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0045014
  • 作      者:
    冯来兴著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冯来兴,1969年出生,江西九江人。1993年江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研究课题10余项,在《江汉汉论坛》《学术论坛》《江西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人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文摘》全文复印或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政治安全的概念之后,在对安全、国家安全和政治的概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政治安全的具体含义、特点以及确保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意义。指出我国政治安全是防止来自外部的政治干预、政治压力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维护我国的主权独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根据政治安全的含义将我国的政治安全分为主权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制度安全,分别论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主权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制度安全的影响,并就如何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做全方位的对策思考。<br>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但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是田园牧歌式的“携手前进”,而是布满荆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安全威胁下降,各种“主权过时论”“民族国家消亡论”“历史终结论”等甚嚣尘上。而政治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灵魂和核心,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绝不能忽视且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出发,通过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既包含生产力因素,又包含生产关系因素。它既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关系或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属性,生产关系或国际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属性,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考察经济全球化性质,否则把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为地割裂开来,只强调其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就会产生片面性,难以认清其本质。<br>    从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属性看,它是现代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达到前所未有高度的表现,它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尽管经济全球化进程一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相伴随,似乎是资产阶级推进着全球化进程,其实,这主要是由于最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被资产阶级所掌握控制,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日益全球配置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能产生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尤其是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如果不参与全球化,不但失去了分享全球化收益的机会,而且还会脱离世界发展的主流,成为“外围”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只有在全球化条件下,才有可能通过对外开放,加强与他国合作,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而发挥其“后发”和“赶超”优势,加快其经济发展,更快地改变其落后面貌,促进现代化进程。从自然属性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的结果,是不以人们主观意愿为转移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潮流,各国只能面对,而不能脱离。<br>    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属性看,它是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属性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内在联系的。
展开
目录
前言<br>一、选题的提出<br>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br>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br>四、研究方法<br>五、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br>第1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的背景考察<br>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进程<br>1.1.1 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内涵的考察和界定<br>1.1.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br>1.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br>1.2.1 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br>1.2.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br><br>第2章 我国政治安全的理论考察<br>2.1 政治安全的含义<br>2.1.1 对政治安全概念的理解<br>2.1.2 政治安全的基本含义<br>2.2 政治安全的要素配置和特点<br>2.2.1 政治安全的要素配置<br>2.2.2 政治安全的特点<br>2.3 确保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意义<br>2.3.1 政治安全是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保证<br>2.3.2 政治安全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br>2.3.3 政治安全是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br>2.3.4 政治安全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br><br>第3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主权安全的影响<br>3.1 国家主权的基本理论<br>3.1.1 主权概念的演变和发展<br>3.1.2 主权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保证<br>3.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的制约和侵蚀<br>3.2.1 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br>3.2.2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br>3.2.3 非政府组织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br>3.2.4 全球性问题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br>3.3 制约国家主权的新国家主权观<br>3.3.1 主权弱化-终结论<br>3.3.2 主权可分-让渡论<br>3.3.3 “新干涉主义”思潮<br>3.4 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主权<br>3.4.1 正确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权观的实质<br>3.4.2 正确认识国家主权的新变化<br><br>第4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br>4.1 经济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br>4.1.1 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消解<br>4.1.2 西方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br>4.1.3 消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消解<br>4.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br>4.2.1 经济全球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br>4.2.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br>4.3 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战略<br>4.3.1 “西化”、“分化”是西方惯用的伎俩<br>4.3.2 西方意识形态战略的措施<br><br>第5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全的影响<br>5.1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冲击<br>5.1.1 经济全球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br>5.1.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影响<br>5.1.3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br>5.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体制的挑战<br>5.2.1 经济全球化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br>5.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参与机制的影响<br>5.2.3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府职能的影响<br><br>第6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对策思考<br>6.1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为政治安全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br>6.1.1 经济实力是国家政治安全的保障<br>6.1.2 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br>6.2 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为政治安全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br>6.2.1 牢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br>6.2.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政府权威<br>6.2.3 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br>6.2.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br>6.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政治安全提供精神支持<br>6.3.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br>6.3.2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r>6.3.3 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br>6.3.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br>6.4 运用外交艺术维护我国政治安全<br>6.4.1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br>6.4.2 协调大国间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br>6.4.3 实行睦邻外交,为我国政治安全创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br>结束语<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