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67568X
  • 作      者:
    刘沛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沛,1952年5月生于上海。现任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责任教授、艺术学硕士点学科负责人。1982和1987年分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本科和教学与课程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88年受联合国资助,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修音乐教育、音乐心理。1982年起,在西北师大任教。1993-2000年承担湛江师院艺术系的筹建工作并任系主任。多年来,致力于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研究,涉及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国际比较、课程理论、教师教育、测量评价、多元文化、心理生理与神经学、研究方法等范畴。在历史考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非学科课程的概念,归纳了非学科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属性、特征和功能,并相应地为音乐教师教育设计了基于学生主体的自激自控发展标准,以及在标准指导下,用“像册”式自我评价作为元认知过程的“动力学习”范式。曾参与全国教育科学“七五”、“八五”、“九五”规划课题的研究,现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课题“音乐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维度研究及学生主体参与的综合艺术课程”研究。在《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年鉴》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译文100多篇;出版著作《美国音乐教育概况》、译著《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等。先后获广东省优秀教师特等奖、广东省优秀音乐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奖励。其事迹被收入剑桥《国际名人辞典》。现为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副理事长、美国音乐教育家全国大会和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音乐学院丛书: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选编了笔者撰写发表的一些论文和研究报告,按照音乐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基本研究范畴,由六部分组成,包括:音乐教育教育及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及课程与教学实睛研究;音乐教育的认知与发展心理探讨;音乐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音乐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音乐教育及心理的研究方法;
  从20多年前投入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的学习、教学和研究以来,笔者的一贯想法,是为音乐教育学的知识积累,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同行,基础教育改革一线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对音乐教育感兴趣的教育界其他同行,提供一些这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方面的参考材料。出于这种想法,收入本书的内容覆盖了音乐教育学的主要范畴。就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和音乐、艺术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而言,本书可以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或参考资源,用于音乐教育学研究、音乐教育概论、音乐教学理论、音乐教学法研究等课程;对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和教研人员,以及对音乐教育感兴趣的教育界其他同行,本书也可以提供必要的视野和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课程观念和课程实践范式
  在学校教育发展史上,课程是古今中外教育学关注最多的问题。随着社会形态和社会需求的变迁以及不同教育思想影响下的不同教育实践的发展,学校课程自古到今已积累成为一些不同的类别。根据笔者对课程发展史上这些不同类别课程的理解,本文试将几种主要的课程观念和课程实践概括为以下范式示之(图1):
  这个课程范式图,包含三个层面的课程类别连续体:
  第一个层面,是由学科课程和非学科课程构成的连续体;
  第二个层面,是由与学科课程相联系的四种分支形态(分科课程、科目本位课程、封闭课程、显性课程)和与之相对的非学科课程的四种分支形态(综合课程、儿童本位课程或活动课程、开放课程、隐性课程)构成的连续体。
  第三个层面,是构成上述连续体的两极形态的课程的特征连续体。
  课程的历史沿革二例
  前述各课程类别连续体,是在教育发展史中,在社会需求和不同的教育思潮影响下产生的。
  沿革之一:从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
  学校课程自产生之日起,其主流形态便是以分科面目呈示的学科课程。
  西周的国学有六艺一一礼、乐、射、御、书、数一一五礼、六乐、五射、六书、九数。六艺是中国奴隶社会学校课程的核心,除六艺外,还有六仪、三德等。
  到了封建社会,中国学校课程基本是承袭孔子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教人的思路,四书五经是教育的主体课程。在西欧的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教育中,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七艺,即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到了19世纪,欧洲的大工业生产、商业和航海发展,科学知识增多,门类不断分化,社会需求的知识面扩大,学校课程也进一步拓展。英国的斯宾塞和德国的赫尔巴特都对学校课程做过描述和概括,并为19、20世纪学校教育广泛接受。前者出于功利主义观点,提出教育是个人完满生活的准备;后者认为课程的基础应依据人类的六类兴趣。斯宾塞的功利课程清单是以人类活动的需要为基础的:(1)直接保全自己和健康:生理学、卫生学、游戏、运动、体操;(2)间接保全自己的生活必需:逻辑、算术、几何、机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3)教养子女: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
展开
目录
前言
音乐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关于高师音乐教育的思考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
音乐学(师范类)专业能力——素质本位的学生主体性——形成性自激自控发展标准与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评价与素质教育的悖论及评价的换代方案——音乐专业的“相册”式评价和动力学习范式
高等音乐教师教育模式探索中的两个观念——“一体两翼一网”结构和“非学科课程”
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及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
音乐教育的目标
世界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学
脑科学:21世纪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基石——围绕“莫扎特效应”的科学研究和展望
神经音乐学及其研究切入点的动议
早期学习和游戏理论与早期音乐经验的信仰——对婴幼儿潜能和音乐教育年龄下移的再认识
基于超链接以音乐为核心的综合课程——综合音乐课程的技术和思想平台及研制模型
音乐教育的非本体和本体价值的观点——对西方音乐教育观点的梳理之一及其评说
音乐教育的文化、实践和功能价值的观点——音乐教育价值观点的融合及多维度逻辑起点及价值建构(附:保罗·哈克著,刘沛译:走向功能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认知与发展心理探讨
从“零点计划”和多元智力理论到音乐教育的观念更新——音乐教育的认知主义观点
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的探讨——音乐认知发展的实证研究
音乐学习心理四则
音乐课程研制的认知心理观点
音乐成就测量与评价的认知主义方向
音乐与儿童智慧及儿童发展——国外有关研究述评
音乐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当代美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世纪末的美国音乐教育改革述评
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战略——《豪斯赖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
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教育改革中音乐课程和教材的国际比较研究
比较音乐教学梗概
音乐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近代音乐心理学概貌
实验音乐心理学百年历史与发展趋势鸟瞰
音乐教育及心理的研究方法
音乐心理和行为的测量与评价概说
音乐情感行为的研究方法
对西方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的批判评
音乐心理测量和统计的两种新技术——实时测量和元分析的运用
斯奈德·纳斯音乐成就测验介绍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