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事程序法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203039
  • 作      者:
    谢佑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谢佑平,1964年生。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委员会委员。1999年获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2年获上海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出版个人专著3部、合著8部,国家教委、司法部统编教材8部,自编教材6部,工具书2部,译著1部。其中,《刑事诉讼法学(上、下)》获司法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和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中国法学》、《法学》、《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多篇被中田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诉讼法学》、《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刑事程序法哲学》是以刑事程序法中若干基础性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成果。作者从梳理刑事诉讼的缘起及其本质入手,在确立了程序法与程序优先理论的前提下,着重研究了刑事司法的基本模式、刑事诉讼的构造要求及其基本原则,强制措施的机理与运行、证据理论与证据规则、辩护制度与律师功用、侦、控、审关系、审判原则与制度、刑事裁判中的实体与程序等九个刑事程序法中基础的、核心的理论问题,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澳门地区的《刑事诉讼法》第340条[控诉书或起诉书中所描述事实之实质变更]第1款规定:“如在听证过程中得出结果,使人有依据怀疑发生一些事实,其系在起诉书中未描述,又或无起诉时,在控诉书中未描述,而对起诉书或控诉书中所描述之事实构成实质变更者,则主持审判之法官将该等事实告知检察院,该告知之效力等同于提出检举,以便检察院就新事实进行追诉;在正进行之诉讼程序之判罪上,不得考虑该等事实。”这说明审判法院的审理范围不得逾越控诉或起诉所划定的标的,法官在庭审中即使发现了检察院未予指控的新事实,也不能就该新事实进行审判,而只能将新事实告知检察院,由检察院就新事实进行追诉后,法官才能加以审理、判决。同法第355条第1款c项还规定法院的刑事判决书中应当指出根据起诉书,或无起诉书时,根据控诉书对嫌犯归责之犯罪。这说明审判法院在制作刑事判决书时只能就检察院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作出判决,而不能对检察院未指控的犯罪事实作出判决。从实践效果来看,由刑事诉讼法对法院的刑事审判对象作出明确规定,有效地约束和限制了刑事审判权的膨胀与扩张,对保障被告人人权非常有利。
    在一些国际法律文书中,控审分离原则也得到体现,如《欧洲人权公约》第6-1条规定:任何人都享有其诉讼案件由独立的、公正的法院公平审理权利。刑事案件中提出的任何控告是否有依据均应由法院决定之。欧洲的学者认为这一规定包含了“职能分开”的原则:负责进行追诉的司法官(检察官)完全被排除出审判法院;同时,同一人在同一案件中不得既行使预审职能,又行使审判职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1项规定:“所有的人在法庭和裁判面前一律平等。在判定时,对任何人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或确定他在一件诉讼案中的权利、义务时,人人有资格由一个依法设立的、合格的、独立的和无偏无倚的法庭进行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这里的“无偏无倚的法庭”被认为只能是实现了控审职能分离的公正法庭。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诉讼的缘起及其本质
一、法律秩序的建立与维系
二、权益冲突的产生与类型
三、刑事诉讼的特征与本质

第二章 程序法与程序优先理论
一、司法公正的双重目标
二、双重公正目标之关系辩证
三、程序优先理论的价值
四、程序优先理论的功能

第三章 刑事诉讼的构造要求
一、控辩平等
二、控审分离
三、审判中立

第四章 刑事司法的基本模式
一、古代刑事司法模式
二、现代西方国家的刑事司法模式
三、当代中国刑事司法模式
四、刑事司法模式评论

第五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
二、司法审查原则
三、程序法定原则
四、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考察

第六章 强制措施的机理与运行
一、强制措施的性质与效用
二、保释:嫌疑人的权利
三、相应性原则的意义与适用
四、中国强制措施理论考察
五、中国强制措施制度完善

第七章 证据理论与证据规则
一、证据的概念与属性
二、刑讯逼供的危害与防范
三、证人拒证权理论与要求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五、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第八章 辩护制度与律师功用
一、辩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辩护制度的历史嬗变
三、有效辩护与国际准则的要求
四、律师辩护的优越性
五、古代“辩护士”、“讼师”与现代律师
六、中国律师辩护与功用实证分析

第九章 侦、控、审关系分析
一、模式与选择:中国侦查程序
二、侦控一体化理论与我国警检关系
三、控审关系研究

第十章 审判原则与制度
一、审判中的基本原则
二、审级制度考察
三、陪审制度的机理与实效分析

第十一章 刑事裁判中的实体与程序
一、实体公正的不确定性
二、程序公正的确定性
三、司法公正实现的要素
四、量刑公正与程序规制

第十二章 余论
一、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考察
二、诉讼期间与诉讼效率
三、一事不再理原则
四、司法权威及其建立
五、刑事程序法的未来:与实体法比较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