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温故.十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99987
  • 作      者:
    刘瑞琳主编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温故(19)》是历史文化读物,它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其中,《雏凤清于老凤声》展示赵叔雍昔日境况,《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重寻民国初年历史,又有《门生故旧忆往中的郭廷以》撰写著名学者郭廷以事略等等,视角独特。
展开
内容介绍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每年出版四辑。《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温故(19)》表达了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展开
精彩书摘
  我的母亲 周素子 母亲生于1901年,是世纪同龄人,去世之时已是八十九岁的高龄。
  我母为浙江乐清芙蓉镇上圆村人,属雁荡山西外谷范围。她生在一个十分贫困的农家,家中有三个女儿,母亲排行第三,小名唤三妹。在她虚岁六岁那年,家中大人疾病交加,就把她送给了芙蓉镇的另一个农户为女。母亲对上圆的亲生父母,几乎没有什么记忆,她只记得亲母终年害病,坐在户外墙角晒太阳。亲父身材高大。家中是住茅屋的。除此更无印象。
  自她离开这个家庭后,也再无任何联系。她记忆中的养父母,从小对她非常严厉,就在六岁这一年在养母手中缠足,养母教她纺线织带,待人接物,管理家务。后来母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精明的当家人,与养母对她的训练有关。提起养母的严格教育,母亲在自己儿女成群后,还抱着感激之情。她每日必须纺完规定数量的棉、麻。若邻人送来食物,必须留着待养母过目后方能食用。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得伸懒腰、打哈欠……这一些规矩,母亲在教育我们的童年时,与养母如出一辙,也毫不含糊。
  养母一家在母亲八岁时,离开芙蓉镇,到雁荡山西谷道松洞任管洞之人。道松洞有几亩山地供管洞人耕作收成,养母一家就为了这几亩地而去的。雁荡山西谷处于大龙湫一带,峰峦奇特,林木深幽。道松洞在龙湫背(瀑布发源处)半山约海拔三百公尺处,只有在山脚三官堂一带才有几户邻居。山居是十分冷清的,母亲随养父母在洞中生活了五年,到十三岁时才离开,养成了一辈子不知道串门的习惯。
  道松洞是雁荡山三十六洞府中最具形胜的洞府之一,站在洞口远眺,能见通往芙蓉镇的四十九盘长岭,西看是大龙湫的瑞鹿峰,东看是双笋峰。大龙湫瀑布终年从一百三十公尺高处下落,半途幻化为云为雾为七彩虹霓,都在道松洞母亲的脚下。道松洞内一股清泉,即使三千僧众也喝不干。就在洞口还有左右两道瀑布,终年轰鸣不绝。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与麋鹿同时长大。洞府高旷,内有三层木结构楼房,天井之外,尚有洞门。
  母亲随养父母远涉至洞府的那天,洞门是紧闭的。道松洞老和尚在圆寂之际,自己在天井中架柴自营火葬。养父是翻墙入内,收拾了老和尚的骨殖,与母亲一起动手为之营墓于洞外东丘的。母亲的养父,我们长大后称他为“雁山公”,养母称为“雁山婆”。雁山公在道松洞生活时,除洞产山地的收成外,还以烧钢炭为生,那时满山的硬杂木可以随便砍伐取烧,没有人管,只要有力气就行。雁山公视察场地,打柴挖坑,将斫来的杂木架在坑内柴上,然后点火焚烧,待烧至七、八分透时,即掩土焖焚。若干天后,雁山公将烧成的钢炭装篓完毕,然后肩挑翻过四十九盘岭到芙蓉镇斥卖,所得之钱资,在镇上买回油盐酱酒,布头线脑。有时亦与雁山婆同往。
