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分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290346
  • 作      者:
    (美)丹尼斯 R.阿普尔亚德(Dennis R.Appleyard),(美)小艾尔佛雷德 J.菲尔德(Alfred J.Field),(美)史蒂芬 L.柯布(Steven L.Cobb)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DeBBis R.AppIeyard)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是北卡罗来纳戴维森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的詹姆斯B.杜克讲座教授和经济学教授,也是位于教堂山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经济学荣誉教授。他大学本科就读于俄亥俄州的卫斯理大学,在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于1966年开始担任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经济学教师。1983年因为在“本科教学的启发式教学”中表现突出,荣获“坦纳奖”(Tanner Award)。1990年他加盟目前效力的戴维森学院,现任经济系主任,1996年秋任学院印度学期项目主管,2000年秋任印度学期和尼泊尔项目主管。2004年因为教学和工作优秀获得戴维森学院的托马斯·杰弗逊奖。<br>    阿普尔亚德教授讲授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理论、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以及印度经济。他的许多研究成果是与菲尔德教授共同完成的,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政治经济学史》、《印度经济杂志》、《国际经济学评论》、《经济学教育杂志》与《国际经济学杂志》。他也曾经担任世界银行、美国财政部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的顾问工作。阿普尔亚德教授从教学中得到了无尽的快乐,他认为教学使他保持了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因为他的学生一直保持同样的年龄。他也坚定地相信,在全球化日益增强的年代,讲授国际经济学是一份难得的机会和令人羡慕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br>    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AIfred J.Field,JR.)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教授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经济学教授。他在艾奥瓦州立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67年成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师。菲尔德教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国际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理论,他指导了许多优秀本科生论文和硕士研究生论文,作为导师组主要成员指导了近100篇博士论文。此外,他还担任研究生部主任、经济学本科生教育项目执行主席/主管和代理系主任。1966年,因为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出色工作获得所在系的郑在泳(Jae Yeong Song)和查克·帕克(Chunuk Park)奖;2006年,因为在本科生教育和服务方面的出色工作,获得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约翰·桑德斯(John L.Sanders)奖。他目前担任几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的顾问。菲尔德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他曾经在拉丁美洲和中国工作,也曾经是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进行贸易和发展政策研究。他的研究兴趣在于贸易政策与调整和发展政策领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贸易、农业和居民决策相关的话题。菲尔德教授现在进行的另一个研究领域是与美国贸易和结构调整有关的问题,特别是纺织品和服装产业以及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在北卡罗来纳州纺织服装产业工人的雇用问题。他仍然继续进行贸易理论、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以及采用计量经济学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对贸易政策影响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该类问题。<br>    史蒂芬·柯布(Steven L Cobb)史蒂芬·柯布是北得克萨斯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目前担任经济教育中心主任以及经济系主任。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专业是经济学和政治学。柯布是阿普尔亚德和菲尔德的学生,在1987年获得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经济学博士学位。1986年成为北得克萨斯大学教师,他为本科生讲授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原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理论以及经济思想史。柯布3次获得学士(Mortar Board)最高教授奖,2005年获得南方经济学会的肯尼斯G.埃尔津加(Kenneth G.Elzinga)杰出教学奖。