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保障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81345
  • 作      者:
    周沛, 易艳阳, 周进萍主编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社会保障概论》主要介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宏观理论基础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微观机理,包括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发展进程、理论基石、制度模式、水平测定、基金运营、立法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补充保障等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知识。<br>    《社会保障概论》适合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法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作为主干课教材使用。另外,亦适合相关社会保障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书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供给学派是对萨伊定律的重申。所谓萨伊定律是对一般均衡猜测的一种源自生产角度的直接陈述,即:生产为自身创造需求。供给学派将“生产”发挥为“供给”。生产(供给)不能无中生有,它当且仅当是需求基础上的产物,二者正相关。这就与凯恩斯主义“需求创造供给”的分析逻辑相悖。供给学派认为,刺激、发展供给才是达成、维系一般均衡的唯一途径,而这一途径的最好机制就是市场。国民经济增长率(量)的决定性因素,是资本与劳动的有效配置及利用。而只有通过“市场”途径,才能达到“有效”。因此,政府的过多干预,必然导致税收水平及结构的变动,从而引发对劳动与投资的抑制,致使资源(资本与劳动)不能有效配置。①<br>    供给学派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论点有:第一,过高的税收必然损害供给,损害国民经济的增长,使税源税基受到损害,最终导致税收锐减。第二,减税不会加剧贫富悬殊。持久地降低税率,将会刺激生产,从而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减税政策就是长期的经济稳定政策。在他们看来,减税可以使富人更富,但同样能使穷人增加收入,所以那种担心减税有碍于“均等化”的顾虑是没有根据的。第三,社会福利的税收效果是,选择工作所获得的收入与选择领取救济金所获得的收入,两者在数量上非常接近。重视发放社会福利金、社会安全保障、失业补偿金的社会福利制度,实际上是“鼓励那些不工作的人,打击在工作的人”。失业补偿的价值仅在于它能提供一个绝对的最低所得,使人们不致因不幸遭遇而挨饿。但是,当人们认为依赖失业补偿金为生胜于从事工作为生的时候,显然就是对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大扭曲。②4.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应用经济学的假定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一个研究领域,其核心主题则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以及政府失败问题。<br>    布坎南认为公共部门的决策是建立在“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基础之上的。无论是选民还是政治家,他们在参与政治活动的时候,都是以本人的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进行公共决策。<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br>1.1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br>1.2 社会保障的体系<br>1.3 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br>1.3.1 社会保障的特征<br>1.3.2 社会保障的原则<br>1.4 社会保障的功能<br>1.5 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br>本章小结<br>关键术语<br>思考题<br>案例分析<br><br>第2章 社会保障的历史进程<br>2.1 传统社会保障时期<br>2.1.1 萌芽阶段:自然本性的流露<br>2.1.2 发展阶段:慈善信念的体现<br>2.2 现代社会保障时期<br>2.2.1 萌芽阶段:英国两部《济贫法》<br>2.2.2 形成阶段:社会保险的产生<br>2.2.3 成熟阶段:社会福利的出台<br>2.2.4 改革阶段:保障危机的出现<br>2.3 中国社会保障的历史与发展<br>2.3.1 新中国建立前社会保障的状况<br>2.3.2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br>2.3.3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br>本章小结<br>关键术语<br>思考题<br>案例分析<br><br>第3章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br>3.1 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br>3.1.1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br>3.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br>3.2 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br>3.2.1 国家干预主义<br>3.2.2 新自由主义<br>3.2.3 中间道路学派:第三条道路理论<br>3.3 社会保障相关领域<br>3.3.1 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br>3.3.2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br>3.3.3 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br>3.3.4 社会保障与其他公共政策<br>本章小结<br>关键术语<br>思考题<br>案例分析<br><br>第4章 国际社会保障的制度模式<br>4.1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br>4.1.1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和特征<br>4.1.2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代表国家<br>4.2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br>4.2.1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br>4.2.2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代表国家<br>4.3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br>4.3.1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br>4.3.2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代表国家<br>4.4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br>4.4.1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br>4.4.2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对我国的启示<br>本章小结<br>关键术语<br>思考题<br>案例分析<br><br>第5章 社会保障水平<br>5.1 社会保障水平的概述<br>5.1.1 社会保障水平的界定<br>5.1.2 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与研究意义<br>5.1.3 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化与支出范围<br>5.1.4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回顾<br>5.2 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分析<br>5.2.1 社会保障水平的“适”与“度”<br>5.2.2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运作的意义<br>5.2.3 社会保障水平“超度”的后果<br>5.2.4 社会保障水平与主要指标的关系统计模型<br>5.3 社会保障水平的测算<br>5.3.1 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国际做法<br>5.3.2 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算方法<br>5.3.3 在供求平衡框架下的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测算<br>本章小结<br>关键术语<br>思考题<br>案例分析<br><br>第6章 社会保障基金<br>6.1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br>6.1.1 社会保障基金的含义与特征<br>6.1.2 社会保障基金的类型<br>6.1.3 社会保障基金的功能<br>6.2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给付<br>6.2.1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br>6.2.2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br>6.2.3 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br>6.2.4 社会保障基金的分类给付<br>6.3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br>6.3.1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意义<br>6.3.2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br>6.3.3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工具<br>6.4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br>6.4.1 社会保障基金的服务管理与基金管理<br>6.4.2 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管理<br>6.4.3 社会保障基金的风险管理<br>本章小结<br>关键术语<br>思考题<br>案例分析<br><br>第7章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br>7.1 社会保障法概述<br>7.1.1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br>7.1.2 社会保障法的特征<br>7.1.3 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进<br>7.1.4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br>7.1.5 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取向<br>7.1.6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内容<br>7.2 中国的社会保障法<br><br>……<br>第8章 养老保险<br>第9章 医疗保险<br>第10章 失业保险<br>第11章 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br>第12章 社会救助<br>第13章 社会福利<br>第14章 社会优抚<br>第15章 补充社会保障<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