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做创新:体系、方法及创新地图》的1-2-3-4
1个中心——《就这么做创新:体系、方法及创新地图》是什么·如何做创新的实战方法体系
2项基点——《就这么做创新:体系、方法及创新地图》为谁服务·行业人员的创新实践方法指南·高校师生的创新方法学习参考
3重助力——《就这么做创新:体系、方法及创新地图》助你融通·操盘大局的系统能力·触类旁通的关联能力·取长为用的整合能力
4大模块一《就这么做创新:体系、方法及创新地图》内容梗概·创新总论·天篇(创正确的新)·地篇(正确地创新)·人篇(创新人才修炼)
将创新从时尚口号落地为国情侠的系统实践
推荐序
前言
引言 从一个行业的变迁解读创新地图
从PC行业的产生、发展及成熟的历程,展现产业史上代表企业如苹果、IBM、康柏、AST、联想、戴尔、华硕及其经典产品各自采用的创新形式,从而对“创新地图”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
第一篇 创新总论
第1章 创新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
统计数据表明,创新成功必须具备三大核心要素:首先是创新结果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优势产品;其次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即实施前运筹帷幄;最后是有一个卓越领导人领衔的多元化的优秀团队。
第2章 创新失败的九大主要原因
一是创新本质的不确定性,二是短视,三是定位错误,四是具体的创新失误,五是产品上市时机的把握,六是产品的生态系统风险,七是内焦外困的企业自身,八是自然的创新衰减,九是缺少独立思考、志向远大的人。
第3章 什么是创新
引用创新史上三位大师熊彼特、德鲁克、克里斯滕森对创新的定义,厘清中国对创新的各种误读,以及本书对于创新的一种更宽泛的界定:不管“黑创新”、“白创新”,能创造价值的新玩意就是“好创新”。
第二篇 天篇:“一剑开天六合统”
第4章 从全球视角审视创新的机遇方向
过去:
千年一觉天朝梦
现在:
创新的机遇方向:借力国家的创新模式
创新的机遇方向:从长波周期中洞察创新机遇
创新的机遇方向:引发产业革命的重大科技创新
创新的机遇方向:教育模式创新
未来:
创新的机遇方向:做大做强为导向的规模经济vs.“小即是好”的范围经济
第5章 从中国视角审视创新的机遇方向
过去:
改革开放30年的创新创富重大机遇回顾
现在:
2010~2040年的创新创富机遇预测
创新的机遇方向:制度创新而造就的重大创新创富机遇
创新的机遇方向: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五化并举”的创新创富机遇
创新的机遇方向:以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的社会体制改革及人口变化引发的创新创富机遇
创新的机遇方向: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
未来:
数目治国若烹鲜:从商业社会的运作看国家层面创新的方向
第6章 从行业-市场的视角审视创新的机遇方向
过去:
我眼中行业环境中的四大异像
现在:
创新的机遇方向:创新是率先模仿
创新的机遇方向:创新是合纵连横
创新的机遇方向:创新是结构突变
创新的机遇方向:创新是山寨整合
未来:
创新的机遇方向:“争上游”——走向产业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创新的机遇方向:“同花顺”——走向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创新的机遇方向:“拖拉机”——产业集群,加速创新
创新的机遇方向:“两边夹”——创新的人为策略——在两个产业的交叉点上
创新的机遇方向:创造新兴产业——战略或战术视角
第7章 从企业视角审视创新的机遇方向
过去:
创新的机遇方向:以低成本创新为“经济基础”,以机会主义为“上层建筑”
现在:
创新的机遇方向:以组织能力管理体系为“经济基础”,以战略主义为“上层建筑”
未来:
创新的机遇方向:以创建创新激励环境为“经济基础”,以不拘一格用人才为“上层建筑”
第8章 从品类视角审视创新的机遇方向
过去:
先品牌还是先品类?
现在:
创新的机遇方向:如果你的产品不是品类中的第一,那就创造一个新品类,在新品类中你是第一
未来:
创新的机遇方向:市场合久必分,市场分久不合
第9章 从产品-品牌的视角审视创新的机遇方向
过去:
“四大发明”为什么有三款是失败的产品创新?