他负责的经济教育中心因为在经济学教育方面的出色成绩于2005年获得阿尔伯特·贝克胡斯(AlbertBeekhuis)奖。2006年,柯布获得由美国经济学教育者学会颁发的贝西B.莫尔服务奖。柯布研究的领域涉及经济学教育、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他的研究兴趣在于大学课程的国际化、经济学教育中对待学生态度对其成绩的影响、跨文化培训和技术转移以及美国与墨西哥的贸易和移民。柯布也曾经作为顾问与培训人员参加了经济教育培训教师理事会对苏联解体后各新独立国家的培训项目。该项目由美国教育部资助,目的是为在这些国家从市场角度讲授经济学的经济学教师提供培训和材料。柯布参加了在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墨西哥和南非的培训项目。他非常高兴参与国际项目并且试图把这种经历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理论框架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作者根据近30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对各个原理分析细致、解释透彻,是目前同类书中难得一见的优秀教材。在强调知识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基础上,本书并没有全面铺开讨论问题,而是对一些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通过对已有成果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开辟专栏的方式,向读者提供了如何进行经济学验证的思路和方法,还在章后附有大量练习题,大大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br>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MBA学员学习,还可供从事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工作的专业人士参考之用。
展开
精彩书摘
    李嘉图并没有详述国际相对价格比率或者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如何具体决定的。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经过贸易之后,在两国以布表示的酒的价格是相同的。为理解这一点,我们考虑两国在贸易后会发生什么。因为葡萄酒正不断流人英国市场(新增加供给来自葡萄牙),而葡萄牙现在也需要英国提供布匹(产生新的需求)。因此,在英国以酒表示的布的相对价格将会上升。这就意味着,换取1单位葡萄酒的布要少于原先的1.2码。对葡萄牙来说,由于从英国进口的布正在源源不断地抵达,英国也增加了对葡萄酒的需求。因此,酒和布的相对价格将会上涨,高于1W:0.89C,也就是说,为获得1单位的葡萄酒必须付出更多的布。贸易发生前,英国国内的相对价格1W:1.2C和葡萄牙的1W:0.89C的比率通过贸易将趋于一致。这就是两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市场联合成一个市场后(通过贸易)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只有单一的价格,而不再是两种不同的价格。通过贸易,产品价格不只是由劳动价值论来决定,而且还要受到两个国家相对需求的影响。为了说明贸易得益来源,李嘉图简单假设贸易条件为1W:1C。根据这一条件,我们来分析英国的贸易得益。在进行贸易的情况下,英国投入100小时劳动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布,可以得到1C。这1C的布可以从葡萄牙交换到1W,也就是说,英国投入100小时劳动间接地生产了1单位葡萄酒。如果英国选择在国内直接酿制1W的葡萄酒,成本将是120小时劳动。因此,通过贸易每进口l单位商品,英国将节约20小时(120-100)的时间。李嘉图之所以用节约的劳动时间来表示贸易得益,是因为他把贸易看成本质上是一种可以减少所获取产品投入的必要劳动的机制,这样的劳动投人其实就是付出的努力和“实际成本”。换成另一种说法是:投入同样的劳动时间,在进行贸易时所能获得的产品数量要多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对葡萄牙来说,用节约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的贸易得益也很明显。葡萄牙投入80小时的劳动酿制1单位的葡萄酒。通过贸易,葡萄牙用1w可换取1C。在葡萄牙直接生产1C则需要90小时劳动;通过贸易,每进IZ11单位商品,葡国将多得或者节约10小时。因此,贸易并非像重商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零和博弈,而是一种正和博弈。确切反映贸易条件的是相对需求,我们将在后面章节中探讨,而且贸易条件对在两国间分配得益也很重要。具体说来,假设我们用1W:1.1C的贸易条件来代替1W:1C。直觉上我们认为葡萄牙在这种情况下所获贸易得益会更多,因为它出口的产品现在能够从英国换回更多的产品了。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牙投入80小时的劳动可酿制1W葡萄酒,随后用1W去换取1.1C;实际上,葡萄牙投入80小时的劳动得到了1.1C。在国内生产1.1c,葡萄牙需要投入99小时(90小时×1.1),因此每获得1.1c,葡萄牙多获得19小时(99-80)的劳动,或者说,每获得1.1C将节省17.3小时(19/1·1.17·3)。在第二种情形下,英国的贸易得益减少了。若英国投入110小时劳动的时间用于生产布,可以得到1.1C,以之交换可得1W葡萄酒。由于在国内直接生产1W需要投入120小时的劳动,所以每单位葡萄酒,英国节约了10小时的劳动而非20小时。显然,哪个国家在自给自足条件下国内的价格相對比率越接近贸易条件,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得益就越少。在两个极端的情况下(英国的1W:1·2C和葡萄牙的1W:0.s9c),如果一国自给自足条件下的价格比率等于贸易条件,那么该国家将没有任何贸易得益,参与贸易与否对其无影响;另一国则可获得贸易的全部得益。均衡贸易条件(equilibrium terms of trade)是指能使参与国贸易实现平衡(出口总值=进口总值)的相对价格比率。如果李嘉图假定的1W:1c的价格比率使得葡萄牙获得了贸易顺差,那么贸易条件将会向着葡萄酒相对变贵的方向变化,比如变为1W:1.1C。这种变化源于价格一货币一流动机制會抬高贸易順差國的价格与工资水平(如葡萄牙),而降低逆差國(如英国)的价格。
