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中国人物画学形态的认知与构建方法……………………………(1)
第一节中国人物画学的构建方法…………………………………(3)
(一)视角的转换……………………………………………………(3)
(二)方法论的确立………………………………………………………(4)
第二节古典人物画理论形态的整合………………………………(9)
第二章人物画的文化心理规定与概念前提……………………………(19)
第一节汉字及词语语境中人的涵义……………………………(21)
(一)人的最基本涵义…………………………………………………(21)
(二)"人"字结构因素与人文涵义…………………………………(22)
(三)"人"字的直接引申涵义………………………………………(24)
(四)汉字以及组织的词语情境结构中特定的人文分布………………(25)
第二节人在哲学情境中的自我文化感觉………………………(26)
(一)哲学层面上对人感官功能的认知与结构解剖…………………(27)
(二)作为人的存在层次与文化的价值层次…………………………(30)
(三)对于自然的认知与表述的局限…………………………………(32)
(四)人格的锻造与对"人"的完美境界的向往……………………(34)
(五)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情境中的状态…………………(35)
第三章人物画的结构意识--骨相与面相………………………(41)
第一节骨法的涵义………………………………………………(45)
(一)骨法的原理………………………………………………………(45)
(二)骨法志……………………………………………………………(47)
(三)骨法的绘画学涵义………………………………………………(47)
第二节面相的涵义………………………………………………(51)
第四章人物画的认知方式--阴阳与形神………………………(61)
第一节阴阳的涵义………………………………………………(63)
(一)古典哲学与文化情境中的阴阳涵义……………………………(63)
(二)人物画学中的阴阳………………………………………………(66)
第二节形神关系的反复辩证……………………………………(69)
(一) 哲学情境中的形神………………………………………………(69)
(二)人物画学中的形神…………………………………………(71)
第五章审美风格与美学化的表现方式………………………………(79)
第一节从功能到风格类型带来的审美涵义……………………(81)
(一)有关人物画功能的分辨…………………………………………(81)
(二)有关人物画的对象与风格的类别判断…………………………(83)
第二节美学化的表现方式………………………………………(86)
(一)人物画的线性美学………………………………………………(87)
(二)描法的美学内蕴…………………………………………………(90)
第六章佛道儒文化中的人物画……………………………………陈蔚(95)
第一节佛教中的人物画形态……………………………………(97)
(一)外来图式与中国人物画的关系…………………………………(97)
(二)佛画种类…………………………………………………………(98)
(三)职业画工的制作………………………………………………(101)
(四)禅僧的绘画观…………………………………………………(102)
第二节道教中的人物画形态……………………………………(104)
(一)道教题材的发展………………………………………………(104)
(二)道教图式的建立………………………………………………(105)
(三)道教图式与民间人物画的联系………………………………(109)
第三节儒家中的人物画形态……………………………………(110)
(一)儒家对于艺术社会功能性的要求……………………………(110)
(二)画论中拟人化比附倾向和儒家的"比德说"…………………(112)
第七章集体意识下的人物图式…………………………………徐振杰(115)
第一节人体图式的形式与功能………………………………(118)
第二节岩画与器物上的人物图式………………………………(121)
(一)农业与人面岩画及器物上的人物图式………………………(121)
(二)狩猎、游牧民族岩画的人物图式……………………………(128)
(三)图像与文字的巫力遗留………………………………………(129)
第三节岩画与画像石……………………………………………(131)
(一)神怪题材与神仙题材…………………………………………(131)
(二)重要图式演变的清除出涵义……………………………………(134)
第四节岩画与画像石中的世界观与题材
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135)
第八章科学文化形态下的人物画………………………………徐振杰(139)
第一节郎士宁的意义……………………………………………(141)
(一)王朝与丈人的社会机制……………………………………(141)
(二)合笔画的意味…………………………………………………(150)
(三)郎世宁等传教士的西法中国画与合笔画的意味……………(154)
(四)人马画图式的演变……………………………………………(163)
(五)中西绘画的离合………………………………………………(166)
第二节素描和水墨的调节………………………………………(171)
(一)岭南画派的路线…………………………………………(171)
(二)素描和水墨的调节………………………………………………(172)
总后记………………………………………………………………………(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