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禅宗是公元七世纪后半叶到八世纪初由慧能创立的。在此之前
,虽有“东土五代”祖师的说法,其实慧能之前只有禅学而无禅宗,而且那
种“籍教悟宗”的传统如来禅,与慧能所倡“教外别传”的祖师禅,确乎应
当是两个不同的学说。传统如来禅渐修的学统,在公元七世纪以后由神秀一
系所承继,世称“北宗”,而慧能开创的“明心见性”即所谓“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的顿悟一系,渐成中国佛教的主流,自此以后,才有了真正的中
国式的佛教,因之,有人称慧能的学说为“佛学的革命”。慧能的禅宗与中
国文人画的缘份很深。公元八世纪上半叶的著名诗人、被后来的文人画家们
尊为鼻祖的王维,兄弟俱为高官,但“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①,他的诗歌在当时已是名动天下,后人每每说其诗句中充溢禅意,当然与
他的信佛奉佛有关,不过在当时,京城中流行的是传统的如来禅,王维的诗
与画究竟受到真正的禅宗多大影响,很难确指。但王维在四十五岁后,已经
接触到慧能一系的禅宗,这却是可以肯定的。公元745年,慧能的高足、禅
宗七祖神会应当时兵部侍郎宋鼎之请入东都,大弘南宗顿悟一派法门②,此
时王维曾往问法,并应神会之请,为慧能作《六祖能禅师碑铭》。据王维自
己说,当时慧能一派禅宗在两京还未得到广泛的接受,因此神会以“世人未
识,犹多抱玉之悲”,但“谓余知道,以颂见托”③,则王维或许是当时名
士大夫中最先领悟南宗禅法者之一,这样看来,他晚年隐居辋川时所进行的
水墨画试验,也许就有可能与禅宗的思想有关了。
中国佛教的大多数宗派都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世界本原、宇
宙实体是永恒、绝对、无所不在而灵明不昧的真如,世界上的一切都由之派
生,因此,举凡万事万物,无不就是真如,禅宗所倡顿悟,也就可从一切事
物悟人,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即是此意。
大多数受道家影响的画家,每每喜欢画水墨山水,而受到禅宗影响的画家则
除山水之外,花果树木,竹石蜂鸟,无不以之入画,这或许正是从禅宗思想
启示而来。宋代宫廷倡导的极端写实主义画风,所描写的花鸟果木,无不是
珍禽异卉,而文人画所描写的,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寻常花果,这
可能也是因禅宗在宋代文人中广泛流行的原故。苏轼好谈禅,融禅意于其所
倡导的文人画中,推尊王维,常以水墨作枯木竹石。
P38-3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