展开
目录
国际贸易分册<br>第1章国际经济学的世界<br>1.1 引言<br>1.2商品贸易的现状<br>1.3世界服务贸易<br>1.4经济相互依存度的变化<br>小结<br>第一部分古典贸易理论<br><br>第2章早期的贸易理论:重商主义和<br>向大卫·李嘉图的古典世界过<br>渡时期<br>学习目标<br>2.1 21世纪的预言<br>2.2重商主义<br>专栏2-1 重商主义阴魂不散<br>2.3早期古典学派学者对重商主义的<br>质疑<br>专栏2-2货币一价格一流动机制概要<br>专栏2-3价格弹性和总支出<br>经济学巨匠:亚当·斯密<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br>第3章李嘉图的古典世界与比较优势<br>理论<br>学习目标<br>3.1引言:一些具有普遍影响的妄言<br>3.2李嘉图基础模型的假设条件<br>经济学巨匠:大卫·李嘉图<br>3.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br>专栏3-1 一些国家的出口集中度<br>3.4比较优势和贸易总得益<br>3.5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解释李嘉图<br>模型<br>3.6比较优势:一些总结性评论<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br>第4章古典贸易模型的扩展与检验<br>学习目标<br>4.1 现实世界中贸易的复杂性<br>4.2用货币度量条件下的古典贸易<br>模型<br>4.3工资与汇率的界点<br>专栏4.1 货币化李嘉图模型中的工资界点<br>与汇率界点<br>4.4多产品情形<br>4.5运输成本<br>专栏4-2运输成本的规模<br>4.6多个国家的情形<br>4.7对古典贸易模型的评价<br>专栏4-3 美国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和进口<br>渗透<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附录4A多恩布什一费希尔一萨缪尔森<br>模型<br>第二部分 新古典贸易理论<br><br>第5章新古典贸易理论入门:基本工具<br>学习目标<br>5.1 引言<br>5.2消费者行为理论<br>经济学巨匠:F.Y.埃奇沃思<br>专栏5-1 美国消费者的支出模式<br>5.3生产理论<br>5.4 埃奇沃思盒状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br>小结 术语.练习题<br><br>第6章新古典理论中的贸易得益<br>学习目标<br>6.1 对美国自由贸易限制的影响<br>6.2 自给自足条件下的均衡<br>6.3 国际贸易的引入<br>6.4开展贸易的最基本条件<br>6.5分析中的几个重要的假设条件<br>专栏6-1.随贸易增长的收入分配变化:<br>美国案例<br>小结.术语.练习题<br>附录6A实际的与潜在的贸易得益<br><br>第7章提供曲线和贸易条件<br>学习目标<br>7.1 贸易条件冲击<br>7.2一国的提供曲线<br>专栏7-1.推导提供曲线的列表法<br>7.3贸易均衡<br>7.4提供曲线的移动<br>专栏7-2贸易条件的测度<br>专栏7-3 1972-2005年主要国家集团的<br>贸易条件变化<br>7.5弹性和提供曲线<br>7.6贸易条件的其他概念<br>专栏7-4 1972~2005年间主要国家集团<br>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br>小结.术语.练习题<br>附录7A提供曲线上进口需求弹性的数学<br>推导<br>附录7B弹性与提供曲线均衡点的不稳<br>定性关系<br><br>第8章贸易基础:要素禀赋和赫克<br>歇尔一俄林模型<br>学习目标<br>8.1.引言:劳动标准是否影响比较优势<br>8.2供给、需求和自给自足价格<br>8.3要素禀赋和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br>专栏8-1.1992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对<br>要素禀赋<br>专栏8·2 1992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对<br>要素密集度<br>经济学巨匠:保罗A.萨缪尔森<br>8.4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假设条件的<br>讨论<br>专栏8-3.国际卡特尔的影响<br>小结.术语.练习题<br><br>第9章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证检验<br>学习目标<br>9.1.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工作的作用<br>9.2列昂惕夫悖论<br>专栏9-1.主要出口和进口产业的资本/劳<br>动比率:列昂惕夫检验<br>9.3对列昂惕夫悖论的解释<br>9.4对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的其他检验…<br>专栏9-2贸易迷失和其他谜团<br>9.5赫克歇尔一俄林和收入不平等<br>专栏9-3外包与美国的工资差距<br>小结.术语.练习题<br>第三部分 其他贸易理论展<br><br>第10章后赫克歇尔一俄林贸易理论与<br>产业内贸易<br>学习目标<br>10.1.引言:贸易神话<br>10.2后赫克歇尔一俄林贸易理论<br>专栏10-1  对林德理论的再检验<br>专栏10-2汽车产业中的不同产品<br>专栏10-3地理和贸易<br>10.3产业内贸易<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附录10A规模经济<br>附录10B克鲁格曼模型中的垄断竞争和<br>需求价格弹性<br>附录10C其他贸易理论运用引力方程时<br>的区分方法<br>附录10D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算<br><br>第11章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br>学习目标<br>11.1  中国:一个区域的增长极<br>11.2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分类<br>1 1.3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与生产可能性<br>边界<br>专栏11-1  