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中国模式”迷思坚持市场导向改革
改革开放已过而立之年。30多年来,这一由邓小平创导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与实践探索,引领中国走上一条以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法治化为导向的对外开放兼容的发展道路,并由此拉开了中国近170年来最辉煌的历史篇章,走出了一条至今为止适合自身国情的转轨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经过32年高速增长,从总量上看,中国经济的诸多指标已跃居世界数一数二的位置,从而成为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一、破析理论深层误区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自不待言。然而,由于市场化改革与开放所激发出来的巨大动能和势能,就像正在高速升空的火箭,尽管有很大的内外部阻力和摩擦,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远大于转轨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负面效应,包括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所导致的负面效应。由此造成了许多理论上和现实中诸多深层次的混淆、误区和错误的观点。一些短识者、短视者或既得利益者便误把阻力当动力,误把刹车当油门,误把缺点当优点,致使本末倒置、似是而非的论调屡见不鲜。
比如,将中国改革的成功归因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路径、社会管理方式及其政治治理结构,从而认为已经找到一个与现代发达社会截然不同的终极发展模式,即一些人所宣称的“中国模式” ,这是一种“致命的自负”,误将“次优”当“最优”,误将过渡性制度安排当做终极性制度安排。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