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与宗教的互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23902
  • 作      者:
    刘中民著
  • 出 版 社 :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刘中民,1968年生,河北省迁西县人。1991年和1994年于河北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任教,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东政治、国际政治理论、中国外交、海洋战略等。近年来曾到美国、沙特、叙利亚、黎巴嫩、卡塔尔、利比亚等国家做学术交流。 自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100余篇,20余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中国外交》、《宗教》、《世界史》转载,另有4篇论文收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著有《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挑战与回应:中东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评析》、《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研究》、《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合著)、《国际海洋政治专题研究》(合著)、《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合著)等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
展开
内容介绍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对伊斯兰教产生了的强烈的冲击,伊斯兰教则以伊斯兰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对阿拉伯民族主义发起了全面的挑战,二者的矛盾突出表现为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国家主权与真主主权、世俗化与伊斯兰化的矛盾。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复兴思潮之间的复杂关系,不仅对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影响阿拉伯世界国际关系分化组合的重要因素。就巴勒斯坦问题而言,巴勒斯坦民族主义与伊斯兰主义的尖锐矛盾,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展开
目录
绪论<br>一、选题意义<br>二、核心概念<br>三、文献分析<br>四、主要内容<br>第一章 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学术讨论<br>第一节 关于民族概念与类型的学术讨论<br>一、汉语与英语中“民族”术语及其含义的多样性<br>二、关于民族概念的若干讨论<br>三、从世界政治的角度对民族的分类<br>第二节 关于民族主义概念与类型的学术讨论<br>一、关于民族主义的术语与概念的讨论<br>二、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民族主义类型的主要观点<br>三、从民族与国家结合的关系对民族主义进行分类<br>第二章 关于阿拉伯民族与伊斯兰教的宏观认识<br>第一节 阿拉伯民族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br>一、如何看待围绕阿拉伯民族属性的理论争议<br>二、阿拉伯民族的宗教性及其历史影响<br>三、阿拉伯民族的整体性及其历史影响<br>四、阿拉伯民族的地方性及其历史影响<br>第二节 伊斯兰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br>一、宗教与政治共生的传统及其历史影响<br>二、理想主义的政治传统及其历史影响<br>三、复古主义的传统及其历史影响<br>第三节 双重认同的困境——近现代阿拉伯政治思潮中的伊斯兰复兴思潮与民族主义<br>一、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想视野中的民族与宗教关系<br>二、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视野中的民族与宗教关系<br>第三章 从混沌走向分化:近代伊斯兰复兴的分流<br>第一节 宗教复兴与民族复兴:近代伊斯兰复兴的双重属性<br>一、沙特的瓦哈比运动<br>二、北非的赛奴西运动<br>三、苏丹的马赫迪运动<br>第二节 伊斯兰改革主义思想的双重历史遗产:民族主义与伊斯兰复兴——以阿富汗尼的思想为例<br>一、阿富汗尼的生平概况<br>二、阿富汗尼伊斯兰改革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成分及其评价<br>三、阿富汗尼伊斯兰改革、主义思想中的伊斯兰复兴思想及其评价<br>第三节 伊斯兰改革主义向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转换——以拉希德·里达和拉赫曼·卡瓦基比的思想为例<br>一、拉希德·里达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br>二、卡瓦基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br>第四章 否定与协调: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20世纪上半叶)<br>第一节 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化<br>一、阿拉伯民族主义关于民族、民族主义的理论探讨<br>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政治主张日趋完善<br>第二节 