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元代工艺美术史的专著,内容涉及元代经济、文化、宫廷生活、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历史文献、考古书目和注释资料。仅以注释和引用的参考书目为例,作者就为此费尽心力,跑遍了北京各大图书馆。共写出注释734条,引用古今中外蒙古史、元史及考古学等图书期刊200余种。其中,有许多图书早已成为孤本和善本,如果不是作者把它们及时、准确地摘录和发表出来,世人很难知其内容。本书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元朝的文化,艺术,生活,实在是近年来难得的好书。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丰富多彩的一个时代,蒙古、伊斯兰、高丽、汉和藏传佛教、欧洲基督教等文化并存,互相影响、交流,出现了十分繁荣的历史局面。因此,元代的工艺美术是在各民族文化大交流背景下产生下的结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但其中对元代工艺美术影响最深刻的仍然是蒙古、伊斯兰与汉文化。蒙古族以骑射兴起于漠北,其统治集团十分珍视自己的传统,由其所建的四大汉国,互相影响,在服饰、宴会制度上,都保留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其对青、白二色的喜爱,使大量蓝色、白色的工艺应运而生,如毛制品、丝制品、青花瓷器等产品。在蒙古史中,征服中亚伊斯兰教国家是一重大事件。从此,蒙古皇帝兼有西域广大地区君主的名义,中西交流广泛而频繁。在大批的东迁穆斯林中,包含有众多的工匠,他们在元代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伊斯兰文明的审美观,对蒙古贵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依靠回回工匠生产的"纳石失"(西域织金锦),带错金花纹的镔铁器等。 元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正统王朝,被统治的人民大部分是汉族。为了巩固元朝的统治,蒙古皇帝必须推行"汉法"。作者在书中阐述道:早在蒙古伐金时,就有许多汉族工匠来到和林(在今蒙古国),他们精湛的工艺令当时在和林的欧洲人为之倾倒。元朝定都北京后,汉族工匠生产的工艺美术品占据了主流地位。 在书中,作者还多次强调:元代的工艺美术品并不是粗糙草率的,而是颇为精美的,其水平是很高的。蒙古贵族对于手工艺品有一种天然的喜爱,因此,他们征战所到之处,都要掠走大批工匠,聚敛众多的工艺美术品。在元代,政府集中使用着大批来自欧亚的优秀工匠,垄断着精良的生产原料,在各地设置许多官府作坊,进行着大规模的生产。因此,元代官府作坊的工艺美术产品可谓量大质优,把中西文化融于一炉,它对民间生产的工艺美术品,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作者翔实、严谨的论述有力反驳了学术界曾一度盛行的否定元代工艺美术的观点。
展开
探究元代的工艺美术,我是从1982年春攻读硕士学位开始的,迄今,发表的议论文字大半以它为题。本书的基础是我1984年7月17日答辩通过的硕士论文——《元代的工艺美术》,这次修改前后用去约半年的时间。
论文是在庞薰琹、田自秉、王家树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写作中,先后请益的老师还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叶喆民、黄能馥,北京故宫博物院冯先铭、陈娟娟、周南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陈高华等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安士伟阿訇等。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庞熏琹、雷圭元、吴劳、奚静之、陈高华五位老师组成,答辩会上,常莎娜老师也提出了修改意见。田自秉师和陈高华师又为论文写了学术评语。此外,在当年的写作或今日的修改中,施向东、李庆西、陈莎莎三学长给我很大帮助。谨此向各位老师及学长深致谢忱。
我是庞薰琹老师最后的研究生,也是庞师惟一从事理论工作的研究生。论文写作期间,庞师已患重病,但仍对我关怀备至,不仅细读了文章的几稿,还在女儿庞绮的搀扶下,颤颤地到校辅导,参加答辩,答辩会上,竟做了长篇发言,有勉励,有批评,关心爱护,语重心长。1985年春,庞师就辞世了。13年过去,在我修改这书时,庞师的教诲言犹在耳,神态宛在眼前,因此,也愿将这书当做对庞师的一个纪念。受惠庞师的绝非我一人,还有更多的人对他特别
怀念,因为,他真正把身和心交给了工艺美术教育,只管奉献,不计索取,这样的老师以前不多,现在更少。当我和同学在一起,总希望不要愧对了庞师的榜样。
工艺美术研究至今还太薄弱,学校里,一般的做法是艺术分析,学校外,则通常在比对考古、文物资料。工艺美术是为人制作的,毕竟不是纯朴的艺术作品或物质现象,故艺术分析再深入、再恰切,考古学再博大、再严谨,也无法借以说明工艺美术史的所有问题。我热望能以实物为中心,用历史文献解说实物,填充现有实物的空缺,尽力复原古代工艺美术“人”的因素,阐释若干名词的真义。在此基础上,试图讲清一个时代有什么;遇有可能,再说明一些重要的现象为什么发生在此时,而非彼时;它们何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这是目标,至于达到与否,评判只该来自读者,我盼望着严厉的批评,因为它不唯惠及个人,还有益深入研究。
书中,对前辈、时贤的成果参考、引用多多,尽管已随文注出,但对他们,仍应表达由衷的感谢,对其研究,仍应表达诚挚的敬意,一定要说的是,刘新园先生的出色研究,对我启发尤多。我特别感激陈高华师,在我元代问题的摸索中,得自他的鼓励最多,帮助最大。
本书内容已经悖时,主题更加偏僻,但辽宁教育出版社仍慨允承办,在商风鼓荡的今日,出版社诸公的热诚和勇气真令人钦敬不已。书稿的出版联络,全仗葛兆光兄、冯统一兄之力,这是我衷心感谢的。
我极其怀恋写作硕士论文时的生活。那时,虽不宽裕,但不拮据:虽然忙碌,但绝少干扰;虽然无知,但是努力;尽管借住的办公室憋闷、吵闹,可是终日不用烧菜造饭,不必为冬日取暖、夏季漏雨奔竞。那已在十多年前了,那时,我还年轻。
尚 刚
一九九八年一月,苦寒之日于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