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八○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00390
  • 作      者:
    柳红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柳红,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1960年生,山西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工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系,经济学硕士。
展开
内容介绍
    1980年代,有一个特殊群体,它的主要人物是经济学家或经济工作者。从空间而言,他们的舞台多在北京三里河、月坛北小街、皇城根9号院一带:从人物跨度而言,上下三代。第一代,是像薛暮桥、孙冶方、马洪、蒋一苇等这一代,既是革命者,又是学者;既是马克思主义者,又不是教条主义者。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中国需要改革,当历史机会到来时,全身心投入,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第二代,是1949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学者,诸如刘国光、董辅礽、孙尚清、吴敬琏、厉以宁、赵人伟等,他们年富力强,承担起历史使命,先是用正统理论阐释改革,把政策和理论联系在一起;继而补修现代经济学,呼唤市场取向改革。第三代,曾经是老三届,当过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了解,又赶上上大学、读研究生,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学以致用之心,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直接切入到改革的核心问题,有创见,有合作精神,他们中间的不少人相继脱颖而出;从贡献而言,他们承上启下,将发自中国社会底层农民、工人、老百姓的自发的改革意愿和呐喊转化成执政党的文件政策,转化成学术理论。他们为让人们接受在今天看来的常识付出了极大的心智。没有这个特殊群体的努力,没有他们的桥梁作用,背负着巨大历史包袱的中国改革怎么能够起航?
展开
精彩书评
    只有80年代具有这样一个巨大、开放、令人振奋的舞台。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80年代是一切从头开始、英雄不问来路的时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是求贤若渴的时代,是充满激情畅想的时代,是物质匮乏、精神饱满的时代,是经济学家没有和商人结合的时代,是穿军大衣、骑自行车、吃食堂、住陋室的时代,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一起创造历史的时代。<br>    ——柳红
展开
精彩书摘
    1969年12月,他去国家计委在湖北襄樊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那时,没人读书,干一天活儿,收工就歇了。只有薛暮桥,拿个小马扎趴在床边写书。很多人反对他写,他也不辩驳,那不是他的个性,只是默默不停地写。年过六旬的薛暮桥虽说被分派干“轻活”,有些“轻活”实在不轻。一个雨雪交加的夜晚,没人愿意去看花生地,就派他这个老“走资派”去了。他坐在小板凳上,浑身湿透,冻得发抖,一边看着,脑子里一边想白天写的书,突然有了思路,清晨回宿合赶紧把夜里想的写下来。每一稿写完,订起来,包上皮,用美术字写上书名。回北京探亲时,拿块黑底红花头巾包上,放在行李里,是他最呵护的一件东西。一度薛暮桥曾获准回到北京,无事可做,在家写书。夫人罗琼是“文革”前全国妇联第一书记,此时虽未官复原职,已开始上班。她特别反对丈夫写书,唯恐再因言获罪,不明白他在写什么,究竟能写出什么来。薛暮桥不想让家人担心,趁她上班,赶紧写;等她一下班,就把书稿藏进抽屉里。好景不长,他又因为“历史问题”,被勒令返回干校。不抵抗,服从,只是无论走到哪儿,他都带着那个花包袱。直到1976年,8年中写了6稿。起初,薛暮桥是想写成《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但越写越困难,没办法摆脱斯大林的定论,加上不能碰的禁区,写出来的稿子他不满意,觉得跟“文革”前相比进步不多。<br>    1975年国庆,薛暮桥和许涤新受邀参加国庆宴会,次日,他们的名字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这等于宣布他被解放了。随后,他成为计委经济研究所顾问,时年71岁。<br>    ……
展开
目录
?序言<br>序言<br>自序<br>楔子<br>第一代(1900-1920)<br>三本书的命运<br>三位开路先锋:孙冶方、薛暮桥和于光远。三幅人物肖像:一位犀利,一位沉稳,一位潇洒。他们风格互补,是一个组合、一个团队、一道风景。<br>两份《初步意见》的背后<br>这分明是‘出边演边排边导的历史剧。历史常常是这样,高瞻远瞩的思想,一时不被接受。不过,凡是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终究会成为人们的共识。<br>鲜为人知的莫干山会:记1982年苏联东欧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br>莫干山会在思想上和所涉及问题的面上是广泛而深刻的,但是影响有限。它本可以开得更精彩,影响更大,但是不得不压着嗓子说话。<br>薛暮桥:把“漏洞”改成“大门”<br>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凡是能赚钱的都可以干。在不违反国家计划和国家政策法令的条件下,大利大干,小利小于,无利不干。<br>蒋一苇:挺进,挺进<br>“壮志未酬”这几个字,是肺腑之言,我们这一代人很少有什么个人之计,无非想做点事以振兴华夏,但艰难曲折,难以想象。<br>访日归来<br>中国人领受欧风美雨是从日本开始的。遗憾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中断,一次次中断,一次次重来。