当前:
中国的产品99%是两类——价格战的同质化产品或战术级的差异化产品
未来:
创新的机遇方向:创造突破性或破坏性创新产品——1目标、2组织、3流程、4要素、5特征
第三篇 地篇:“双手链地五洲融”
第10章 “行业生态链”创新的机遇方向
在一个行业内的6纵3横共9种创新形式:上横商业模式创新,中横组织创新;下横科技创新;1纵供应链创新;2纵流程或业务系统创新;3纵产品创新;4纵服务创新;5纵营销创新;6纵体验创新。
第11章 “行业势差链”创新的机遇方向
行业间的渗透与融合大致分为4类:一是在传统行业内;二是在高科技产业间;三是高科技行业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四是传统三次产业间的延伸与融合。利用行业内、行业间的势差能产生重大创新机遇。
第12章 “时空势差链”创新的机遇方向
从先进国家/地区到中国的时空大挪移;中国内部先进与落后地区的时空大挪移;从中国到后进国家/地区的时空大挪移;穿越全球“时空隧道”整合资源;从后进国家/地区到先进国家/地区的逆向创新。
第13章 “产融结合链”创新的机遇方向
中美产融结合的类比:JP摩根与唐万新。产融结合创新的3个层次:UPS的基于经营协同的产融创新模式、GE的基于金融协同的产融创新模式、巴菲特的保险+股票+实业的产融创新模式。
第14章 “交叉混搭链”创新的机遇方向
混搭是将不同领域、各自为营的概念、技术等相互关联、相互操作而组成的突破性创新。混搭式创新分三步:如何破除领域思维的壁垒;如何组合概念、形成混搭;如何抓住在混搭处的机会,执行想法。
第四篇 人篇:“三修立人千里志”
第15章 创新者三重门之“上门”:五大探索技能
统计数据表明,最具创新性的人绝不把创新工作推给他人,而是亲自上阵,他们坚持不懈地与别人想得不一样、做得不一样,同时他们必须具备五大技能:观察、关联、质疑、试验和建立人脉。
第16章 创新者三重门之“中门”:四大矛盾平衡
以学科为基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成就创新大才的往往是通过跨领域的自学与实践而成。平衡好“学与思”、“专与博”、“知与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这四大矛盾将导致创新创造的机遇。
第17章 创新者三重门之“下门”:立志是创新之父
立志是创新之父,一个人立下了什么样的志向,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内在激励,最终形成什么样的人生格局。时间最重要的是未来,只有看到自己想成为怎么样,过去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才能重新组合。
参考文献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孟樸
★创新一直是人类发展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一个成熟的行业里,需要颠覆性的创新来成就新的商业领袖。在一个新兴的行业里,大量创新的模式的激荡形成新的格局。开卷有益,这是一次愉快的头脑风暴之旅。
——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前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Netscreen联合创始人 邓锋
★如何概括宏桥这本立意高远的书?我引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三段论:上看其想象力抽象提纯的方法体系,下看其20年实践印证的创新案例,外看其对历史哲学及政经大势的纵横捭阖。
——酷6网创始人、CEO 李善友
★教育的本质应是开启人生理想、培养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要更好达成这一目标,我国教育本身亟需体制改革和创新。宏桥书中关于创新人才的修炼给出了在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的挪闪腾移之道。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博士 陈晓宇
★中国世界工厂式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迫切要求中国向创新驱动的经济提升。对于这些迫切需要答案的问题,宏桥都给予了系统、全面、可操作的思考与总结,并且加以升华为体系。
——《福布斯》中文版、福布斯中文网总编辑 周健工
★爸爸说我一岁多刚会说话时,他教我英文数字,11是“e-leven”,教12时,我抢答说是“2-leven”,爸爸夸我有创造力,我很高兴。爸爸是我的好朋友,我爱爸爸。
——作者女儿 周文迪(7岁)
★我把这十几年间全球有关创新的书籍、《哈佛商业评论》有关创新的所有论文、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创新成果产生的背景及其过程等收集、通读、整理和总结,同时又重新梳理了自己20年商战一线的产品创新实践,做了理论化的建模抽象,最终提纯了这个创新方法论实战体系。
——周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