  去一趟芙蓉镇,必须在外过夜,不能当日赶回洞中,母亲时常一人留宿洞府。问她怕不怕,她说一点也不怕。她一人在家,仍然忙碌,如晒出的谷类遇雨,她一个孩子,要凭自己的力气收回。她是家中的好帮手。雁山公在山野烧炭,打柴,时时换地方,母亲要为养父送水送饭,水装在竹筒内,饭装在蒲草编的蒲包里,饭上放些黑色的蒸干菜。母亲一双小脚,十分灵便,所有的山路再崎岖,再曲折,母亲都能找到雁山公。这些路不是走的,母亲说,为了抄近路,必须拊藤攀葛在峭壁峰岩间穿行,拔草钻树。母亲见雁山公吃饭,从来都是打开蒲包后,用竹筷夹出一点粮食,撒向天空,口中高喊“山神土地啊”!如此祭奠过山神土地后,雁山公方才埋头吃饭。雁山公勤劳所得买回的油酱,也是赖母亲保管的。地方穷,毛贼多,洞中不能存放任何食物,否则全被过路毛贼掳掠而去,都是由母亲攀藤拊葛,将这些活命之物深藏于峭壁石缝中。母亲说,她能藏得连猴子也找不到。
  母亲常说,她不到道松洞,她就不认识周家是谁。她如果没有这一双小脚,她也进不了周家的门。周家是雁山东外谷大荆镇的书香人家,绝不会娶大脚媳妇的。我的祖父周莲波先生,当时是大荆镇上的商会会长,就在我母亲一家进住道松洞的第二年,祖父在大龙湫旁建造观瀑亭(建成后,题名为“观不足亭”),他亲自督工。大荆镇离大龙湫三十多里山路,还隔着谢公岭和马鞍岭,祖父必须居住在大龙湫三官堂一带方能督造观瀑亭。虽然山脚有瑞鹿寺、能仁寺,但都没有道松洞整洁、清幽,祖父于日暮时分上山,夜宿道松洞。当时母亲只有九岁,然烧茶煮饭,善解人意,侍奉周全,乖巧听话,甚得祖父喜爱,祖父就认她做了干女儿,起名秀兰。母亲姓黄,我至今未查清楚,这“黄”是上圆亲父的姓,还是雁山公的姓。祖父的喜爱,不是短暂的,不是口头上说说的,他在观瀑亭完工后,居住大荆的时候,每逢过节,都派轿前去迎接母亲到大荆周府过节,俨然周府的娇女。这在大龙湫三官堂一带是从来没有的事。母亲回忆说,轿子翻岭上山时,她坐在轿中头向后仰,下山时,一路俯冲,她双手抓住轿杆,一双小脚踹在轿门踏板上,稳得很。问她怕不怕,她说一点也不怕。周家上下人等对她的聪慧乖巧,都很赞美。后来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使她在十三岁时进入周家后,再也未回雁山长期居住。
  雁荡山居地的贫脊与远隔人世,使它一直保留着原始的习俗。贫苦的山民娶不起媳妇,一直有抢亲风俗。一夜之间抢到了闺女或寡妇,只要进了洞房就算定案,不得有悔;然抢不到手,这一家则不得对同一对象作再次抢亲。母亲在山区长到十三岁了,已经有人看准她了。某天,雁山公进村办事,有善良的人向他透露消息,说道“今天晚上千万不要惊慌”。雁山公立即心领神会。他回洞后,带了干粮,让雁山婆独自留守洞府,自己即带母亲躲到了悬崖峭壁之上。这是一处岩缝,母亲与雁山公匍匐爬行而进,然后伏在岩皮上,洞口藤萝掩映,于空隙处能观察山下动静。深夜,母亲但见上山的岭间灯笼火把,人声嘈杂。抢亲者自然扑了一个空。于是次日一乘小轿,雁山公亲自送养女到了大荆周家,交托给了莲波先生。母亲此次来周家是长住。莲波先生送她上过私塾,可惜因为家务繁忙,母亲始终未能读到书,她只认得二三百个字,不能看报看书。但这二三百个字后来使她成为二幼等的识字启蒙师。那是后话。
  周家那时有位八十岁的太婆,瞎眼,就让十三岁的母亲照料她的生活,与太婆时刻相伴。问母亲天天与一个瞎眼婆在一起,厌弃吗?母亲说,并没觉得讨厌。母亲非常尽心尽意,顺从听话。在母亲十六岁那年,祖父命令他的幼子从杭州洋学堂里回家与母亲完婚,这就是我的父亲周光裕,云平先生,当时十八岁。据说我的母亲是吉祥的化身。在她进门后,周家的长子周六介先生,原先参加辛亥革命,因光复南京有功,此时授杭州知事,又赠予在大荆镇的一座都司老衙门住宅,并数百亩教场之地,说这是我母亲的福气带来的。又说她那天进门路经水涨村时适逢涨潮(雁荡山面海)。又说她来了后,一块红薯无端长出四支茁壮的芽,象征着祖父四个儿子将兴旺发达。这块红薯还放在厅堂茶几上照了相。