每单位产出的劳动和资本需<br>要量<br>11.4要素增长、贸易与福利:小国<br>情形<br>专栏1 1-2  劳动力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br>11.5增长、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形<br>专栏11-3经济增长与提供曲线<br>11.6增长与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的<br>视角<br>专栏11-4巴西、约旦、肯尼亚和泰国<br>1980~2005年的贸易条件<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br>第12章国际要素流动<br>学习目标<br>12.1  引言<br>12.2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国<br>际资本流动<br>专栏12-1 外国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br>专栏12-2东道国的哪些因素决定着外国<br>直接投资的流入<br>12.3国家间劳动力的流动<br>专栏12-3移民汇款<br>专栏12-4  向美国和加拿大的移民<br>专栏12-5对外国医学院毕业生获得执业<br>资格存在偏见吗<br>专栏12-6  向美国的移民和发展中国家的<br>人才流失<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第四部分 国际贸易政策<br><br>第13章贸易政策工具<br>学习目标<br>13.1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干预<br>贸易<br>13.2进口关税<br>专栏13-1  美国的关税税率<br>专栏13-2美国的普惠制<br>专栏13-3美国和日本的名义税率和有效<br>税率<br>专栏13-4孟加拉国的有效关税税率<br>13.3  出口关税与补贴<br>13.4  自由贸易的非关税壁垒<br>专栏13-5轿车还是卡车<br>专栏13-6贸易管制实例<br>专栏13-7  国内价格保护工具的影响<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br>第14章贸易政策的影响<br>学习目标<br>14.1  引言:对钢铁征税中的得益者和受<br>损者<br>14.2对贸易限制的局部均衡分析:小国<br>情形<br>14.3对贸易限制的局部均衡分析:大国<br>情形<br>专栏14-1  美国进口配额与自动出口限制<br>的福利损失<br>专栏14-2  美国的小麦出口促进计划<br>14.4 般均衡分析框架下的贸易限制<br>14.5保护的其他影响<br>专栏14-3食糖配额制度对美国的<br>影响<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附录14A在异质商品市场上贸易保护的<br>影响<br>附录14B大国情形下的贸易政策效应:<br>利用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曲线<br>分析<br><br>第15章贸易保护论的政策主张<br>学习目标<br>15.1引言<br>15.2贸易政策是一国实现社会政策目标<br>的手段之一<br>专栏15-1贸易税在政府收入中的相对重<br>要性<br>专栏15-2保障特定产业就业的成本<br>1 5.3消除市场不完善的贸易保护理论<br>15.4.贸易保护是对国际政策扭曲的<br>反应<br>专栏15-3美国的反倾销行动<br>一专栏15-4美国的补偿关税<br>‘15.5其他一些并非合理的观点<br>‘15.6战略性贸易政策:培育比较优势<br>专栏15-5美国摩托车产业是否是一个成<br>功的幼稚产业<br>专栏15-6空中客车公司<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br>第16章美国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br>学习目标<br>16.1引言:关于贸易政策的两个相互矛<br>盾的小故事<br>16.2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br>专栏 16-1政治力量如何挤压番茄进口<br>16.3美国贸易政策回顾<br>专栏16-2贸易调整援助的决定因素<br>专栏16-3部分国家价格扭曲的福利<br>效应<br>专栏1 6-4乌拉圭回合关税减让的结果<br>专栏16-5国家主权与世界贸易组织<br>专栏16-6美国钢铁进口的限制措施<br>16.4对贸易政策的总结性结论<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br>第17章经济一体化<br>学习目标<br>17.1引言:欧盟两位新成员经济增长<br>更快<br>17.2经济一体化的类型<br>1 7.3经济一体化的静态和动态效应<br>专栏17-1经济一体化组织<br>专栏17·2欧洲经济一体化早期阶段的贸<br>易创造和贸易转移<br>专栏17-3 一般均衡中的贸易转移<br>17.4欧盟<br>专栏17-4东非共同体<br>1 7.5中东欧与苏联的经济解体和转型<br>专栏17-5黑海经济协作的影响<br>17.6北美经济一体化<br>专栏17-6转型中的波兰和俄罗斯:一个<br>比较研究<br>专栏17-7墨西哥工业园区<br>专栏17-8 NAFTA对北美自由贸易的<br>影响<br>1 7.7其他一些重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br>专栏17-9非洲经济一体化:多多并非<br>一定益善<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br><br>第18章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br>学习目标<br>18.1引言<br>18.2发展中国家概述<br>18.3贸易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br>经济学巨匠:劳尔·普雷维什和汉<br>斯·辛格<br>18.4贸易、经济增长与发展:实证<br>研究<br>18.5贸易政策与发展中国家<br>专栏18-1经济互助委员会对外贸易<br>战略<br>18.6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问题<br>小结 术语 练习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