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后福特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发展阶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514610
  • 作      者:
    刘刚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刚,1965年2月出生,祖籍山东济宁。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到2003年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创业经济和创新政策。近年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多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获天津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004年),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集体)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科)(2009年,集体)。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特制大规模生产的危机及其向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发了资本主义新一轮经济转型。《后福特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后福特制不仅表现为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本质上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为了适应生产方式的转变,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变革的重心是构建创业或创新环境,因而被称为创业资本主义或创新国家。后福特制的兴起,一方面促进了以IT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出现,另一方面又造成全球生产能力的过剩和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深化,孕育着新的经济危机的到来。
展开
精彩书摘
    7.产量低而成本高,不存在规模和范围经济。
    在单件生产方式中,不仅单个产品的成本高,而且总产量的平均生产成本也不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例如,如果某家公司用单件生产方式制造20万辆相同的汽车,那么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并不比只制造10辆汽车规模时低多少。
    欧洲是单件生产方式的发源地。单件生产方式的产生不仅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关,而且和市场需求相关。就汽车产业来说,当时的市场仅仅是地方性的,汽车只是某些富豪的玩物,而不是大众必需的消费品。因而,低速度、高成本又精益求精的手工生产足以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求。但是这一切在20世纪初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20世纪初,在快速增长的单一市场需求驱动下,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成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条件下,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福特制替代了传统以手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单件生产方式,并成为整个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
    福特制起源于1913年享利·福特在底特律海兰公园汽车组装厂所创建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特点是依靠单品种大批量生产,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由于福特汽车公司在生产方式上的这一创新,一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汽车生产厂商。福特制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其他汽车厂商和制造业部门竞相模仿的对象,并迅速成为整个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
    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与单件生产方式相比,福特制具有如下特征:
    1.零部件的标准化和完全的互换性。在对大规模生产作出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沃麦克、琼斯和鲁斯指出,大规模生产的关键,不像当时和现在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在于自动组装生产流水线,而在于零部件完全的互换性和安装的简便性,即零部件生产和组装的标准化。①因为,享利·福特在1905年就完成的这一制造工艺上的重大革新是生产流水线创立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从福特制到后福特制: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形态演化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作为生产方式一般的后福特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态
第三节 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结构的福特制和后福特制

第二章 新经济的本质及其生产的制度结构
第一节 制度结构的自由主义和调节主义
第二节 新经济的本质和资本主义新一轮经济转型中的制度变革

第三章 后福特制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第一节 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第二节 两种生产方式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分析和比较
第三节 后福特制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
第四节 动态能力:后福特制企业速度经济的基础

第四章 细胞生产: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新进展
第一节 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新进展
第二节 细胞生产方式的分类、运行机制及其本质
第三节 细胞生产方式的互补性制度安排

第五章 后福特制条件下劳动组织的新变化
第一节 生产方式变迁与劳动组织的演变
第二节 福特制的劳动分工和劳资关系
第三节 精益生产中的劳动组织
第四节 知识创造与劳动组织的新模式

第六章 动态组织能力与企业组织的创新和演进
第一节 组织创新和演进的外生性分析
第二节 企业组织创新和演进的内生性及其外部环境影响

第七章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乡村工业化
第一节 新乡村工业化中的组织变革因素
第二节 新产业区的起源和演化

第八章 资本主义新一轮经济不平衡增长中的组织和制度变革因素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动因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新一轮的不平衡

第九章 后福特制与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理位置“悖论”
第一节 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地理位置“悖论”
第二节 后福特制与世界经济的新格局

第十章 从福利国家到创新国家
第一节 福特制、福利国家及其危机
第二节 后福特制和创新国家
第三节 创新国家的创业或创新政策

第十一章 新自由主义制度结构与当代资本主义新一轮经济危机
第一节 从调节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结构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制度结构的内在矛盾和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孕育和爆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