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0048935
  • 作      者:
    (西)毕加索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作者简介
    常宁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5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4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先后师从刘汝澧和张道一教授攻读西方美术史和艺术理论。1987年获美术史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术史博士学位。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史教授,美术史系主任。
    主要著译有:《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国外后现代绘画》、《欧美当代绘画艺术》、《现代艺术的意义》、《艺术史的终结?——当代西方艺术史哲学文选》和《西方艺术教育史》等。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精选了20世纪最重要的15位画家和雕塑家所撰写的20多篇最具代表性的论文。其中包括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格莱兹和梅青格尔;未来主义雕塑家波丘尼;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和克利;形而上画派画家德·契里柯;纯粹主义画家和建筑家勒·柯布西埃和奥尚方;至上主义画家马列维奇;构成主义画家嘉博、蒙德里安;表现主义画家贝克曼;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达达主义艺术家杜尚以及雕塑家亨利·摩尔等人关于现代艺术的论述。在这些论文中,现代艺术大师们集中阐述了他们各自在艺术创作上的思考和见解,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现代艺术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些论文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将使本书成为西方现代艺术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不是悲观主义者,
    我不痛恨艺术,
    因为我活着
    而将全部的时间投在这上面。
    我将它视为生命惟一的目标而爱着它。
    我所做的和它有关的一切,
    都带给我极大的乐趣。
    ——毕加索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位画家对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是为了推荐他的作品,而且也
    是为了揭示他对绘画艺术的看法,这样的做法,会使他本人面临数种
    危险。
    首先,我知道不少人喜欢把绘画当成文学的一个附件,这样他们就要
    求绘画不去表现那些适合其手段的一般的观念,而是表现文学的观念。
    因而,我怕人们会吃惊地看待一位敢于侵犯文学家领域的画家。事实上,
    我完全了解一位画家最好的发言人就是他的作品。
    尽管像西涅克、德斯瓦利埃尔、德尼、布朗什、格兰、贝尔纳之类的画
    家就这些问题写过文章并被各种期刊广泛采用过,就我本人而言,我只想
    设法谈出我作为一位画家的感情和抱负,而不考虑文章写得怎样。
    不过,我预感到将面临自相矛盾的危险。我强烈地感到我早期作品
    同最近作品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今天所想的那种方式并不是昨天所想的
    那种。更确切地说,我的基本观念在改变,我的思想发展了,我的表现方
    式跟着我的思想前进。我不抛掉自己的任何一件绘画作品,但如果要重
    画它们的话,我就用不同的方式重画。我的目的地始终不变,而我通过不
    同的路线到达那里。
    最后,如果我谈到这个艺术家或那个艺术家的话,不过是要指出我们
    的手法是多么不同,但可能会令人觉得我在贬低其作品,因此我就冒着被
    指责为对这些画家不公正的危险了。其实如果不是因为我最了解这些画
    家的意图和成果,就是因为我最欣赏他们的成就,我之所以把他们当做例
    子,并非是想把我置于他们之上,而是为了通过他们所做的,更清楚地展
    示我想做的是什么。
    首先,我所追求的就是表现。有时人们承认我有一定的技巧,不过同
    时我的雄心壮志也受到了限制,使我不能超越纯粹视觉上的满足,这就像
    看一幅画时会获得的满足一样。可是,不应认为一位画家的思想是与其
    绘画的手段相分离的,因为思想与手段和它的表现是相匹配的,这种手段
    应当更完善(而我指的完善并不是复杂),从而思想也更深刻。我无法把
    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同我传达它的方式区分开来。
    人物面部流露出的激情中并不存在着表现,表现也不是通过激烈的
    动势来表达的。我的绘画作品的全部安排都是具有表现力的:形象占据
    的位置、形象周围空白的空间、比例关系,每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构图
    就是画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感情,有意识地使种种不同的因素依照装饰的
    方式安排在一起的艺术。在一幅绘画作品中,每一部分都清楚易见,不论
    它是主要的部分,还是次要的部分,都将发挥它特定的作用。因而,画面
    上一切无用的东西都是有害的。一件艺术品应该在整体上和谐一致,任
    何多余的细节,都会影响观众心灵对主要部分的领会。
    构图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构图要依据它利用的画幅大小进行调整。
    假如我拿一张尺寸固定的纸,我的素描就要适合这纸的幅面,我不会在另
    一张不同比例的纸上重复这个素描。比如,在代替正方形的长方形纸上
    重复。如果我必须把这素描移入同样比例的十倍大的纸上,我不会仅仅
    满足于把它放大。一幅素描必须具有一种能使它周围的事物富于生机的
    扩展力。一位艺术家想把一幅构图从一块画布移入另一块更大的画布之
    中时,为了保留它的表现力,必须重新构想它:他应当改变它的特征而不
    仅仅是把它转移到更大的画布上。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亨利·马蒂斯
画家笔记
用儿童的眼睛看生活
第二章 格莱兹/梅青格尔
立体主义
第三章 帕布罗·毕加索
立体主义声明
第四章 瓦西里·康定斯基
回忆录
论绘画的元素
第五章 安贝托·波丘尼
未来主义雕塑
第六章 乔治·德·契里柯
形而上画派
第七章 勒·柯布西埃/奥尚方
纯粹主义
第八章 保罗·克利
论现代艺术
第九章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至上主义
第十章 瑙姆·嘉博
艺术中的构成主义观念
第十一章 皮埃特·蒙德里安
造型艺术与纯造型艺术
第十二章 马克斯·贝克曼
论我的绘画
第十三章 马塞尔·杜尚
为心灵服务
第十四章 萨尔瓦多·达利
我的秘密生活
第十五章 亨利·摩尔
雕塑家的目的
论雕塑
原始艺术
向大自然求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