我的父亲身为幼子又体弱多病,但他性格温厚,秉承艺术天赋;会各种乐器,平剧唱马连良派,能绘兰竹,格调不俗,尤善书法,在遍师百家后,终以魏碑《马鸣寺》为终生所钟。书法成就颇高,在浙江一带亦曾负盛名。父亲无书不读,又爱读经谈禅,中年时因战事滞留皖南,曾出家做和尚,终因意志薄弱,身体孱弱,生不逢时而坎坷一生! 祖父去世时,父亲的四房兄弟分家自立门户。我母生三女二子,并担当起全家的生活重担,我等兄妹五人凡衣着、鞋袜,都是母亲亲制,真是 “从种棉花到拆破烂”,均是我母一手所为。母亲自种棉花、搓麻、纺线、打线、槌线、织机上线,凡是做此类大事,孩子们都非常高兴,相帮牵线,搬运。母亲还亲自灌园,养猪,养蚕,抽丝。母亲来周家,直到1950 年前的数十年间,一直备受周氏亲属的称赞,但有两件事她遭到周氏家族的反对,她都是以她无畏的个性与胆识,仍然不受外力影响而我行我素。
  其一,我父因迫于生计,离家赴安徽国民党部任职,接着抗日战争爆发,关山间阻,消息不通,后来对家庭经济全无接济。母亲深感识字的重要,她连给丈夫写信也要托人代书,于是立志培养子女上学,当她送两个姐姐远赴外县深造时,我的二伯父与三伯父竟大兴问罪之师,说是让女儿去外地上学,今后云平回家,如何交待?母亲说:“我家的事,我家自主,伯父不必费心!”我的两个姐姐得到了母亲终生的益处,她俩后来在教育界服务终生。我的两个哥哥自然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父亲离家达十一年之久,我家不但五个子女均入学深造,母亲还买进两亩水田。山区水田需要兜水进田,母亲一双零丁小脚,于半夜起床,趁无人看见的时刻,亲自去田间沤水,这是男子的重劳力,母亲的辛苦可以想见。凡稻谷收获,舂米,磨麦,我母亦亲自操劳。我在襁褓之时,我母则背负我而劳作。父亲离家时,我正孕育母腹两个多月,等到父亲归家时,我已长到十一岁了。我伴随母亲的时间最长,我最理解她的苦辛。其二,母亲为了供给兄妹五人上学,几亩薄田不敷支出,在缺少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她决意开设酒坊。
  俗话说“若要富,做酒卖豆腐”。母亲开设酒坊的想法,真是大胆之极,因此遭到周氏家族的一致反对。再说,母亲深居大宅,她如何对外交通?我家的老宅是清初的都司老衙门,前边大门五重,围墙高耸,固若金汤。
  我家所居为三伯父后院,出外必经过三伯父大厅、穿堂,后院为“七音轩 ”书院,还隔一个苎麻园并公用井台。然我家西墙外为毛氏旧宅,已败落,我母向毛氏购得他家菜园,然后破西墙自小天井筑甬道通其菜园,菜园之外就是大荆城皇庙及柴行所在地。母亲于小天井甬道口设一门,又于菜园外设一木栅门,然后于自家大厨房外筑煮酒大灶,改造上房储藏室为榨酒房,酿酒处。又至白溪镇聘任酿酒师傅。母亲此举,石破天惊,周氏亲族视为大逆不道,然母亲主意已定,一任非议,勇往直前。母亲一介女流,又无知识,全靠她的宏量与胆识。她轻财仗义,每逢新酒开市,煮酒之日,大开木栅门,凡过往行人等,都请进随意取饮,即使喝得酩酊大醉,也任其所为,毫不吝啬。新酒入坛,往往数百坛之多,于是打泥头,写罗马字号码,相帮之人都很踊跃。母亲后来还于署前街义屋辟出两间店面,开设酒店及山货行,酒店即由我二哥后来成为画家的周昌谷掌柜,名为“ 昌谷酒店”。此时二哥只有十三岁。山货行还聘任掌秤老爷主持。母亲终于改变了家庭的贫困,在山村中过起了较为富裕的生活。
  ……
展开
目录
特稿
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
稀世影像的迭代传奇
圆明园的记忆
印象
嘤园主人关友声先生
记忆
刘宝
我的母亲
回眸
难忘毓文
人物
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
韩复榘其人
胡适的家教
雏凤清于老凤声——也谈赵叔雍
风物
那方水土
文事
我的一本《涉江词》
何满子与我父亲的交谊
文本
万里修书只为“婚”
一位十级干部的住房报告
影像
秦风老照片馆  奥尔末的十二幅圆明园照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