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世介乎于规律与自由,感性于理性之间的创作活动。但是,书法艺术必须要建立在圆熟的笔墨技巧和深厚的传统功力之上,才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而入神逸之境。一切艺术都应该以高度的技巧为基础,以丰富的情感为归宿,本末不可倒置。本书作为一本字帖,正而不板,易于临摹,是一本寓通俗与高雅的普及性字帖,也是一本诱导初学者深入学习的过渡性字帖。
有人说隶书创体者是位囚犯,因此有功而被秦始皇任命为御史,沿用“隶人”身份称此书为隶书。其实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既然有官方文书的规范字体,就有象隶书这样非官方之用的简化字体。“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进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本书作者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多年,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其隶书笔力深厚,点画凝重,深得汉书三昧。字帖贵在示人以规矩,相信通过临摹这本字帖,定会令您的书法大有进步。
展开
大凡学书当以图本为尚,尽管书法艺术是介于规律与自由、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创作活动,但我们必须知道抒情写意要建立在圆熟的笔墨技巧和深厚的传统功力之上,才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而入神逸之境,正如一个钢琴家在台上演奏,当其沉浸在对乐曲的深刻理解之时,只见他飞动的十指随着身体的晃动而在键盘上倾诉着内心的激情,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抒情的境地,殊不知在台下弹奏练习曲时浸透着演奏家多少汗水和心血。 一切艺术都必须以高度的技巧为基础,以丰富的情感为归宿,本末不可倒置,何况书法艺术是一门技巧性和造型性非常强烈的书写艺术,性情、意蕴、神采和风貌若无技巧与功力为依托,则犹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未有不枯竭者。书法以沉着力本,以痛快为标,所谓沉着,即用笔精到,骨力沉劲,结字端庄,功夫扎实,学书者若能脚踏实地以沉着为本,然后能绝迹飞空,而入酣畅淋漓、矫变灵异的痛快之境。正书是锻炼沉着功夫最为理想的书体,广义的正书除唐碑与北碑之外,还应包括篆隶,篆为圆笔之本,隶力方笔之源,皆以端庄厚重为主,学书者若能以唐楷为基础,北碑求变化,或彻上彻下,以篆隶为本,则下笔有源,结字有法,过此一关即入坦途。东汉是我国隶书的鼎盛成熟时期,流传下来不同风格的碑刻使人目不暇接,力初学者学习隶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遗憾的是这些一碑刻一经刻工凿刀斜入,笔意全失,再加上碑文经风雨侵蚀和人工椎拓,字口损泐,这就给初学者学习隶书带来l定的困难。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上海书画出版社特邀海上著名书家方传鑫先生书写此帖,一则从他的书写墨迹中可以探求隶书的用笔方法,另则可为初学者掌握和查检隶书常用字的基本结构带来方便。无疑这是本寓通俗与高雅的普及性字帖,也是一本诱导初学者深入堂奥的过渡性字帖。
方传鑫早年曾师从海上著名书画家来楚生。来楚生素以隶书见长,而传鑫得其真传,四十余年来,沉酣于《乙瑛》、《礼器》、〈张迁》、《石门颂》、《曹全》诸碑,操毫面壁,未尝少倦,每临一碑,不下数十通,扎扎实实地下过一番笨功夫。近十余年来,又参以简帛的笔意,遂使其隶书在全国书坛中脱颖而出,全国书展连续七届入选并获奖,成为在当今书家中极少数的实力派人物。其隶书笔力沉厚,点画凝重,笔势爽疾。观其作书时真有1种万壑千山的气象奔赴于腕底之感。而其结字端庄匀称、雍容宽绰,于乎正中寓迷离之变化,显得正而不板,深得汉隶三昧。方传鑫先生认为学隶当以碑为主,以简佐之,隶书不难于得其形,而难于在用笔上得其古质之意,不难于临摹,而难于由博返约形成自己的风格。方传鑫先生还认力,作为本字帖贵在示人以规矩,因此个性的风貌不能太强烈,我想这或许是方传鑫写这本字帖的初衷吧!
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