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英国新左派》充分体现了巴赫金所提出的“多语体性”特点。这部著作主要研究了1956年到1962年间第一代英国新左派的发展历程,不过,其副标题“斯大林之后的英国知识分子”也显示出其着力从国际政治局势角度考量第一代新左派的独特特点。这部著作除论述了斯图亚特·霍尔、爱德华·汤普森(Edward Thompson)与雷蒙·威廉斯等重要人物在第一代英国新左派时期的观点外,还分析了第一代英国新左派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学、积极中立等重要理论问题。这些内容不但被置于英国50年代之后这一相对宏阔的社会语境,而且其与同时代英国的各种激进政治运动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充分论述。更为重要的是,这部著作还从冷战这一重要的时代背景审视第一代英国新左派,指出了其与斯大林主义、欧洲大陆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独特关系。同时,《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第一代英国新左派》作为历史著作,努力以相对客观的态度审视了第一代英国新左派的得失,在承认其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的同时,也指出了这种“边缘性”在20世纪下半叶的英国与世界的政治格局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最后,《第一代英国新左派》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采取了独特的历史叙事策略。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事实与历史叙事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尽管海登·怀特(Hayden White)提出的“历史叙事的本质是虚构”的观点遭到多数人的批评,但是历史叙事确实不等同于历史事实,而且存在着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如何叙述一段历史与研究者本人所追求的目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林春的《英国新左派》按照时间顺序将新左派划分为四个阶段,简要叙述了其从1956年到1977年的发展历程。这种历史叙事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这种历史叙事却很难展示叙述者对这段历史的独特理解与看法,限制了其历史阐释空间。丹尼斯·德沃金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战后英国》则采取了以问题为中心叙述历史的办法,不过从总体上来看,这一历史叙事仍然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第一代英国新左派》与它们完全不同,更符合克罗齐所说的“历史”,而不是“编年史”的意义。这部著作在第一章简单勾勒了第一代新左派的发展历程之后,其余的章节则选择了第一代新左派的关键人物与理论观点展开论述,形成了以“纲”带“目”、以“目”张“纲”的独特叙述方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