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止于艺:中央美院“艺文课堂”名家讲演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65317
  • 作      者:
    李少文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艺术不是一个封闭的自足体.艺术是具有社会能见度的图像文本,在历史、文化、宗教、哲学诸多维度上与我们所处的世界遭遇:而艺术创作者也不应该是仅具有某种形式化技艺的匠人,而应该是具有历史、文化、宗教、哲学诸多层面修养的“全人”。
  一个藏人的成佛史/范稳
  收藏杂谈/邓丁三
  精致典雅流光溢彩——明朝永乐、宣德宫廷造像艺术/黄春和
  现代儒学怎样是可能的?/金纲
  大象无形——《易经》中的象结构/米鸿宾
  如何是艺术?/彭锋
  半部《论语》治天下/彭亚非
  说跨文化误读/沈卫荣
  大国崛起与中国文化自觉/王岳川
  中国诗人的古典美德/徐晋如
  花非花,雾非雾——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的生命诗学/徐迅
  以四重证据重写黄帝族熊图腾文化史/叶舒宪
  角楼——“镇城之宝”/赵广智
  大雅之音——昆曲/张卫东
  真实的觉者释迦牟尼/朱岩
  明教的新发现——福建霞浦县摩尼教史迹辨析/陈进国、林鋆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少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雷子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
展开
内容介绍
  《不止于艺:中央美院"艺文课堂"名家讲演录》收录中央美术学院“艺文课堂”所延请名家的讲演16篇,内容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等诸多层面,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力求原汁原味地传达演讲者的内容精髓,希望为艺术工作者提高人文素养、拓宽人文视野提供一份有质量的精神养料,更希望借此促进高校学术文化、学术知识和前沿问题面向大众读者的传播。
展开
精彩书摘
  装藏与封底。佛像雕铸完成后,都要在莲花座的内膛进行  “装藏”,而后用铜板将其封实。从封底外表看,封盖中央部位刻有十字金刚杵,金刚杵最中心部位刻有阴阳鱼图案;封盖的边缘分布有十分均匀的剁口,一般为8个剁口,起到固定底盖的作用,有别于西藏传统的包底法;底盖及周边还涂有朱砂和封蜡。装藏内容多为佛教经卷等圣物。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一尊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保留了完好的装藏,为我们提供了永宣造像装藏的详细情况。这尊像内膛共装有大小经卷24个,小木榍子40个,因其体量高大,内膛宽阔,所以装藏较一般小型佛像明显要多。经卷和木榍子皆竖置于膛内。经卷呈藏蓝色,是用明朝宫廷流行的瓷青纸书写的,经卷外用金汁书写有藏文经名。木榍子为三角椎形,上面也用藏文书写有佛教咒语,是佛像装藏的必备之物,实际是起填补经卷之间缝隙,固定经卷不使其散乱的作用。因各种原因,现在流入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造像装藏大多遭到破坏,封盖不存,瞠内所装经卷等圣物亦大多散失;而现存装藏完好的造像极少,大多保存在大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寺庙,以及早期的海外收藏家手中。
  铜质及工艺。一般皆用黄铜铸造。黄铜是一种铜锌合金,质地细密,色泽明亮,且耐腐性强,在当时具有十分先进的意义。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将我国明朝的冶铜技术称为“第二次铜器革命时代”和“铜器的文艺复兴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采用失蜡法铸造,不同于传统惯用的翻砂法,铸工精细复杂,涉及冶炼、塑模、制范、铸造、打磨、镀金等多种工艺程序。塑造出来的佛像,尊尊皆铜质细润,镀金纯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令人称奇叫绝。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铁金二臂大黑天像,其整体风格和署款形式与铜镀金永乐造像一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尊不是黄铜材质的永乐宫廷造像。此像因稀有自然十分珍贵,但是对永宣宫廷造像一律为黄铜铸造的规律并不能构成影响,只能算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图10)。
展开
目录
一个藏人的成佛史/范稳
收藏杂谈/邓丁三
精致典雅流光溢彩——明朝永乐、宣德宫廷造像艺术/黄春和
现代儒学怎样是可能的?/金纲
大象无形——《易经》中的象结构/米鸿宾
如何是艺术?/彭锋
半部《论语》治天下/彭亚非
说跨文化误读/沈卫荣
大国崛起与中国文化自觉/王岳川
中国诗人的古典美德/徐晋如
花非花,雾非雾——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的生命诗学/徐迅
以四重证据重写黄帝族熊图腾文化史/叶舒宪
角楼——“镇城之宝”/赵广智
大雅之音——昆曲/张卫东
真实的觉者释迦牟尼/朱岩
明教的新发现——福建霞浦县摩尼教史迹辨析/陈进国、林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