否定与协调: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的两面性<br>一、阿拉伯民族主义对伊斯兰教的否定<br>二、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协调<br>三、以“阿拉伯统一”取代“穆斯林统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目标<br>第五章 排斥与利用:当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一以纳赛尔主义为例的分析<br>第一节 纳赛尔主义与伊斯兰教:内政层面的考察<br>一、纳赛尔主义对伊斯兰教的排斥与压制<br>二、“官方伊斯兰”:纳赛尔主义政诒合法性的工具<br>第二节 纳赛尔主义与伊斯兰教:外交层面的考察<br>一、“阿拉伯”高于“伊斯兰”的外交理论与实践<br>二、纳赛尔主义在外交政策中对伊斯兰教的利用<br>第六章 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以埃及和叙利亚为例的分析<br>第一节 埃及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br>一、塔赫塔维:伊斯兰现代主义与埃及民族主义的混合体<br>二、卢特菲和卡米勒:埃及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之争<br>三、从海卡尔到塔哈·侯赛因:法老主义、西化主义与伊斯兰教<br>第二节 叙利亚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以安东·萨阿德的民族主义思想为例<br>一、强调民族认同,反对宗教认同<br>二、坚持政教分离,严禁教士干预政治<br>三、消除教派争端,实现民族团结<br>第七章 关于伊斯兰复兴的宏观探讨<br>第一节 关于伊斯兰复兴概念及其表现形式的理论探讨<br>一、关于概念的界定和术语的使用<br>二、关于伊斯兰复兴表现形式的讨论<br>第二节 现当代伊斯兰复兴的历史嬗变——以伊斯兰复兴与民族主义关系演变为线索的分析<br>一、现代伊斯兰复兴的历史发轫<br>二、伊斯兰主义的“政治边缘化”时期<br>三、当代伊斯兰复兴的高涨<br>第八章 伊斯兰主义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矛盾<br>第一节 以“乌玛”认同挑战民族认同<br>一、对“乌玛”概念的若干分析<br>二、以宗教认同否定民族认同:伊斯兰主义的群体认同观念<br>第二节 “真主主权”对抗国家主权<br>一、国家主权与真主主权:两种不同的主权观念<br>二、拉希德·里达的“伊斯兰国家”思想<br>三、哈桑·班纳和赛义德·库特布的“伊斯兰国家”思想<br>四、哈桑·图拉比的“伊斯兰国家”理论<br>第三节 伊斯兰化挑战世俗化<br>一、世俗化的概念及其与民族主义的关系<br>二、伊斯兰主义反对世俗化的思想依据<br>三、伊斯兰化:伊斯兰主义的社会发展观<br>第九章 阿拉伯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br>第一节 阿拉伯民族国家建构中的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br>一、民族主义与阿拉伯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br>二、从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矛盾看,阿拉伯民族的国家建构<br>三、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主义矛盾的历史根源<br>第二节 阿拉伯国家政治合法性变迁中的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br>一、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及其危机<br>二、伊斯兰主义挑战民族主义政治合法性的原因分析<br>第三节 阿拉伯国家政治制度变革中的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br>一、民族主义与当代阿拉伯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br>二、伊斯兰主义对阿拉伯国家政治度的挑战<br>第四节 阿拉伯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br>一、民族主义威权体制下的政治发展<br>二、伊斯兰政治反对派借政治民主化崛起的悖论<br>三、阿拉伯国家“民主怪圈”的原因剖析<br>第十章 巴勒斯坦问题中的民族主义与伊斯兰主义<br>第一节 二战结束前巴勒斯坦地区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19世纪末~1945)<br>一、早期巴勒斯坦地区的民族主义(19世纪末~1920)<br>二、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初步形成(1920~1928)<br>三、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29~1939)<br>四、战时相对沉寂的巴勒斯坦民族主义(1939~1945)<br>第二节 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1946~1988)<br>一、战后初期巴勒斯坦民族主义面临的复杂环境<br>二、巴勒斯坦境内外民族主义的发展严重受挫(20世纪50年代)<br>三、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日益成熟及其历史作用(20世纪60~80年代)<br>第三节 巴勒斯坦伊斯兰主义的崛起及其对民族主义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br>一、当代巴勒斯坦伊斯兰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其与巴解组织的关系<br>二、伊斯兰主义与民族主义围绕巴勒斯坦建国方案的矛盾分歧<br>三、伊斯兰主义与民族主义围绕是否承认以色列的矛盾分歧<br>四、伊斯兰主义与民族主义围绕巴以和平进程的矛盾分歧<br>附录1 主要参考文献<br>附录2 本书作者刘中民的相关研究成果<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