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政治中的公民身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95182
  • 作      者:
    肖滨,郭忠华,郭台辉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公民身份是勾通个体与政治的桥梁,现代政治以现代公民身份的确立作为基础。出于这种考量,本书的第一板块集中关注“现代政治概念与公民身份理论”。它在勾勒现代政治语境的基础上,力图廓清公民身份的概念涵义、历史使命和最新走势国家认同是公民身份的基本要素,但在民族国家的语境下,公民的国家认同通常与民族主义胶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复杂的关系。本书第二板块就“民族主义与公民的国家认同”问题做出探讨。就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民族主义的导向而言,吉登斯有关民族主义的论述富有启发性。社会权利是自由主义公民身份传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社会权利的兴起使公民身份权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分析了“公民的社会权利与福利国家”。
展开
目录
序言:从公民身份透视现代政治<br>Ⅰ.现代政治概念与公民身份理论<br>1.卡尔·施密特对政治概念的建构及其限度<br>1.1 引言:“四点一线”的论述进路<br>1.2 国家:民族的政治统一体<br>1.3 世界:国家的多元竞争体系<br>1.4 人:一种危险性的存在<br>1.5 政治:以敌友划分为核心<br>1.6 结语:意义与限度<br>2.现代政治理路中的个体与公民<br>2.1 启蒙运动的政治设计<br>2.2 代议制民主的妥协<br>2.3 现代政治的歧路<br>3.Citizeship的内涵检视及其汉语语境<br>3.1 汉语界的诸种表述及其问题<br>3.2 历史进路及其多重内涵<br>3.3 汉语语境的对应表述<br>4.当代公民身份的理论轮廓<br>4.1 公民身份的涵义变迁<br>4.2 公民身份的层级变化<br>4.3 走向公民身份的新范式<br>5.公民身份的当代概览:郭忠华与恩靳·艾辛的对话<br>5.1 公民身份的背景与内涵<br>5.2 公民身份的行为与欧洲公民身份<br>Ⅱ.民族主义与公民的国家认同<br>6.现代性、民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导向<br>6.1 民族主义的多维透视<br>6.2 现代性与民族主义的兴起<br>6.3 民族主义的两种导向<br>7.民族主义的三种导向<br>7.1 民族主义的导向;来自吉登斯的问题<br>7.2 国家主权导向:正当性与侵略性<br>7.3 民族建构导向:在一体与多元之间<br>7.4 公民身份导向:民族主义的两种进路<br>8.公民身份导向的民族主义<br>8.1 重新检视民族主义的导向问题<br>8.2 民族主义启蒙性的条件限制<br>8.3 公民身份导向下民族主义的排斥性<br>8.4 公民身份导向下民族主义的侵略性<br>9.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br>9.1 把握悬而未决的问题与分析复杂歧义的概念<br>9.2 政治—法律公民身份与赞同性国家认同<br>9.3 文化—心理公民身份与归属性国家认同<br>9.4 以“匹配论”超越“维系论”和“切割论”<br>Ⅲ.共和主义与公民角色<br>10.塑造积极公民:共和主义的战略性选择<br>10.1 引言:如何走出共和主义的困境<br>10.2 公共资产与共和权利<br>10.3 公共领域与公共精神<br>10.4 共和国与爱国情怀<br>11.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发轫与传承<br>11.1 公民身份及其发轫<br>11.2 选择性传承<br>11.3 对新共和主义的一种批评<br>12.现代公民的角色整合与嬗变<br>12.1 现代公民的角色整合<br>12.2 现代公民的角色嬗变<br>12.3 公民角色的当代境地<br>13.《人权宣言》与公民悖论<br>13.1 《人权宣言》前夕的公民悖论<br>13.2 《人权宣言》中的公民悖论<br>13.3 《人权宣言》随后的公民悖论<br>13.4 公民悖论的根源及出路<br>Ⅳ.公民的社会权利与福利国家<br>14.社会权利的历史分形与当代整合<br>14.1 威权主义的社会权利模式<br>14.2 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权利模式<br>14.3 福利国家的社会权利模式<br>14.4 社会权利的当代整合趋势<br>15.德国的民族国家建设与社会权利发展<br>15.1 对马歇尔-吉登斯范式的修正<br>15.2 俾斯麦治下的公民身份模式<br>15.3 社会权利优先发展的结果<br>15.4 结语:对马歇尔的一种回应<br>16.克劳斯·奥菲对福利国家的反思<br>16.1 资本主义的自我瘫痪<br>16.2 福利国家的危机管理<br>16.3 危机管理的危机<br>17.社会权利的再思考:郭忠华与莫里斯·罗奇的对话<br>17.1 社会权利的主导范式<br>17.2 社会权利与义务<br>17.3 社会变迁与社会权利的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