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知识政治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6415
  • 作      者:
    邹吉忠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邹吉忠,重庆人,1964年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先后于1992年、2000年在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修访学。2003年、2006年、2009年先后入选北京市“两课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计划(第一批)。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教育哲学、民族政治学。独立出版《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等学术专著4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社会是知识-社会。当代状况下真理与价值、知识与权力的张力,凸显了知识一社会的政治特征。《知识政治论》从政治哲学的元视角,通过对政治发展的知识基础、现代性的知识维度、知识政治的生产体制三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批判性地分析和阐释了当代知识~社会的政治动力、知识基础、运作模式、生产体制及内在趋势。《知识政治论》从独特的观察角度所进行的多维透析,从一个侧面展示出我们时代哲学创新的路径与方位,发人深省,启人哲思。
展开
精彩书评
    知识就是力量。
    ——[英]弗兰西斯·培根
    直到19世纪,我们才开始明白剥削的本质,然而直到今天,我们还未能全面地理解权力的本质。
    ——[法]米歇尔·福柯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孟子
    人们生活于未来而行动于现在。
    ——[美]约翰·康芒斯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急剧发展并不断渗透进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逐渐变成一个反思性(renexity)的世界。借助于科学技术知识和各种专家体系,现代人不再习惯性地而是反思地待人接物。面对越来越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必然的不确定性,人们需要进行连续不断的选择和决定,并在风险与收益、预期目标与非预期后果的对比与验证中调校自己的策略与手段,由此生成的世界是一个“聪明人的世界”。①随着反思的全球化和由此而来的风险的全球化,加上交通、通信和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和专家的权威丧失其驾驭与整合复杂世界的能力,原先无可置疑地具有权威性的传统或专家现在被置于各种传统与多种专家观点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对立之中。权威多元化的局面,将我们抛进一个需要我们自己去选择和决断,并承担由此而来的风险、责任与后果的世界中。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生活,知识成为我们的指路明灯,是“风险汪洋”中的一条“船”。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生活,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应对风险、进行决策的构想、手段、办法、技巧和知识,因而都成了有知识的“聪明人”,他们将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现代世界塑造成为知识一社会。
展开
目录
导论 知识一社会的政治哲学探究
一、政治哲学视野中的知识一社会问题
二、政治发展的知识基础
三、现代性的知识维度
四、知识政治的生产体制
五、重审知识一社会的政治追求

第一篇 政治发展的知识基础
第一章 政治起飞与政治文明建设
一、政治哲学思考的主要理据
二、中国发展与政治范式的转换
三、中国社会的政治起飞
四、政治起飞与政治文明建设

第二章 制度思维方式与制度分析方法
一、中国发展需要制度思维方式
二、制度思维方式的意涵与构成
三、制度思维方式的方法论运用与制度分析方法
四、制度思维方式与制度分析方法的适用问题

第三章 现代性与知识分子的命运
一、现代性研究的知识分子视角
二、现代知识分子生活的制度场景
三、知识分子的现代气质与类型
四、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与建设功能
五、知识分子的现代命运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及工作方向

第四章 知识社会学的历史观批判与社会科学的基础
一、知识社会学与社会科学价值中立原则的确立
二、价值中立原则的破灭与社会科学基础的动摇
三、社会科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
四、在历史观的基础上重审知识社会学的工作方向

第五章 “非典”战引出的政治哲学思考
一、“非典”爆发的原因及其引出的政治思考
二、中国社会政治起飞的目标模式
三、如何赢得“非典”战的胜利

第二篇 现代性的知识维度
第六章 现代社会与制度创新:复杂性理论思考
一、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主题的制度与制度创新
二、现代社会复杂性的根源与问题
三、应对社会复杂性的思路与对策
四、现代社会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模式
五、复杂性理论与制度创新的中国探索

第七章 现代性与知识/权力:福柯现代性思想批判
一、关注福柯的现代性思想
二、福柯思想的权力主题
三、规训权力与经济理性
四、现代权力的匿名统治
五、福柯知识/权力理论的分析与评价

第八章 现代性与反思性:吉登斯的激进现代性理论批判
一、关注全球化的问题与方法论视角
二、全球化及其动力机制
三、风险社会、后传统秩序与日常生活变革
四、制度变革与生活政治
五、吉登斯激进现代性理论的分析与批评

第九章 现代性与价值观:制度与价值观的知识问题
一、价值观问题的凸显
二、制度解答价值观问题的可能性
三、制度解答价值观问题的内在机制
四、制度解答价值观问题的条件

第十章 面对现代性的中国选择: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
一、现代中国与中国的现代化
二、后现代主义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挑战
三、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之选择

第三篇 知识政治的生产体制
第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与复杂性科学
一、本是同根生:危机四伏的现代性
二、和而不同:问题与视角
三、殊途同归:思路与方法
四、中国的选择:挑战与机遇

第十二章 现代大学与大学之修炼
一、大学与大学的修炼
二、大学与学科一修炼
三、大学与学者修炼
四、大学与学生修炼

第十三章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竞争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论
三、中国大学致力培育的核心竞争力
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生成路径与培育机制

第十四章 复杂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复杂性时代的知识生产与研究型大学的变迁
二、复杂性时代的人才格式与中国研究型大学的使命
三、研究作为大学的核心理念与研究型教育模式
四、研究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大学建设思路

第十五章 素质教育与学生自律机制的建立
一、当前我国素质教育认识的视野障碍
二、马克思人学视野中的人
三、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生自律机制的建立
四、以建立学生自律机制为灵魂的素质教育观的指导意义

第十六章 创新是通往真理之路-
一、创新是邓小平真理认识方法论的核心
二、认识真理为什么需要创新
三、探索真理中如何进行创新
四、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启示与方法论意义

第十七章 规范、创新与新时期学术自觉
一、中国30年学术自觉的逻辑进程
二、原创与学术自觉的新方向
三、元创与中国学术发动机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