:“冀,尧都冀州,冀为天下之号也。”“冀州”即《禹贡》所说的冀州,其范围,《史记·夏本纪·集解》引郑玄日:“两河间日冀州。”《尚书·尧典·正义》日:“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境也。”《尔雅·释地》谓:“两河间日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汉书·地理志》日:“黑水、西河惟雍州。”颜师古注:“西据黑水,东距西河。西河即龙门之河也,在冀州西,故日西河。”西河之东的今山西省西南部,也称“河东”。《史记·货殖列传》云:“昔唐人都河东。”《汉书·地理志》日:“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铙,本唐尧所居。”从上可知,冀州之范围大约在今山西省境内,包括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带。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城的起源
第一节 中国史前古城所在地域的生态带与文化区
第二节 从村落到城邑的聚落演进轨迹

第二章 中原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 郑州西山
第二节 安阳后岗
第三节 辉县孟庄
第四节 淮阳平粮台
第五节 登封王城岗
第六节 新密古城寨
第七节 郾城郝家台
第八节 襄汾陶寺
第九节 中原区域小结

第三章 海岱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 滕州西康留
第二节 阳谷王家庄
第三节 五蓬丹土
第四节 章丘城子崖
第五节 临淄田旺
第六节 邹平丁公
第七节 寿光边线王
第八节 滕州尤楼
第九节 茌平教场铺古城群
第十节 阳谷景阳岗古城群

第十一节 连云港藤花落
第十二节 海岱区域小结

第四章 江汉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 澧县城头山
第二节 澧县鸡叫城
第三节 天门石家河
第四节 荆州阴湘城
第五节 石首走马岭
第六节 荆门马家院
第七节 公安鸡鸣城
第八节 应城门板湾
第九节 江汉区域小结

第五章 江浙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 余杭莫角山
第二节 良渚文化城址与“土筑金字塔”

第六章 巴蜀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 新津宝墩
第二节 都江堰芒城
第三节 温江鱼凫村
第四节 郫县三道堰
第五节 崇州双河与紫竹
第六节 巴蜀区域小结

第七章 河套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 岱海周围石城群
第二节 大青山南麓石城群
第三节 南下黄河沿岸石城群
第四节 河套地区小结

第八章 中国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第一节 中原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第二节 海岱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第三节 江汉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第四节 江浙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绪论
……
第九章 史前古城在文蛤起源过程中的作用
第十章 中国史前古城的特征与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