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被认为是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第一智囊,任职新加坡外交部长达30余年,曾担任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时代》杂志称他是“21世纪领袖的代表人物”、《经济学人》称他是“亚洲的‘汤因比’”、《华盛顿邮报》称他是“推动儒教伦理的‘马克斯?韦伯’”。他被视为亚洲价值观在国际上的宣扬者和整个亚洲的发言人,也成为亚洲最具国际声誉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2005年,他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及英国《展望》杂志评选为“全球百大杰出知识分子”。其著作有《亚洲人会思考吗》、《超越无知年代:重建美国与世界的信任》,《新亚洲半球》是他的第三部著作。
展开
——阿马蒂亚·森 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新亚洲半球》深刻分析了全球重心持续转移的长远含义。如果美国想继续在全球扮演领导角色,那它就需要接受本书提出的告诫和教训,而这一忠告出自一位对美国友好、并熟谙亚洲现实的人。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顾问、理事、副主席
马凯硕具有全球性的思想,而且这一思想带有独特的新加坡视角。他这本立论极具说服力的书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他在信奉印度教的家庭长大,结交穆斯林和华人朋友,而且接受英式殖民教育——这些正是成为原住新加坡人的主要因素。他研习西方哲学,为经历过热战和冷战、具有务实精神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做外交官。通过这些,他也怀有“世界一家”的精神,认同联合国的理念。就是这样,才有了这位老练而世故的新加坡人,决心去剖析复兴的中国、印度和伊斯兰将如何迫使古老的西方改弦易辙。此外,在西方发生变革的时候,他还激励新兴的亚洲积极作出回应。
——王赓武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西方,尤其是美国,一直都对亚洲的崛起耿耿于怀,进而恶化为保护主义和慌恐不安。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打击日本,在随后的90年代打击印度的外购业务,21世纪伊始又打击中国。作为当今最有洞察力、最有影响的亚洲知识分子,马凯硕表示,这些行为愚不可及,认同并面对亚洲非凡成就的现实则是明智之举。这本精彩绝伦的书是西方每一位决策者所必读的力作。
——贾格迪什·巴格沃蒂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与法学教授
作为一位资深外交官,马凯硕对西方和亚洲的研究精湛。毫无疑问,他的声音在全亚洲最为响亮清晰;他向西方坦言直陈,亚洲人对西方并非一无所知。潮流在变换,虽然马凯硕的预言可能逆耳,但是如果西方领导人对此置若罔闻,他们必将面临危险。
——傅高义 哈佛大学教授
思考亚洲、美国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没有哪个评论家能望马凯硕之项背。在以后十年之内,本书是任何希望或将要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人所必读之书。此外,所有希望理解或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亚洲人也该读这本书。
——劳伦斯·H.萨默斯,美国第71任财政部部长,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