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92525
  • 作      者:
    石本惠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以结构功能理论和比较分析为工具,充分论证意识形态对执政党建设的特殊功用,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党的意识形态建构有机结合起来,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角度来探讨党的先进性建设。总结中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强化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直面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各种思潮的冲击和挑战,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导引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思潮。强化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意识形态构建的方向、纲领、骨架和基本内容。最后指出了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
展开
目录
    导言<br>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的目的与意义<br>    二、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br>    第一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的良性互动<br>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的良性互动<br>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br>    (二)意识形态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br>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相互关系<br>    二、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性<br>    (一)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意识形态建构的挑战<br>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性<br>    第二章  历史经验与反思——中外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得失<br>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及历史教训<br>    (一)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br>    (二)执政的共产党“左”的指导思想及其危害<br>    二、现代西方国家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启示<br>    (一)现代西方国家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br>    (二)西方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和宣传的主要手段<br>    (三)西方国家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br>    三、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与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成功经验<br>    (一)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br>    (二)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经验<br>    第三章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导引多元化的社会思潮<br>    一、改革开放与多元化社会思潮存在的必然性<br>    (一)社会经济基础变化产生的多元化社会思潮<br>    (二)对外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思潮多元化<br>    (三)传统文化遗留的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交流产生的社会思潮<br>    (四)网络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存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br>    二、多元化社会思潮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冲击<br>    (一)民族主义思潮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冲击<br>    (二)民粹主义思潮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冲击<br>    (三)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挑战<br>    (四)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br>    (五)“左”的思潮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冲击<br>    三、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导引多元化的社会思潮<br>    (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影响<br>    (二)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导引多元化的社会思潮<br>    第四章  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意识形态永葆党的先进性<br>    一、邓小平理论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性革命<br>    (一)改变中国影响世界:时代主题观的革命<br>    (二)邓小平的世界思维: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br>    (三)发展理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br>    (四)从理论到现实:邓小平实践社会主义观的革命<br>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下整合执政党的意识形态<br>    (一)三大理论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侧重点<br>    (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主体理论<br>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锐利武器<br>    (四)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伟大创新<br>    (五)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r>    (六)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br>    第五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br>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互动”的社会平台<br>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br>    (二)以先进的执政党意识形态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br>    二、现代法治国家——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制度平台<br>    (一)现代法治国家: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现代法治国家互动的制度平台<br>    (二)以先进的执政党意识形态引领现代法治国家的建构<br>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执政党意识形态互动的持续的“路径依赖”<br>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和先进性的逻辑统一<br>    (二)在解放思想中创新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策略<br>    四、政治合法性、公共领域、公共理性——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动力基础和科学路径<br>    (一)政治合法性: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动力基础<br>    (二)公共领域: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有效路径<br>    (三)公共理性: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科学路径和理性归宿<br>    五、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意识形态构建的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br>    (一)政治技术、政治艺术与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建构<br>    (二)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政治技术、政治艺术与保持党的先进性<br>    (三)执政党意识形态“灌输”的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br>    结束语<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