<br>承前启后的结构组<br>事关“结构”,此前都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农、轻、重比例关系来分析阐述。提出经济结构,具有极大的创新性。<br>光荣绽放的工经所<br>马洪和蒋一苇作为工业经济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的带头人,鼎力相助,成就大事。他们有足以服众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联络和组合各路英才,形成智囊。<br>遥想“技术中心”当年<br>马洪开创了一条决策咨询的道路,超越条条块块,超越学科专业。把经济、技术、工程相结合,同时考虑制度因素,使前者不空洞,使后者不孤立。<br>“孙冶方奖”的精神<br>孙冶方基金奖属于大胆突破敢于创新的人。第一一不尚空谈;第二强调突破,第三勇于坚持真理。<br>徐雪寒:丹心雪寒<br>他错过了建立计划经济的历史,一跃为市场取向改革奔走呼号。他的头脑里,大概从来没有插入计划经济,早年和晚年,两段市场经济对接起来顺理成章。<br>新老交替:经济中心的投票<br>当时的中心是精干的,没有官僚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面对部长,甚至国务院领导。老年人有开放的胸襟。因此,它们才有了不起的工作量和影响力。<br>常识战胜愚昧:面向新技术革命的对策研究<br>一场全国性大科普运动,几乎成了认识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科技的思想大解放。历史关头,朝野做出了选择:追随世界潮流。那是摧枯拉朽的力量!<br>杜润生:善待天地人<br>他说“我们欠农民太多”。农民穷,中国穷,农民古代化,中国不可能现代化,谁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忘记农民,谁就是数典忘祖!<br><br>第二代(1920-1940)<br>体改委:改革的“中枢”<br>它一成立就迅速生根,发展一张横向纵向的网。政令一出,即可到达每个节点。<br>改革,从来不是口号,不是抽象的概念,是实施。<br>吸引外资:谁利用谁<br>“文革”时期,不要说向国外借钱,即使向国外买设备、都是卖国主义、爬行主义。<br>因此,要借外债,引进外资,阻力非常大,每走一步都是较量和博弈。<br>探索与选择:对南斯拉夫、匈牙利的历史性考察<br>20余年过去,匈牙利成为欧盟成员,完成了政党轮替,南斯拉夫已经分解,连这个国名也不复存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世人瞩目。再过20年又会怎么样呢?<br>刘国光:从标兵文章到双重模式<br>两种经济学在我身上交错并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立场、劳动人民立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的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br>完美的互动:胡耀邦与周叔莲的书信<br>在那个时代的洪流中,他们竟这样汇合了。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种绝响。很难再见到这样完美的、亲切的、有效率的、对历史有深刻影响的互动了。<br>颐和园讲习班<br>这个有“黄埔一期”称号的“颐和园讲习班”,永远和激情、开创、突破联系在一起,化作一块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发展道路上的奠基石。<br>开讲西方经济学<br>如果不是在改革初起,那样大张旗鼓地讲西方经济学,中国会在僵化的思想体系中耽搁更久,改革开放,也全然没有思维的基础和与外部世界交流的符号。<br>东欧来风:布鲁斯<br>经济改革往往因为触动某些当权者的既得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归根结底,改革是政治和社会问题,人民大众的态度和反应非常重要。<br>东欧来风:奥塔·锡克<br>这是中国阳光灿烂的思想解放时期。波兰拒绝布鲁斯,捷克拒绝奥塔·锡克,中国向他们敞开了大门,表现出求贤若渴,力图改革的历史勇气。<br>东欧来风:科尔奈<br>在一个社会里,出产什么样的杰出人物,或者这些人物得以杰出,需要特殊的土壤,他们遥相呼应,在意识、理念、勇气和智慧的发掘程度上互相影响。<br>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道口有道<br>必须与两个轨道相接:一个是国际经济和金融的轨,一个是中国改造既有体制的轨;要以非常思路,非常速度,办非常学校。<br>西天取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最早的访问学者<br>黄范章、乌加培、赵人伟、吴敬琏是1980年代初作为访问学者负笈英美的4位。<br>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也抓住了历史的机会。<br>1985:巴山轮之行<br>明确了改革目标是商品经济,改革的道路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是激进的“一揽子”,还是渐进?<br>《经济研究》:沉重的转型<br>我编《经济研究》没别的企求,只是想把自己当成一块砖,让后来的年轻人能在这块砖上平坦地走过去。<br>董辅初:守身为大<br>“保身”是不同流合污,不够!保身的人,可能丢弃原则,背弃真理,抛弃节操,守身是坚守节操。<br>对话1987<br>争取群众的理解,需要把经济学家在沙龙里议论的主题变成群众的语言;需要把改革的底交给群众,同舟共济,共同承担改革的欢乐和风险。<br>改革思路的碰撞<br>经济学的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创新和争鸣是不可分的。只有在争鸣的学术环境中,集体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br>……<br>第三代(1940-196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